第十七回 三军启发 苏联人直捣德匪巢 旧梦未成 希特勒自绝地下厅

第十七回 三军启发 苏联人直捣德匪巢 旧梦未成 希特勒自绝地下厅

苏军攻进柏林,中士和下士在一位上士的掩护下,把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希特勒希望历史重演,但他不得不失望地与他的"同志们"告别。

※※※

话说1945年年初的雅尔塔会战后,盟军的反攻更加猛烈,法西斯德国只剩下了柏林附近地区作苟延残喘之地。

为了彻底消灭法西斯德国,解放柏林,苏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柏林战役的计划。按照苏军最高统帅部的计划,柏林战役的企图是:以三个方面军的兵力在远程航空兵和部分海军的协同下,实施强大的突击,迅速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合围并分割德军柏林集团,各个歼灭被分割之敌,攻占柏林,并前进至易北河与盟军会师。

参加作战的三个方面军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和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三个方面军共有250万人,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7500架飞机。根据柏林战役计划,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任务是:在施韦特、大加斯特罗泽地段转入进攻,歼灭当面之敌,攻占柏林,于战役第12至15日前进到易北河。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任务是:在科特布斯和柏林以南地域歼灭敌人后,随即向西和西北发动进攻,最迟于战役第10至12日攻占别力茨、威腾堡、德景斯顿地区。由于充分估计到德军的顽抗会给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进攻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影响攻占柏林的进程,斯大林预先决定,一旦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受阻,乌克兰第1方面军应准备以平坦克集团军从南面突击柏林。斯大林明确表示:谁头一个突到柏林,就让他攻占柏林。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这时还在但泽、格丁尼亚作战。斯大林于4月6日把罗科索夫斯基召回莫斯科,单独同他研究了该方面军参加柏林战役的问题。为了不影响柏林战役的进程,斯大林决定该方面军留下部分兵力继续消灭但泽和格丁尼亚的敌人,主力则应开始向奥得河变更部署,以便及早参加柏林战役。统帅部赋予该方面军的任务是:粉碎斯德丁地域的德军集团,保障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翼安全,于战役第12至15日前进至安克拉姆、瓦伦、威腾贝格地区。计划规定的发起进攻的日期,是1945年4月16日。

在最高统帅部受领作战任务以后,各方面军司令员急忙赶回各自司令部,立刻召开军事会议,根据上级意图、受领的任务和地形条件,进行作战部署。

朱可夫决心以第47集团军、第3、第5突击集团军,近卫第8集团军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于当日分别在第8集团军和第5突击集团军的突破口进入交战。至战役第6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战役第8日,第3突击团军前进到柏林以西地区,而第47集团军于战役第11日前进至易北河。方面军同时实施两个辅助突击。右翼辅助突击由第61集团军和波兰第1集团军共同实施,从施韦特以南指向菲尔别林。左翼辅助突击由第69和第33集团军共同实施,从法兰克福指向勃兰登堡。方面军进攻正面规定为172公里,战役任务纵深为165公里,计划12至15天完成。

科涅夫决心主要突击由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第13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从特里别里附近地区向别尔齐格方向实施。当强渡尼斯河并突破当面德军防御后,近卫坦克第3、第4集团军于战役第2日进入突破口,于战役第5日前进到柏林西南30至35公里外。

罗科索夫斯基决心以左翼第65集团军、第70集团军和第49集团军的兵力实施主要突击。主突集团强渡奥得河后,在斯德丁(什切青)、施韦特地段上突破德军防御,向施特景利茨方向进攻,切断德"维斯瓦"集团军群主力与柏林的联系,并将其歼灭,于战役第12至15天前进至安格拉姆、瓦伦、维腾贝格一线。方面军右翼第19集团军和第2突击团军则固守所占领地区,准备在必要时转入进攻。

话分两头,再来看一看那位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凶阿道夫·希特勒的情况。在苏联红军和盟军的强大攻势打击之下,这位久居地下室缺乏新鲜空气的德国纳粹头目的身体很快垮了下来。身体健康问题导致其心理负担不断加大,使其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7月20日那天的爆炸,使他两只耳朵的耳膜震破,由此常常引起头晕目眩。医生建议他长期休息,不能再为其他的事操心,但他拒绝了。并声言道:“如果我离开东普鲁士,它就会沦于敌手。只要我在这里,它就能保得住。"但他却并未能保住东普鲁士。1944年11月,他离开那里,回到了柏林。

1945年,前线失利的战报频频传来,使他的脾气更加火爆,更加让人难以接受。此时的纳粹元首已完全丧失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每每情急,就手脚发抖。

