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恋及恋母情结:璇二姐再谈《…
姐弟恋及恋母情结:璇二姐再谈《窥心》
---------兼答陕西网友
一位陕西网友在评论栏中对我小说的审美趣味提出质疑,坦率地说,这种质疑我可以接受-----无论我如何往自己脸上贴金,我都得实事求是地说:用传统的审美标准来衡量,这部小说的格调是不能算高的,至少无法归入“主旋律”之列。但她认为我描写姐弟恋和恋母情结,就是弱智,就是宣传**、践踏道德,这个观点,虽然听上去义正辞严,但实际上是不妥当的。文学,不仅仅是用来载道的,文学,更多的时候,是描写客观生活和人的主观愿望。不管这种生活值不值得称道,不管这种主观愿望是否称得上“高尚”,只要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不是作者凭空杜撰的,那么,用艺术的手法把它再现出来,应无不可。如果“再现”的手法够艺术,能够把沉重的东西变轻松,那就是喜剧;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那就是悲剧。如果亦喜亦悲,那就是正剧,生活原来就是这样,好坏参半。
那么,姐弟恋和恋母情结,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呢?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他的学说中有一个很著名的看法: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期,对异性双亲的眷恋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他认为在性心理的展过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称之为“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现象,又叫做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1ex)。由于儿童的这种感情是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因此受到压抑。所谓“情结”就是被压抑的**在无意识中的固结,是一种心理的损伤。至于表现,在孩童时期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粘母亲;至于成年之后如果没有摆脱恋母情结,表现就相应复杂起来,如上面提到的神经焦虑症,还有喜欢追求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女性,在做任何事情时都缺乏主见和独立性,甚至在性生活方面也缺乏独立的主见和冲劲等等。
请注意弗洛伊德的那句话:对异性双亲的眷恋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对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恋母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和陕西网友所说的“践踏道德”无关。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经过泛化,又会形成恋姐情结、恋弟情结,这便是俗称的姐弟恋。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姐弟恋有一个“以谁为主,以谁为客”的问题。女性作为主体,往往是“母性”在起关键作用,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这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女性在新生命的孕育和哺乳过程中,把这种特征延伸到生活中,成为“姐弟恋”的心理学基础。另外,从女人的角度来看,“关怀强迫症”易于导致生“姐弟恋”、“关怀强迫症”――netcy,原意是交互依赖,这里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不断向别人提供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当他的细致关怀被人依赖时,他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由此获得的道德优越感,否则就会有强烈的自责和痛苦。当女人在心理上患有这种症状时,她们很容易转嫁这种关怀给比自己小的男人。
如果男性作为主体,大多是因为“恋母情结”的作用,或者说出现姐弟恋是男性“恋母情结”的泛化。恋母情结,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比如有的男人在儿童时期在外面受到欺负,他就要向母亲求助,他认为最安全的港湾就是母亲的臂膀。
男人在他们的心理育还不够成熟时,一个从生理、心理、个性全面成熟的女性最具备吸引男性的魅力。男人会感到比自己的女性更成熟、更有社会阅历,更为智慧地处理问题,这种类似于崇拜的感情极易转化为恋情。
就心理学而言,姐弟恋往往是“母爱需求满足”在起关键作用,表现为对他人的温柔关爱和无私呵护,这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而先天的母性遗传与后天的母爱释放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母性的觉醒,它通常表现为十分关注、护理孩子;而后者则是母爱的延伸,它通常表现为十分关注、护理比自己年轻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姐弟恋多受人质疑,“只在乎一时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但诚如任何爱的背后都是一种平衡结构,姐弟恋的背后也存在着某种微妙的付出与索取平衡。所以,当世人为姐弟恋的表面付出与索取不平等而大惑不解时,人们可能未现,其实付出的一方也在索取,只是这种索取是根据个人的“未完成情结”所决定的。
爱情是一面镜子,它照射出的是人在爱情中的需求满足。表面上看,爱情的火花来自于男女双方的两情相悦,无论是在容貌、气质上还是在职业家境上;深入来看,爱情的生成来自于对方的意向吻合。在这层意义上,爱情的镜子作用也在于其“反光镜效应”,因为它揭示了爱情中“不合理中的合理性,合理中的不合理性”。
而这一切,再没有比姐弟恋表现得更为清楚。
综上所述,我写的姐弟恋,并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东西,而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只是有的显性,有的隐性。至于写得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本文就不就此展开讨论了。
璇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