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都说山中有神仙

第十九章 都说山中有神仙

青城自古天下幽,这绝对不是山中人吹牛的话。该章节由网提供在线阅读萧强下山已是炎炎夏日,抬眼望去山间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好一番美景诱人。萧强自是不慌不忙,也不御器驾云,只是像个凡人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一路从后山走来,边走边欣赏着景色,有点流连忘返的感觉。直到第二日早晨,才慢腾腾的走到前山天师洞。

这天师洞可是大有来历的,民间传说乃是人教教主太上老君在人间收下的弟子天师张道陵当年所住的洞府。张天师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修真界传说其乃是一惊才绝艳之辈,得老子真传后悟得大道,在此传下五斗米道光大人教教义。后来更是苦修七百多年渡过天地人三劫白日飞升。到得天庭因为功德无量,直接被封为四大天师之一。也是此人把青城一脉扬光大。这样了不起的大人物自然是值得尊敬的。所以萧强到了地头,还是进去参拜下天师像。眼神注视神像良久,萧强缓缓的收回目光。暗叹了声。如今修道日益艰难,人间已经过千年未出地仙阶的大能修士了。

资质上好的顶尖修真尚还被困在散仙迟迟无法更进一步,那自己这资质一般的普通修真又到底能在修真的路上走多远。真是不敢多想啊。自己倒是还好,有着逆天宝物乾坤鼎。那些没有这般运气的怕是多数都要停留在筑基期了。运气好的,也许会到结丹期吧。一会又不禁豪气干云的想到。修真之路虽然艰难无比,自己既然已经踏上了,那就回不得头了,不管前路多少艰险,还怕了他不成。天道循环,只要自己多修功德,也不至于就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场,何况自己还有乾坤鼎在手。只要自己勤加努力,有朝一日说不定成就比起那些天才还能更进一步呢。定是要瞧瞧自己修到地仙到底有多大的神通。

摇了摇头,萧强不再胡思乱想,绕过那些道观,悄悄的下得山去。

这一日,到得鲜山地界,本就炎热的夏季午后,萧强感觉这里更是酷热难耐。身上的汗水欢快的往外流着。似乎这就是他们家乡一样,背上一会儿便湿哒哒的。但走了一会儿又被烤了个焦干。就这么走了十来里,身上一下湿一下干。衣服上已经有了层白白的盐。诺大的官道上十多里都没瞧着一个人影。萧强感觉真是怪异无比。

本来萧强是可以御器飞行的,但是他本来出去就是到红尘历练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沿途更是采了不少草药,用来救治凡间的病人,给自己积累些功德。所以自是一路走了过来。萧强却没想到这才往西三百多里就热成这样,一直出汗可不成。要是没客栈,浑身还不汗臭无比。拿出寒碧珠,运了点灵力让其散出些许寒气抵挡烈日的暴晒,又运功震落了排泄的汗水和身上被晒出来的盐分。一身清爽的上得路来。

又走了大概二十多里,沿途好几个村庄都已经空无人烟,荒废不堪。看得萧强直皱眉。要知道蜀中乃是富饶之地,四周山脉环绕,又有灌江流过,植被甚多。不但天气虽说不上冬暖夏凉,但也是非常利于农业生产。又无兵患,如此还大片的村庄荒无人烟是很少见的现象。难道是有什么妖孽做崇还是又有魔教弟子横行蜀中施展邪法取人魂魄?