1945年3月19日,希特勒下令,要把所有德国军事工业、运输和交通设备以及所有的储备统统毁掉,以免他们完整地落入敌人之手。

3月20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公布了希特勒亲自制定的所谓"焦土"政策。希特勒命令:所有工厂,所有重要的电力设备、自来水厂、煤气厂、食品店、服装店,所有的桥梁、铁路和交通设备,所有的河道、船只,所有的机车和货车,必须摧毁。但德国法西斯暴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元首"的“焦土"计划时,他的生命已经终结了。

4月16日3时,震天动地的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爆炸声,打破了奥德河畔的沉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开始实施进攻前的火力准备。在短短的20分钟之内,苏军将50万发各种火炮、迫击炮和"卡秋莎"火箭炮的炮弹射向德军的阵地。与此同时,第16航空兵集团夜航轰炸机和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第4航空兵集团所属第5轰炸航空军实施了航空火力准备,对当面德军司令部和炮兵发射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遭到强大火力袭击的敌人,只进行了瞬间的抵抗,随即便受到苏军火力的强烈压制。德国炮兵部队一发炮弹也未能发射,防御火力系统被完全打乱了。希特勒的军队被埋葬在一片火海之中,第一阵地内的德军损失50%以上,已不可能进行有力的抵抗,慌忙撤退到第二阵地。

苏军强大的火力对德军进行了20分钟的轰炸,随后地面部队开始冲击,苏军各地的地面冲击部队指挥,在看到朱可夫总司令发出的第一颗进攻信号弹后,立即一起向天空发射信号弹。立刻,天空中出现了数千发五彩缤纷的亮光。地面上间距为200米的143部探照灯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场面极为壮观。

随着各种信号弹的升起,苏军部队转入了冲击。屈斯特林登陆场上的第3、第5突击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的部队趁着探照灯的光亮向德军防御阵地迅猛冲击,炮兵和航空兵随之转入火力支援,德军一下子被苏军打得蒙头转向。

苏军利用突然袭击的优势,以一个小时的时间,就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阵地,向纵深推进1.5至2英里。但德军很快从慌乱中恢复过来,立即增强了兵力,并对苏军实施反冲击,使苏军前进速度缓慢下来。上午10时,第3集团军司令员将坦克第9军投入战斗,击退了德军反冲击,苏军继续向前发动攻击。中午,苏军便在数个地段上,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

德军遭到惨重伤亡后,被迫退守泽劳弗高地,并企图依托有利地形,对苏军进行阻击。为此,德军退守泽劳弗高地后,便把大批预备队投入战斗,多次对进攻苏军实施强大的反冲击,进攻的苏军被阻于高地之前。

泽劳弗高地坡陡沟深,易守难攻,是德军重点设防地区。德军在这里构筑了第二防御地带,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企图把它变成"柏林之锁",以便把苏军距之于柏林城外。

苏军进攻第二防御地带,遭到了德军的阻击,在此停止不前。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对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高地前被阻,大为不满。他责怪朱可夫上将。朱可夫向斯大林保证,在4月17日日终前,一定突破泽劳弗高地的防御。

4月17日,朱可夫上将调动所有的大炮和坦克部队对高地发动猛烈轰炸。到中午,苏军终于攻占了泽劳弗高地,打开了通向柏林的道路。经过4天的激战,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歼灭了大量德军。尽管进攻速度每昼夜平均只有7.5英里,比原计划低一半,但第47集团军和第3突击集团军通过战斗都占据了从北面和西北面包围与突击柏林的有利地位,方面军右翼军队也创造了从北面和西北面包围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切断该集团与柏林的联系。

乌克兰第1方面军亦于4月16日晨在尼斯河畔发起了进攻。进攻开始之前,该方面军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一样,也命令所属各部队派出侦察分队,进行火力侦察。但在开始进攻的方式上,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完全不同。这是由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和尔后在下西里亚战役结束时,必须首先强渡尼斯河,进行夺取登陆场的战斗。科涅夫认为,朱可夫的办法不适用于他的部队。因为渡河时绝不能使田探照灯,他们需要的是,尽可能地利用夜色掩护部队迅速渡河。

4月16日4时15分,乌克兰第1方面军开始实施火力准备。科涅夫来到第13集团军观察所指挥作战。炮弹呼啸着飞过了尼斯河,雨点般地落到了德军阵地上。在炮兵轰炸的同时,该方面军航空兵也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响声惊天动地,德军阵地立即变成了一片火海。

火力准备实施40分钟之后,尼斯河上空突然浓烟四起,乌克兰第1方面军使用飞机和其他手段施放弃烟幕来了。正义的战争似乎得到了"上帝的保佑",老天刮起了每秒0.5米的微风,这微风将烟幕慢慢地向德军的防御纵深移动,在方面军整个390英里的进攻正面上,形成了一道高高的垂直烟幕遮障,把尼斯河笼罩起来。

烟幕遮住了德军的视线,使之辨不清苏军部队的进攻方向。于是,方面军突击集团第一梯队师派出先遣分队,在烟幕的掩护下,于6时55分开始强渡尼斯河。各先遣分队很快渡过尼斯河,并在河西岸夺取了登陆场,从而保障了舟桥部队架桥和主力部队渡河。

