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十八诸侯

第三十四章十八诸侯

张清与袁惜月回到渤海后,过了数月。忽有一日,袁绍差人传张清急去议事厅议事,张清心中甚感奇怪,以为是当日返回渤海时在半路上行刺自己的凶手身份被查清了,便匆匆赶去,张清赶到时看见白冰已经到了,原来袁绍招到来并非上次行刺之事,竟是逃回陈留的曹操向袁绍来了檄文,邀请袁绍出兵,出讨董卓。

张清接过檄文,只见檄文上写道:“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奉行!”张清读毕,心道:虽然曹操生性多疑,但在讨伐董卓这件事上到是不遗余力,相当的尽力。

袁绍见张清看完檄文,问道:“张公子有何见教。”

张清道:“董卓乃国贼也,人人得而诛之。今曹操檄文散布天下,各路诸侯必集体响应之,主公乃渤海太守,在河北又声势颇大,与董卓又有仇冤,理当起兵应之。”

袁绍道:“吾也正有此意,不过我手下大将颜良、文丑入山修行,至今未回,若是遇上吕布,恐怕是无人可敌。”

白冰道:“主公此言差矣,若天下诸侯集体响应。到时猛将如云,何愁无人能敌吕布乎?况颜良、文丑二将军虽然神勇,但面对吕布也无必胜把握,若是不小心有个闪失,对我们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不如就带本部兵马齐往应之即可。”

袁绍点头道:“白公子此言有理,既然如此,那就点齐兵马,即刻出。”

整天都要缠着张清切磋武功的袁惜月这日来到张清屋中,却没见着张清,大为奇怪。而且又现渤海城内大小将官不断于城内穿梭,知道有事生,便急着赶往议事厅去寻袁绍,正好撞见袁绍、白冰与张清三人从议事厅中出来。

袁绍见到袁惜月,奇道:“惜月,你如何来了?”

袁惜月道:“我来找清哥的。”

袁绍看了一眼张清,道:“今日你清哥有事要忙,怕是陪不了你了。”

袁惜月问道:“为什么?”

于是张清便将曹操来檄文,袁绍准备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事情说了。袁惜月听罢,便道:“那将我也一并带着吧。”

袁绍道:“那如何可以,战场可不是儿戏,稍有不慎便会有性命之虑。你一个女孩子家,能做什么?”

袁惜月道:“不行,你们此去,不知何时方能回来,我不想这么长时间见不到清哥。”

袁绍怒道:“国难当头,你心里竟还只有儿女情长,如此气量,如何像我袁绍之女。”

袁惜月见袁绍怒,也不敢言,便低下头道:“知道了,爹,我不去就是。”

张清见袁惜月应自己而被袁绍责骂,心中不舍,便走上前轻轻地道:“惜月,我答应你,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放心吧。”

袁惜月见张清如此柔声与她说话,心中暗喜,道:“你可不许骗我哦,清哥。”

张清笑道:“那是自然,我还不怕被你打吗?”

袁惜月假意嗔道:“讨厌。”并在张清胸口捶了一拳。

见袁惜月终于答应不随军前往,袁绍心下稍安,便与白冰一起先行点兵去了。

但袁惜月却哪里是个如此便会善罢干休的人?虽然嘴里答应了不随军前往,但心里到底放不下张清。于是她偷偷的混入一名将官的营中,以威逼利诱的手段使得那名将官在无奈之下答应将袁惜月藏于自己军中,平时以男装示人。就这样,袁惜月神不知、鬼不觉地随着袁绍等人一起来到了陈留会合曹操。

曹操的檄文果然获得了天下的集体响应,除曹操与袁绍两路人马外,另有十六路诸侯前来起兵,分别是: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第五路,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合计共十八路诸侯,各诸侯所带兵马不等,多者三、四万,少者一、两万,各领文官武将,聚于陈留,共往洛阳而来。

各路诸侯会合后,由曹操主张,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共议进兵之策。张清与白冰随着袁绍一起前往,进入议事厅中,张清左右横扫了一眼各路诸侯,赫然现北平太守公孙瓒的身后站着三人,分明就是曾经与黄巾军在广宗交战过的刘备、关羽以及张飞三人,张清想到当年三叔张梁便是死于张飞之手,心下不禁怨恨,瞪了张飞一眼。

这个细微的动作虽然没有被张飞现,却被张飞身旁的刘备与关羽看个正着。关羽对刘备道:“大哥,看此人的眼神,似乎对三弟颇有不满。”

刘备仔细地打量了张清一眼,道:“这三少好生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听刘备这么一说,关羽也觉得张清颇为眼熟。只是毕竟已经事隔几年,张清此时的容貌与当年相比早已大相径庭,任是刘、关二人绞尽脑汁,也实在想不起到底是在哪里曾经见过张清。

曹操见众诸侯皆已到齐,起身说道:“今奉大义,举兵讨贼,必立盟主,众听约束。”

其余各路诸侯纷纷同意,便问曹操有何适合人选。曹操接着道:“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且是汉朝名相之裔,可当盟主之位。”

袁绍听罢先是一愣,正欲推辞,忽然看见白冰向自己使了个眼色,心中会意,便坐而不答。其余各路诸侯听曹操此言,纷纷表示盟主之位非袁绍不可,待众人议毕,袁绍方才起身,道:“袁某何德何待,蒙各位如此厚爱,授予盟主一位。袁某必不负各位所托,斩董贼于洛阳城上,以谢天下。”