如果真是这样,那萧强就要好好考虑下了。虽说自己分数正教弟子,更是下山体验红尘俗世,积累功德,以求有朝一日突破瓶颈能够修到筑基后期。但他更珍爱自己的小命。何况修炼道心的口诀第一句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从道心初成之后。在自己眼里,妖怪和修真都是没多大区别的。魔教弟子和正教弟子也只是修炼功法不一样。凡人更是和动物两样。只不过自己身为正教一方,该念的经还是要念,该做的功课还是要做。反正魔教弟子修炼的功法太伤天和也是惹天怒人怨。自己要是有能力自然要斩妖除魔。如果没这能力,自己也不会傻傻的去强出头。毕竟对萧强来说,一直以来最重要的事不是保卫正道,而是修炼。直到有天能站在山巅俯视众生,这个时候自己才会觉得有莫大的成就感。至于再以后,萧强根本不用去想,也不会去想,因为那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

自己还是小心为妙吧,如果遇见妖人,自己打得过就替天行道,打不过就跑。大家不要以为修仙是可以看到别人修为的,那纯粹是打胡乱说。一个人站你面前就是眼睛抹油,你能看到别人脑袋里有多少灵气吗?真是这样,那凡人女子走在大街上还不被修真看个精光?这么说的人也不怕得红眼病。修真确实也有天眼术,但那只是对于一些隐身的法术而言。至于对方危险不,一是靠师门长辈的经验告诫,而就是用神识感应了。不过感应这东西很悬。说白了也就是自己感觉对方危险不危险的。真要是遇到危险的,人家隐藏的太好。不打斗你能感觉出来什么啊。但神识对于妖怪还是很有用的,因为不是修成散仙的妖怪几乎都不会化形,更别说有太多的智慧了。除了一些洪荒异种。一般的妖怪智力还是比较低下的。要不妖怪大多有好几千年的寿命,一些洪荒异种更是动则寿命上万年。智慧都很高了修道起来不把人类杀得鸡飞狗跳的。

萧强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手里蓄好法力,随时都能调动天蚕丝带和天灵盾出来,仔细的观察起周围环境,慢慢的走着。随时警惕旁边突然冒出的一切可疑事物。但是萧强似乎多虑了。直到自己走到鲜山东面脚下,远远的看见山上溪水留下的地方似乎有个很大的村落。村子里挤满了临时用山上树木和茅草搭成的小棚子。外面还有几处用高大树木搭成的塔楼,上面还有人监视着某个地方。而村子里有很多妇孺坐在棚子外面,也有些青壮年拿着一端削尖的木棍三五个人一起绕着村子外围走来走去的,萧强好奇的走了过去。总算是碰到人了。迎上一队正在外面走动的壮汉,拉住一个看样子是为之人的,萧强主动问道:“这位大哥,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啊?”

“兄弟是外地人吧?你还是快走吧,这里有妖怪,也不知道施了什么法术。弄得方圆几百里大旱。更是时常出来吃人。已经害死好些人了。趁着天色尚早,赶紧离开这里才是。”大汉关心的说道。

“哦?什么样的妖怪?”

狐疑的看着萧强,大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哦,这位大哥,我是东边三百里外的青城山下来的修士。到底是什么样的妖怪,您说来听听,说不定我能帮你除去它。即使我不行,也会把消息带回去,自有高人前来降妖伏魔的。”萧强面带微笑的开口解释道。他这话半真半假。现在自己先打听清楚这妖怪的来历,这要是自己能解决。这妖怪如此祸害,降妖之后自是一份天大的功德。如果妖怪厉害非凡,自己拍拍**马上走人就是。等到自己历练完成回去后也还是会带话给掌门的,至于掌门怎么处理,这就不是萧强需要关心的了。

但这大汉不怎么认为的。一听乃是附近山上的神仙,还要帮自己斩妖除魔。这对正受妖怪肆虐的百姓们来说不啻于雪中有人送炭,天热有人加冰。这几人一对眼色,都尊敬的跪下拜了起来。里面的人看见外面来了个面向平凡,却飘然出尘。全身白衣居然没有一点灰尘,身上更是一颗汗珠都找不到。再见外面几人拜了下去。一猜也大多知道了点什么。不管老弱妇孺还是青壮年都急忙的跑过来拜了下去。跟着那几人大喊“仙师救命”。这下有些弄得萧强有点哭笑不得了。自己打得的主意可能得改改了,唉。先看看再说。

心里有了数,萧强扶起众人问道:“这妖怪长什么样子?可有何法力神通?”