8时40分,第一梯队师开始在尼斯河西岸发起冲击,德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德军从第3阵地调来第21坦克师和“元首卫队"坦克师的部分兵力,阻止了苏军突破防御地带和尔后向纵深发展进攻的计划,从而迟滞了苏军的进攻速度。在进攻受阻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决定将第4、第3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中,以增强突击力量。即使这样,苏军进攻仍然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前进并不顺利。

由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推进速度迟缓,斯大林担心合围和攻占柏林的计划难以在预定时间完成。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顺利突破德军第二防御地带的当天晚些时候,斯大林通过无线电台与该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通话,通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受挫的情况,提出让朱可夫率部借用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突破口向柏林进攻的设想。

科涅夫将军当即表示不赞同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样做要经过长时间的变更部署,反而会延长攻克柏林的时间,同时还会造成战场上的混乱,因此不如让他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担任主攻任务,迅速向柏林突击。斯大林同意了他的意见,决定执行进攻柏林的"第二方案",命令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两个坦克集团军迅速渡过斯普里河,尔后向西北发动进攻,从南面突击柏林。

4月17日夜,根据科涅夫的命令,坦克第3、第4集团军的进攻方向转向柏林。

4月18日,方面军强渡斯普里河。第7机械化军和第27步兵军的部队首先渡过河,并在河对岸占领了登陆场,保障主力陆续渡河。至18日傍晚,在科特布斯以南形成一个统一的登陆场。19日晨,近卫军坦克第3、第4集团军和第13合成集团军全部渡过了斯普里河。至此,乌克兰第1方面军经过了3天激战,终于突破了德军的三道防御地带和克服了两道江河障碍,完成了整个德军尼斯河防御地区的突破任务。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由于实施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而耽搁了参加柏林战役的时间,未能同友邻军团一启发起进攻。4月18日,最高统帅部鉴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前进迟缓而命令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强渡奥得河。罗科索夫斯基遵照统帅的指令,18日,即发起攻击。该方面军克服了奥得河下游复杂的水流障碍,利用两天时间强渡了东奥得河,肃清了东、西奥得河之间地带内的德军,并占领了强渡西奥得河的有利出发阵地。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苏军对柏林达成合围后,各方面军未经休息调整,便在全线继续展开进攻,于是,更加激烈的战斗在柏林南北和柏林市区同时展开。在柏林以南,被包围的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包括第9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的14个师及许多独立部队和后方机关,由第9集团军司令布谢统一指挥。

布谢是个十足的纳粹信徒,他忠实地执行希特勒"死守到底"、"绝不投降"的命令,企图向西部鲁肯瓦尔德方向突围,以便与在别茨方向进行抵抗的第12集团军会合,从而打破苏军的合围,以便解救柏林。为此,他以一个坦克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步兵师为先头部队,决定取道巴鲁特,向鲁肯瓦尔德方向拼命进攻。

4月26日晨,德军被围困集团开始向巴鲁特方向突围。由于德军突围时选择了苏军防御的薄弱部位,从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第3集团军与第28集团军的接合部实施突击,致使苏军未能有效阻止德军西进。经过激战后,德军进至巴鲁特北部,但始终未能冲出苏军的包围圈。

4月27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一面阻止德军突围,一面加强了巴鲁特方向的防御。至27日晚,构成了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英里,同时在措森和鲁肯瓦尔德等地也作好了防御准备。同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多次突击被围德军,前进10至12英里,合围圈越来越小,德军被压缩在正面和纵深约20英里的地域内,成了瓮中之鳖。

4月28日夜间,被围德军主力利用夜色的掩护再次实施突围。同时,德军第12集团军由易北河向鲁肯瓦尔德方向发动进攻,以策应其突围。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到29日晚,被围困德军打开了一条两英里宽的走廊,近5万人突破了苏军的防御,向西前进24英里。其先头部队与第12集团军部相距只剩下30英里时,被苏军阻止。

4月30日,被围德军不停地继续向西突围,结果大部分被歼灭在鲁肯瓦尔德以东地区,数万人被俘。是夜,残余德军2万人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并冲破苏军战斗队形,进至别力茨地域。但在5月1日距第12集团军5英里处时,眼见就能与大部德军会合,却被大批苏军阻止,随后这支德军有5000人被击毙,14000余人放下武器投降。至此,柏林以南地区的法兰克福——古本德军集团被彻底歼灭。