盟主已定,各诸侯纷纷尊袁绍为盟主,共立盟誓。袁绍盟约:“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言毕当先歃血,众诸侯纷纷随之,尽皆义愤。

歃血完毕,曹操命大宴诸侯。酒过三巡,曹操道:“今日盟主已定,我等理应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道:“袁某虽不才,既承各位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诸侯集体称是。袁绍便接道道”现今由吾弟袁术总暂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不过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外挑战。其余诸人各据险要把守,以为接应。”

袁绍言罢,座下站出一人,众人视之,乃长沙太守孙坚。孙坚道:“吾愿为前部,直捣汜水关。”

孙坚自幼勇猛,威名远播。众诸侯心中无不景仰。见孙坚自告奋勇而出,袁绍心中大喜,道:“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此时洛阳城中,董卓闻袁绍与曹操共聚十八路诸侯兵临洛阳。前部长沙太守孙坚已率众杀至汜水关外。心中大惊,急招众将商议。

吕布见董卓忧虑,便道:“义父勿急。关外诸侯虽多,在孩儿眼中视之如草芥。孩儿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悬于都门。”

董卓见吕布身上王霸之气凛然,心中大喜,道:“吾有布儿,高枕无忧矣。”

董卓话音刚落,吕布身后闪出一人来。此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正是董卓手下第一猛将华雄也。华雄道:“杀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由吾华雄出马,斩众诸侯级,如探囊取物耳。”说话间也是声如洪钟,霸气十足。

董卓沉思片刻,道:“好,本相现封你为骁骑将尉,领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等将星夜前往汜水关迎敌。”

华雄领命而去。董卓正欲起身回房,忽然堂下又闪出一将,董卓示之,乃大将徐荣也,徐荣道:“华雄虽勇无谋,恐非孙坚对手,吾愿领一军,以为接应。”

董卓道:“如此也好,有徐将军在,本相何愁关外诸候乎?”

却说华雄刚到汜水关不久,便听探子来报有盟军从小路来到关下挑战,以为是孙坚到了,立刻点齐兵马,下关迎战。

下得关来,只见对面乃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原来鲍信知道孙坚勇猛,怕被其抢了头功,便令其弟鲍忠抄小路抢在孙坚之前赶至汜水关外,欲先下手为强。

那鲍忠自幼因家势显阔,好吃贪玩,哪里真正上过战场。此时见对面一将神威勇武,心下不禁胆怯,回身欲走。华雄大喝一声:“贼将哪里走。”纵马直扑上来。鲍忠手下士卒连夜赶路,未曾休息,哪里经得住华雄手下西凉军的冲击,登时溃不成军。华雄一路拍马赶到鲍忠身前,此时鲍忠早已被吓得连提剑的力气都没有了。被华雄手起一刀,斩于马下。其实将士见鲍忠已死,斗志全无,纷纷投降。

华雄差人将鲍忠级献至相府报捷,董卓大喜,加封华雄为都督,西凉军军心大震。

一日之后,孙坚领兵来到汜水关下,听闻昨日之事,心中大怒。即刻率兵于汜水关下搦战,华雄登于城楼之上往下视之,见孙坚身披烂银甲,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立于关下,神采非凡。而孙坚身后分立四将,各各威武异常,便招谋士李肃问之。

李肃视之道:“那使铁脊蛇矛的姓程名普,字德谋;那使铁鞭的姓黄名盖字公覆;那使大刀的姓韩名当字义公;而那使双刀的姓祖名茂字大荣。此四人皆武功盖世,勇猛无敌之人,且久随孙坚,忠心不二。欲除孙坚,此四人实为大患。”

华雄笑道:“此四人虽勇,但于我眼中,尚不值一提耳。”当下命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引战。

孙坚见胡轸出关,喝道:“助恶匹夫,何不早降。”

胡轸道:“大胆逆臣,看我胡轸取你性命。“纵马便向孙坚杀来。

孙坚正欲迎战,身后一人早已飞马而出,孙坚视之,乃程普也,程普挺矛,直刺胡轸。胡轸见程普矛势猛烈,不敢硬格,只得避开。谁知刚一避过这一击,刚好与程普二马交错,程普伸出左臂,一把抓住胡轸,将其拖下马来,右手执矛,直刺胡轸咽喉,只一招间,便要了胡轸的命。

孙坚见程普得胜,立刻挥军强关。华雄急令紧闭关门,同时关上箭如雨下,孙坚无奈之下,只得鸣金收兵。

取得胜之后,孙坚屯兵于关下,使人往袁术营中催促粮草,准备改日强行攻关。

却说袁术得孙坚催粮,心中寻思: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是被他打破了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不如不与其粮,使其军散,也算为日后除一祸患。既然主意已定,便打了孙坚派来的催粮官,却不与孙坚粮。

却说孙坚在汜水关外守了几日,不见粮到,心中焦忧。军中士卒见粮草不到,军心已乱。虽华雄几次出兵搦战,孙坚只是坚守不出。

这一夜,月白风清。孙坚营中众将士都已睡下。忽然一彪兵马从营后出现,火箭齐射,杀声震天,冲入孙坚营中。

听得帐外喊声震天,鼓声大作,孙坚慌忙披挂上马。见营外火光之中,一面大旗之上,上书一个“徐“字,原来正是董卓大将徐荣,徐荣乘孙坚军中自乱,而又忙于应付华雄之机,引兵从小路绕至孙坚营后,于是夜动突击,果然收得奇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汉末传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汉末传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十八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