一个面色蜡黄年过七十的老扶众而出,砸着干瘪的嘴唇娓娓说道:“这妖怪是一只有着四个翅膀的怪蛇。晚上叫的声音很大。刚开始妖怪也只是在山附近作怪吃些过路人和上山砍柴打猎的人。可是最近突然跑了出来。到处找不满一岁的婴儿,一些不小心的被这畜生捉到就生吃了起来。也不知道他施了什么法术,搞得附近天气炎热无比,不但庄稼死了个精光,很多老人更是因为脱水而死。大家也是好不容易才跑到这溪边来避祸的。现在附近的人都在这了。那蛇也是常来。可大家再也没法躲避了。只好藏起孩子不让外出。可就这样,还是不断的有小孩子遭殃。还求大仙搭救小的们的小命啊。事成之后乡亲们一定感激不尽的。”说到后来,老居然掩袖而泣。

看到这幅场景,萧强到没什么好大的感触。心里想到,原来是鸣蛇。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1这蛇虽然能降大旱,但神通却是没有的。只是靠着爪牙之利吃婴孩血肉以助其修行。听这些村民所说。这鸣蛇肯定只有不到千年的道行。要知道很多妖怪过了千年。那可是能修成天赋神通的。有些智慧较高的更是能通人语。像青丘的九尾灵狐,到了千年不但神通非凡,生出九尾后更是口吐人言,还能化为人形。行走在人间。在凡间可是有很多修道人打着降妖除魔的口号前去送死的。

想到这些,萧强淡漠的说道:“这畜生既然如此凶残,那今日萧某也只好替天行道一番。还乡里一个公道了。老人家放心,这妖怪我是除定了。”

到得晚上,月上树梢之时。一股黑风忽然向村子这边刮来。自己判断得没错,这只鸣蛇才五六百年道行。在村里一稍大的棚子里等待良久的萧强神识一碰上鸣蛇即知道了这蛇的修为。也不多说什么。就在村里下午众人的注视下,走出了村子。

这条鸣蛇有碗口粗细。背上四翼正呼哧的扇着炽热的黑风。口中喷出的气味不但腥臭扑鼻。更是隐隐有妖火冒出。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蛇身在半空并没行动。贪婪的眼神明显的不愿离开村子。萧强心里想着战决。捏了个法诀天蚕丝带就祭了出去。一条白段在黑夜中划过一道亮光,瞬间就缠住了蛇身。正在鸣蛇四下挣扎着打算摆脱这烦人的白布时。一颗寒光四射的珠子打在了自己脑门心上。

立刻就被打得脑浆迸裂而死。身子掉落下来之后。萧强上前取出了蛇腹里的一颗赤红色的内丹。妖怪内丹可是炼药的好东西。这五六百年的道行至少可以炼制出一颗让筑基期修士增进些修为的火灵丹来。此单对于修炼火属性功法的筑基期修士更是有大的帮助。

过了一会,萧强唤出了众人,大家小心翼翼的来到萧强站的地方。现鸣蛇已经脑浆迸裂而死。自是高兴非常。对着萧强大拜了起来口称神仙。这凡人还真是奇怪。自己杀了个妖怪,根本就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也对自己太好了点。少顷,众人起身后拉着萧强到了村子里一个广场似的地方,立刻有人去端出准备好庆功的酒肉,人群开始狂欢了起来。萧强觉得吵闹得很,也不管人家愿意不。用了点酒食就独自走了出去。

萧强倒是没急着离开,再次停留几日,把村民们的疾病都医治了一番才悄悄的离开。只是他走之后,附近开始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起来。有些村民更是给这位萧神仙立了个生祠。只是这一切,萧强并不知道而已。

注:1“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出自山海经。借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修真道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灵异 修真道心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九章 都说山中有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