就在德军在柏林以南遭受灾难时,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命运也糟透了。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艰难地渡过奥得河并突破当面德军第一防御地带后,从4月26日开始高速向战役纵深运动,从南面和西面包围坦克第3集团军主力,使岂不能向柏林方向运动和向西方撤退。各部队顽强战斗,克服了各种障碍,以每昼夜25至30英里的速度向前挺进。至5月2日,向西北方向进攻的第21突击集团军和第65集团军在法尔斯特、瓦尔蒙得地段前进至瓦尔蒙得以西地区至威腾贝格一线,并与英军第2集团军先遣部队取得了联系。

柏林被合围以后,市区战斗更加激烈。尽管德军的抵抗力量逐步受到削弱,但越接近市中心区,德军的防御越坚固。对苏军来说,战斗也就越艰难。多层的楼房,厚实的墙壁,坚固的地下室,以及有地下通道相连的地下掩蔽部,地下铁道,排水沟等等,都可以掩护德军,为德军提供了发挥火力杀伤苏军的坚固阵地。市内每个高大楼房的守备兵力多的可达一个营。

参加攻占柏林市区战斗的苏军共有9个实力强大的集团军,而且各级指挥员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军官。4月26日,各部队派出了强击组和强击群,从四面八方向防守市区的德军突击。逐渐紧缩包围圈,把被围德军割裂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从这一天开始,柏林市区内德军同外边完全断绝了联系。

4月27日,在柏林西南战斗的苏军攻占了波茨坦,关上了柏林西南的大门。德军集团军被封闭在一个东西长仅15英里,南北宽2至5英里的地带内,德国法西斯匪徒惶惶不可终日。

4月28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各部队英勇作战,又肃清300多个街区的德军,并且夺占了斯普里河上的毛索桥。德军在这里布下重防,在桥墩上埋设两枚地雷,企图退却时把桥炸掉。但是,由于起爆电线被炮弹炸断,德军未能如愿。这无疑为苏军克服斯普里河最后一道水障提供了方便条件。形势发展对法西斯希特勒越来越不利。

4月29日,市中心的战斗更加激烈起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各集团军密切协同作战,取得了丰硕的战果。第5突击集团军在向帝国办公厅进攻的道路上,先后攻占了筑有坚固工事的西里西亚车站和市政管理局大楼。当帝国办公厅濒临陷落的时候,希特勒为了制止苏军利用地铁车站迂回德军后方,保住他的老巢,竟不顾在地下铁道藏匿着几千名伤兵和无数的市民,强令开放斯普里河上的水闸,淹没帝国办公厅以南的地下铁道,许多德国伤兵和许多无辜的市民被活活淹死。

就在这一天,苏军夺取国会大厦的战斗开始了。

德军把国会大厦建成了一个坚固的支撑点。在大厦的邻近处,有斯普里河与凯尼格斯训练场等坚固建筑物掩护,大厦东面有勃兰登堡门可以用来抵抗苏军。通往大厦道路上的桥梁被炸毁,沿路构筑了多个坚固的街垒,大厦前的广场和毗邻的街道地雷密布。大厦周围筑有环形防御工事,用堑壕相连。西部挖有防坦克壕,并且灌满了水。各层楼的门窗都用砖砂堵塞,修成各种火力发射点。大厦和大厦附近的楼顶上,架设着各种口径的火炮,地空交叉火力严密地控制着整个大厦附近的空间。在国会大厦内的守卫部队,由希特勒狂热的信徒编成,有陆海军军官学校学生,炮手、飞行员和党卫队员近2000人,连同大厦附近地域的守备部队共计6000人,且枪支弹药足备。因此,国会大厦被称为"堡垒中的堡垒"。

夺取国会大厦的任务由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3集团军第79军承担,该军军长于4月28日下达了"第0025号"战斗号令,规定步兵第150师用一个团在斯普里河设防,用两个团强渡斯普里河,攻占国会大厦的西部;第171师夺取了毛索桥后,其所属第380团在炮兵火力掩护下迅速渡过斯普里河,占领了河南岸的桥头堡和一些楼房,第525团在桥东北强渡了该河,并巩固了阵地。

翌日早些时,炮兵对内政部和皇家剧院的楼房区进行了10分钟的猛烈炮火轰炸,压制了该处德军的火力。第150师第756团在火力掩护下迅速通过毛索桥,随即发起夺取内政部大楼的战斗。第171师380团首先向大楼发起冲击。尔后不断增强兵力。经过整整一昼夜的激烈战斗,于4月30日晨,全部肃清了内政部大楼内的德军。

4月30日12时,步兵第79军的第150师和171师占领了强击国会大厦的有利出发点,并派出强击分队对大厦发动猛烈攻击。驻守的德军进行拼死抵抗,打退了苏军的多次冲击。13时30分苏军调来90门火炮增援,随后对国会大厦进行了20多分钟的直接炮击。于是,最后争夺国会大厦的战斗打响了。

与此同时,在柯洛廖广场的一个地下室里,第150师329团津饮科上校将一面红旗交给上士伊凡诺夫、中士叶戈罗夫、下士坎塔里亚三人,命令三人将红旗插到国会大厦的顶部。三人接受命令后,乘着炮火迅速向国会大厦冲去。

