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水稻插秧

第五十章 水稻插秧

前些天定的水稻种子已经到了。林明用空间水浸种催芽,然后焐种、播种,培育秧苗。

水稻喜欢弱酸性的土壤,当ph值为5~6时,最适宜水稻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种子吸水芽快,生理机能旺盛,幼苗抗性强。林明还给秧苗施加了酵后的猪粪肥,再经过空间能量催生,本来需要3o天才能育成的秧苗,很快长到2o多厘米高,茎干粗壮,可以移栽了。

先拔秧,洗净根部,分成束,然后插秧。插秧可是件困难的活儿,会累的腰酸背痛。一个人一天只能插三分地。插秧时双脚分开,一手拿一大把秧苗,另一手迅向下插,六束一组,依次后退。节奏和度很重要。每次插秧完,腰都会直不起来。

林明记得以前中学历史书上看见过“秧马”的图片。“秧马”是北宋时代被广泛使用的插秧工具,一般用质地轻的木头做成。最原始的形态是凳子下加木板,形似小船,两头翘起,人骑在上面,弯腰将船头放置的秧苗**水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据说可以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他曾经思索过使用“秧马”的可能性,问过大姨,说是不实用且麻烦,于是放弃了。想想也是,如果真是很便利的明的话,一定会流传下来。

现在南方还有秧凳,就是凳子下加木板,不过只用于拔秧时。插秧还是手工,据说抛秧也不如手工插秧好。

好在可以控制空间能量帮助插秧,不然非把腰累断不可。晚稻和糯米一并种了。林明还在稻田里放养了泥鳅、黄鳝、田螺、野生小鱼等,这些其实是给鸭子的饵料。他又出门捞了几次鱼虫,和一些浮游动植物,也放入稻田。黄鳝可是吃肉的,需要不时投喂蚯蚓,将来也可以投喂干净的蝇蛆。

他把鸭子全赶到稻田里去了。这以后就是它们觅食的根据地,不许它们在大湖随意捕鱼。有些鱼种实在是贵,比如洱海弓鱼,市场价是每公斤2oo元,他不舍得被鸭子吃掉。

而且鸭子在稻田活动翻腾,可以带起泥土,给水体增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鸭粪还能为稻田增加肥料。

第二批小鸡在开学前已经孵化出来,从隔壁爷爷那里买来的鸭蛋他继续以空间土腌制,这已经是第三批咸鸭蛋了。第一批数量不多,早已吃完;第二批在早晨卖菜时试售了一部分,广受好评,供不应求。他当时把鸭蛋对半切开给大妈们看,放在旁边碗里,流了一碗底红油,这比什么广告都强。所以价格虽然稍微贵一点,大家买的还是很踊跃,市里还要1.5-1.7元每个呢,这还是本鸭蛋,量又少,每次一出现马上就被抢光了。林明没打算靠这个赚钱,这个是卖菜的添头,丰富一下品种。

开学前必定要开会,以迎接新学期的开始。大多数教师都有开学忧郁症,在开学前会变的烦躁不安,一直延续到开学两周后才会好转。少数特别变态的如老郑,暑假闲的慌,反而期待开学。

同事们隔了一暑假见面,都透出几分亲近。聚在一起聊聊天,很多人带了家乡的特产回来给大家吃,林明就咸鸭蛋了。其实他更想每人送一捆菜,展潜在客户,教师可是优质客户群。不过等下拎着菜去开会太不方便,而且很多年轻教师住校,根本不开伙,可能不会要,还是算了吧。

“下面,我就来简单讲两句”被网友评为最让人讨厌的起始句,不是没有道理的。领导能滔滔不绝的言两小时,从开学事务扯到世界局势,从文化大革命扯到约旦河西岸,再从萨拉热窝扯到十字军东征,实在是学贯中西。但更可怕的是,副领导能把正领导言两小时的每句话牢记在心,再加以总结陈述,继续摧残大家。

“真是厉害啊!”林明佩服。能把这么天马行空的言坚持听完,而且还要提纲挈领,是多么不容易啊!

“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当领导呢!”老郑不以为然的说。

不过,领导后面那句话有点意思:“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要告诉大家!”众人纷纷竖起耳朵。

“好消息是:经济危机了,我们的工资不会变!坏消息是,经济增长了,我们的工资还是不会变!”

“切!”嘘声四起。

果然教师是有稳定收入的优质客户群。林明心里默默盘算着,漫长的开会也变得容易度过了。

好不容易熬到回家,在小区停好车之后,林明步行去买烤鸭。那家店在一站路外,门口停车很不方便,走着去是最好的选择。鸭子肉质一般,但用了2o多种香料,鸭汁特别鲜美。半只2o元,考虑到饕餮,林明买了整只。店员熟练的把鸭子片成薄片,每片都带皮。酥脆的鸭腿骨排在下面,整齐的鸭脯肉码在上面。装了两大盒,外带甜面酱、小饼和葱丝。林明拎着就回家了。

路过以前救治过小七的宠物医院门口,林明看见一个男子正粗野的跟王医生拉扯着,揪着一只小狗硬塞到医生手里,嘴里还喊着:“这狗我不要了!md,老子一千三买的狗,你们这儿治治病就要七百多!还治不好,老子不要了!”说完抛下小狗扬长而去,只留下王医生手捧小狗一脸无奈。

“这是怎么回事儿啊?”林明问。

王医生把他请进宠物医院,把小狗关进隔离笼,边洗手边叹气说:“还不是那人贪图便宜,买的篮子狗,买来就带了犬细小病毒和狗瘟,放在这儿不闻不问好几天,今天来结帐现累积了七百多,就这么跑了!这医药费还没付呢!”

“这狗还能活吗?”林明看着恹恹一息趴在笼子底的小狗,同情的问。

“活不了啦!等死而已。”王医生用紫外线消毒着操作台,“这是要严格隔离的烈性传染病,抢救也是尽人力知天命,而且它还是病毒混合感染,能活到今天已经很顽强了。”

~~~~~~~~~~~~~~~

作者的话:

总算把亲戚送走了。

晚上抓紧码字,赶紧一章~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一亩三分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网游竞技 我的一亩三分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章 水稻插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