炮击刚一停,3个连的战士在"呜拉"声中冲向国会大厦。经拼死的搏斗,西亚诺夫连的战士们最先从打破的门洞中进入国会大厦。接着彼得·格利琴科夫连从"议论门"冲进了国会大厦。

14时30分,第171师第380团1营和第150师756团1营及671团1营的官兵们经过与德军的白刃格斗,冲进了国会大厦,很快占领了下面各层,并将三面红旗插在国会大厦门前和侧面的圆柱上。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至21时50分,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在伊凡诺夫上士的掩护下,顺着半被破坏的楼梯攀上了大厦的圆顶,将军事委员会授给第115师的第五号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

5月1日,大厦内大部分德军投降,只有个别的法西斯匪徒顽抗到5月2日。肃清大厦内的德军后,津钦科上校被任命为国会大厦的警备长,负责警戒大厦。

在争夺国会大厦的同时,柏林其他街区的战斗也在激烈地进行着。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部分部队,经过9天巷战,完全夺取了柏林西南部各街区。被分割的德军一群群地被歼灭,苏军的红岂不断在各个街区的楼房上升起,战斗集中在威廉·伏斯、赫尔曼、戈林三条大街进行着。

至5月1日24时,德军大部停止抵抗,请求苏军停火。5月2日清晨,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部放下武器投降,苏军占领了全部柏林城。

就在苏军兵临柏林城下之际,法西斯德国的纳粹头目如同一群丧家之犬,纷纷逃离柏林。

戈林脱下了他那天蓝色的鹿皮军服和赭红色镶着金边的高筒马靴,摘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胸章,换上便服,带领一个汽车大队,把他公馆里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运出柏林,运向德国南部的伯希特斯加登。

纳粹党元老,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坐飞机离开柏林,溜到一个安全所在地逃难去了。

施佩尔是希特勒一手提拔起来的第三帝国军备部长,也匆匆与希特勒告别而去。

就在纳粹党魁们纷纷逃出柏林城的时候,希特勒却一直没有动摇坚守柏林的决心。他一再向部队下达"不准撤退"的命令,而且以身作则,直到最后绝望地自杀身亡。

希特勒为什么死守柏林,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是因为彻底绝望了,才下决心呆在柏林坚守到底的。

持这种说法的人所依据的事实是:

1945年4月21日,希特勒曾经命令施坦因纳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俄国人赶出首都。他要求每一个人、每一辆坦克都要投入到总反攻中去,并告诉施坦因纳,他将会得到吕弗特瓦夫的支援。

希特勒对这次反攻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他发出命令:所有按兵不动的司令官,都要在6小时之内被处决!然而,因为希特勒所指望的预备役飞机和答允支援的大部分部队只不过是他想象中的东西。所以,施坦因纳不但没有执行他的命令,反而带着部队向西转移,并企图向英美部队投降去。

希特勒开始并未发现施坦因纳的这一企图。直到4月22日上午,他还不断地亲自打电话查问反攻是否已经开始,但始终没有得到肯定的回答。希姆莱向他报告说,据来自空军的消息,反攻一直没有开始。这样,希特勒在焦急的等待中挨过一个上午,直到下午3点钟召开例行的军事会议以前,仍然没有开始反攻的任何消息。

下午的军事会议开始以后,在雷布斯和约德尔介绍了当前的军事形势后,希特勒恼怒气来。原来,反攻的命令根本就没有得到执行,那些部队什么事都没有做,计划周密、具有威慑力的空军也一直没有出动飞机;施坦因纳一直没有下达反攻的命令,而在那些奉命从柏林北部调到南部去增援施坦因纳的部队离开之后,俄国人却趁虚而入攻克了柏林北部。现在,苏联红军的先头坦克部队已经占领了半个城市……

这一连串的消息,对于正在满怀希望地等待反攻胜利的希特勒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在震惊之余,他怒不可遏地对约德尔吼叫道:“军队和党卫军把我出卖了!施坦因纳这个混蛋,我不会放过他!”

在一阵歇斯底里发作之后,希特勒一下子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双眼无神,自言自语道:“我的末日到了,第三帝国的末日到了。现在,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一死以报帝国外,已经别无选择了。现在,我已经不再犹豫了,也坚决不去南方了,谁愿意去谁就去吧!反正我是一定要留下来与柏林共存亡了。”

听了希特勒这番绝望的表白后,在场的那帮纳粹首领们也都受了感动。他们一致反对希特勒继续留在柏林,并且安慰元首说,这一切并未结束。舍尔纳和凯塞林元帅的陆军集团军群仍然完好无缺地存在着,凭借着这些力量,还可以和敌人一搏。所以现在没有任何失望的理由,更不用说是绝望了。元首应该马上离开柏林城,以图东山再起。现在上萨尔斯堡还为未晚……

正在德国北部的希姆莱和邓尼茨得到消息后,连忙打电话给"元首",请他务必重新考虑一下决定,并向元首保证说,如果元首需要,他们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党卫军和海军部队开到柏林保卫元首的安全。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经过一番活动后,打电话报告"元首"说,他对搞一次拯救全局的外交活动抱有很大的希望,请元首勿必振作品惫的精神。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并未能使希特勒放其他的计划。他一再重申,他一定要留守柏林,要亲自组织指挥保卫这座城市的战斗。他命令向柏林市民宣布:元首一息尚存,保柏林之志不移。第二天,德国广播电台就向全世界作了如下广播:

“柏林和布拉格是帝国的两个坚不可摧的孪生堡垒,元首希特勒和大区党部书记戈培尔将留在柏林,直到最后!”

从1935年起就一直在希特勒身边工作的贴身侍卫海因兹·林格回忆说,希特勒在那次军事会议之后就常常对他说:“你瞧,林格,甚至党卫军也后退了,在人们无利可图的时候便背叛了我。现在,我要留在柏林,直至死去。因为我已经病得不轻了,也许会拿不起武器,但我会以死尽职的。”

因此,林格认为,正是党卫军上将施坦因纳不服从命令,才导致了希特勒下决心坚守柏林的。所以多年来人们也一直相信了林格的说法,认为希特勒是在绝望之后才决定破罐子破摔,死守柏林的。

但是,英国著名学者戴维·欧文却提出了另一种说法。

戴维·欧文曾经收集了大量有关这一事件的第一手材料。在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潜心研究之后,戴维·欧文发现,在希特勒的身上,附着腓特烈大帝的阴魂。正是由于"鬼魂附体",才使得希特勒在充满了幻想和希望的状态下,最终下决心要坚守柏林的。而不是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希特勒是在绝望之后才下决心死守柏林的。

这种说法乍一听起来似乎荒诞离奇,但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希特勒一贯的行为,研究一下当时情况下希特勒的那种微妙的心态,就会对戴维·欧文的这一说法认同了。

众所周知,希特勒是个目空一切的人。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被他看得起。但是,就在那少得可怜的几个被他看得起的人中,却有一位简直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人就是十八世纪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这位代表着容克地主阶级利益的普鲁士国王从1740年当上国王起,就开始着手推行他的侵略扩张政策,他于1740年至1742年,1744年至1745年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还参加了1756年至1763年进行的以奥地利、法国、俄国、西班牙、萨克森和瑞典为一方与其鲁士、英国、葡萄牙为另一方的"七年战争"。

在"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曾经巧妙地利用反普联盟计划的不协调,于1757年指挥普军大败奥军和法军。取得了罗斯马赫战役的胜利。但是在随后几年的战争中,普鲁士却遭到了一连串的失败,仅在1761年至1762年的时间里,连续丧失了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萨克森等一大起土地,几乎濒于灭亡的边缘。

到1762年,经过长达7年之久的残酷战争之后,这位普鲁士国王已经被困在布景斯劳已经大半被毁的宫殿里,他自己已感到走投无路了。他的首都柏林被俄国、奥地利和萨克森的联军包围,他的军队士气低落,而且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处于明显的劣势。腓特烈大帝在给他的朋友和大臣德·阿根斯侯爵的亲笔信中表示:如果到了某一日期局势还没有好转的话,他将接受失败,服毒自杀。

然而,就在腓特烈大帝给自己规定死期到来的前3天,俄国女皇伊丽沙白死了,彼得三世继位。这位新沙皇却没有继承刚刚死去的女皇的遗志,去和盟国一起最终消灭普鲁士帝国,而是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作法,转而与腓特烈大帝戏剧般地化敌为友结成了同盟,使整个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逆转,腓特烈大帝也因此获救了。

正是由于有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希特勒对腓特烈大帝推崇备至。他曾经在流亡维也纳街头时以很大的精力熟读了大量有关腓特烈大帝的书籍。

希特勒不但把腓特烈大帝作为自己的一根重要精神支柱,而且还常常用这位普鲁士国王给他的部下打气壮胆。一次,一位女秘书颤颤兢兢地问:“元首,我们是不是已经输了?”

希特勒立即板起面孔,威严地说道:“还没有,我们是不会输的。腓特烈大帝最后赢了!所以,我们最后也会赢!”

除了希特勒之外,戈培尔也十分相信,在希特勒与腓特烈大帝之间有着某种妙不可言的奇特关系,并挖空心思用一种十分玄妙的方式来证实这种关系的存在。

在末日到来之际,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更是煞费心机让人们相信,希特勒就是腓特烈大帝的转世化身。

1945年4月初,戈培尔派人到盖世太保的秘密档案里取出了事先存在那里的两份希特勒的星相图,他在这两份星相图上看到了惊人一致的谶语:“希特勒在1939年发动一场战争并在1941年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在此以后,他还是将有段时间的失败,他的军队将在敌人的打击下节节败退直到1945年4月份的上半月遭到最为严重的打击。然而,否极泰来,在经过这些打击后,他将会一步步交上好运,到4月份的后半月时,他的军队将暂时占上风,随后将出现相持阶段,直到1945年8月,可以恢复和平。

星相图最后明确预示出这样一个结论:经过三个残酷的年头之后,希特勒德国将在1948年再次崛起。

戈培尔以这份星相图为依据,竭力劝说希特勒不要丧失信心。因为在他认为,俄国和西方之间的交锋将在未来的3至4个月到来。具体地说,也就是在1945年8月,反法西斯联盟就要解体,倒转联盟的日子就要到来了。接着,他又绘声绘色地为希特勒读了卡莱尔关于"七年战争"最艰难岁月所做的一段精彩描述,重温了一遍腓特烈大帝那段"绝处逢生"的经历。

面对着一天天恶化的局势,耳听着苏军越来越近的枪炮声,希特勒在祈祷着历史的再现,奇迹一定会能拯救帝国,就像当年勃兰堡王朝得救一样。历史时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希特勒等待已久的事终于发生了。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佐治亚洲的温泉正接受别人给他画像时突然发病,终于不治,当天与世长辞了。

当罗斯福总统突然逝世的消息传到德国之后,第三帝国的首领们欣喜若狂,他们为终于找到了当今的"伊丽莎白女皇"而弹冠相庆。他们知道,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英美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是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因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存在着很深的成见,罗斯福在协调各盟国之间的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谁都知道,在打败了他们的共同敌人之后,东西方之间在对未来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分配和势力范围划分上将出现尖锐的矛盾。现在这个日子就要到来了。在此关键时候,罗斯福的死,难道是偶然的吗?历史岂不又要再一次演出"七年战争"即将结束时的那一幕!

戈培尔在听到罗斯福的死讯后,似乎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胜利,他认为这就是转折点。

希特勒对此也深信不疑,此时他好像毒瘾发作的人吸上了一口毒气似的,异常兴奋。纳粹首领们低落的情绪也因元首的兴奋而提高。

第二天清晨,希特勒就口授了一份致前线士兵的公告,并要求在苏联红军攻势一开始就发表。

公告中,希特勒对苏联红军极尽诬蔑,谎言连篇,同时还把罗斯福称作有史以来的最大战犯。最后他说:

“柏林是德国的!维也纳还将是德国的,欧洲永远不是俄国人的。”

“在这命运之神从地球上剥夺了有史以来最大战犯的生命时,战争的转折点到来了。”

无论是希特勒痴人说梦般地虚声恫吓,还是德军孤注一掷的顽抗,都挡不住苏军的强大攻势。就在希特勒高叫"维也纳是德国的"同时,苏军攻占了这座城市。苏军已逼进柏林城下。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仍然没有放弃倒转时运的幻想。他认为只要再赢得时间,情况就会发生改变。

他给驻意大利德军总司令凯塞林元帅捎去一个口信,告诉他:“我希望能再坚守8周时间。我等待东方和西方闹翻,我打算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意大利的堡垒和柏林。”

其实,希特勒希望东西方关系破裂也并非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他得到报告说,英军先头部队在易北河进军的过程中已侵犯了苏联人的区域,而苏军在4月15日晚到达圣柏尔腾一线时立即停了下来。冲突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了。苏军军官对英军准备进攻感到忧心忡忡。根据这些情报,希特勒坚信,

“英国不久将要与苏联交战,而且前景比德国旗望的还要美妙。英国为此开始组建进攻俄国的部队,大概哪一方(指英美)应该明白,能阻止布尔什维克巨人的终究只有一位,那就是我!”

希特勒正是抱有这种希望下决心坚守柏林的。

历史常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永远不会重演。腓特烈大帝那段神奇的经历并没有在希特勒身上重现,罗斯福的死也并没有使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四分五裂,法西斯德国也并未因此而获救,柏林最终还是成了苏联红军庆祝自己伟大胜利的地方。

1945年4月29日清晨,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

希特勒称为之"政治遗嘱"的东西,第一部分是他对后代的呼吁;第二部分是他对未来的具体"指示"。

希特勒在这个遗言中,重弹他在《我在奋斗》一书中的老调,又加上了些最后的谎话。他咒骂世界上一切的坏事都是犹太人干的,不断吹嘘他那半瓶子醋的宇宙理论,叹息命运再度击败德国,使它不能得到胜利和征服世界。他把他对德国民族和全世界的遗言,看作是对历史的最后呼吁。这些证实了这个曾经以他的铁腕统治德国十二年多、统治大部欧洲达四年之久的人物,没有从他毁灭性的最后失败中吸取任何教训。

遗嘱再往下是号召全体德国人"决不放弃斗争"。他终于不得不承认,"国家社会主义"目前已经完蛋了,但是他向同胞们保证,由于士兵和他本人的牺牲,"种子已经撒下了,有朝一日会生长期来——在一个真正团结一致的民族中,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将要获得光荣的再生。”

他的"政治遗嘱"第二部分涉及继承问题。尽管第三帝国已在烈焰和爆炸中化为废墟,希特勒在没有指定继承人,决定继承人所必须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以前是不肯死去的。首先,他不得不将以前指定的继承人除掉。遗嘱说:

“在我去世以前,我将前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开除出党,并剥夺1941年6月29日命令中授与他的一切权力。“在我去世以前,我将前党卫队全国总队长兼内政部长海因里希·希姆莱开除出党,并革除他的一切职务。”

在开除了"卖国者"后,希特勒又指定了继承人和新政府的组成人选。他们是:

帝国总统:邓尼茨

帝国总理:戈培尔博士

党务部长:鲍曼

外交部长:赛斯——英夸特

内政部长:大区党部书记吉斯勒

作战部长:邓尼茨

陆军总司令:舒埃纳尔

海军总司令:邓尼茨

空军总司令:格莱姆

党卫队全国领袖兼德国警察首脑:大区党部书记汉克。

经济部长:冯克

农业部长:巴克

司法部长:苇拉克

文化部长:谢尔博士

宣传部长:瑙曼博士

财政部长:施维特·克罗西克

劳工部长:胡普福尔博士

军备部长:索尔

德国劳工阵线主席兼内阁成员:莱伊博士。

就在同一天,希特勒为了酬劳他的情妇爱娃十二年来对他的忠诚,正式同她举行了婚礼。希特勒一直认为,结婚就是爱情的坟墓,会阻碍他的行动,分散他的精力,使他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领导他的政党。现在,一切都要结束了,作为一个男人总要给女人——爱娃一个交代。

在柏林总理地下避弹室的一间小会议室里,戈培尔和另外一名忠于元首的议员,给他们的"元首"举行了结婚典礼。“由于战争关系,结婚预告只能口头宣布,其他一切证婚事项均需避免。"希特勒看了爱娃一眼说。

死到临头的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仍坚持遵守形式,他与爱娃一起宣誓:“我们是纯雅利安人种,没有使我们不能结婚的遗传病症。”

最后作为证婚人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在结婚证书上签了名。

1945年4月30日,星期一,清晨,感觉生命已走到尽头的希特勒,命令秘书荣格夫人焚毁档案中的重要文件。上午9时,希特勒鉴于当前形势,口述了一道指令:

“致柏林城防司令炮兵部队威德林将军:

为了防备与帝国首都失去联系,无法增援,特此批准我的部队组织一次突围。

“全力跟仍在柏林城郊进行战斗的德国部队会合。如不能实现,则柏林部队必须进入森林,继续抵抗。”

这道命令是希特勒发布的最后一道命令。

下午3时刚过,作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携同夫人爱娃·勃劳恩,在总理府地下室的寝室门口与大家诀别。希特勒同在场的戈培尔、鲍曼、克莱勃斯、布格道夫、赫威尔大使、伏斯海军上将、海斯教授、腊登伯少将、霍格尔上校、林格侍卫长等一一握手告别,但在场所有的人没有谁记起当时希特勒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元首"不停地叽叽咕咕。

3时30分,"呯"一声枪响。这声枪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重要的一声枪响。这一声枪响使千千万万的人感到无比欣慰。希特勒命归黄泉了。

希特勒的夫人爱娃·勃劳恩也于枪响的同时咬碎了毒丸自杀。

随后,纳粹党徒进行了快速的葬礼。这也是历史上最短的安魂弥撒,但这却是给人类造成无比巨大灾难的人的安魂弥撒。几分钟后,希特勒夫妇的尸体被倒上汽油,并立即点着火焚烧。

4月30日这天,是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建立第三帝国的12年零3个月。但第三帝国的寿命只比他多活了一个星期。

作为希特勒的死党戈培尔,他一心追随"元首",在希特勒写下遗嘱的同一天,他和夫人冯格达·戈培尔也写下了遗嘱,表示以生命殉元首。

在希特勒死后的第二天,5月1日,戈培尔及其夫人仿效他们的元首及夫人,唯一不同的是戈培尔及夫人还毒死了他们的6个孩子。施瓦格曼上校为他的新任总理作了善后——将戈培尔夫妇的尸体倒上汽油焚烧。

至此,希特勒缔造的第三帝国大厦已经崩塌,德国法西斯彻底灭亡近在眼前。

欲知法西斯如何挣扎,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法西斯演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法西斯演义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回 三军启发 苏联人直捣德匪巢 旧梦未成 希特勒自绝地下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