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通的诗之我见--龚立人

杨明通的诗之我见--龚立人

杨明通的诗之我见

发布杨明通。我发现的诗坛的第二个怪杰。

发布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还是在我发现的诗坛第个一怪杰刘立志的网站上。

发布鸡年伊始,连续遇到两件令我兴奋的事,不能不叫我慨叹!

发布其时我正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刘立志的诗,并解读了他的语符诗,还为之写了一篇评。由刘立志所独创的语符象形诗看,我断定这是诗坛升起的一颗新星,是一个怪杰。一天,我再次打开刘立志的网站想再欣赏一下那些语符诗时。突然,看到了《“新诗”的废名:诗人刘立志访谈录——由杨明通通过网络进行访谈》。心想这得读一下,一读还真读出怪来了。

发布刘立志的诗观我是认同的,并就他们谈的第一个问题写了一篇短文《刘立志的新诗观》。怪就怪在又发现了一个怪人(当时心中的评价),因为杨明通提的八个问题本身具有怪异的成分。一看就是行家里手,他自己就是一个诗人,对诗坛的现状,目前诗界的争论和焦点,其实他自己有与刘立志相同或近似的看法,但他却要通过刘立志的嘴说出来。狡猾呀!于是在怪人二字上又增加了些分量。既然有怪就有兴趣,仔细一看,华南群虎的。有虎迹就不能不跟,寻踪下来,不得了!虎群之壮观,令人惊叹,群虎聚集,虎彩斑烂,各领风骚,却又和睦相处,毫无一山不容二虎之嫌。这杨明通到底有什么样道行,到要探究一二。于是我这曾在小兴安岭生活多年的东北虎(如果还勉强算得是虎的话),迈着试探的步子小心地进入论坛,群虎开始只是观看,后大约是闻到我身上的虎气,又看我还斯文也就接纳了我。于是我读了杨明通的一些诗,终于得出结论:

发布杨明通是我最近发现的诗坛的第二个怪杰!我想我得再去发现六怪,以与历史上的八怪一比高下,也请朋友们来帮我完成这个心愿。这里要申明一点,免得得罪朋友。很多朋友的诗也很好,但我要寻找的除好字外还要怪。所以很多诗坛高人就遗憾不能入围了。

发布对杨明通的诗,我总的印象是:

发布独特的手法,诗人的意境;

发布淋漓的解剖,回味的震撼;

发布入微的探究,宏观的哲理;

发布博大的心愿,不懈的求索。

发布在开始具体评价杨明通的诗之前,我想有两点必须先谈谈,当然也是直接关系到他的诗。

发布古今中外的历时的或现时的诗,都是允许读者误读的。误读二字是说读者或评论家对诗人的诗理解可以与诗人不一致,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完全一致,当然这种不一致是有一定幅度和范围的。比如这种误读就是不可以的:陶渊明有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理解为:哦,陶渊明是邪眼,因为他在东边采菊却看到了南山。这就不可以,太离谱了,说相声可以,读诗是断然不行的。诗的可以误读一是诗歌本身的要求,因为诗的语言与其它文体是不一样的,它是可以超脱于一般文体的语法逻辑之上的,是随诗人幅度极大的跳跃的意境而展开的,可以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忽天忽地、忽冰忽火的。其实这就是现代所说的文学如小说散文中的意识流,他们那意识流不是什么样新鲜玩意,只不过诗人都大度得很,屈原、荷马没有一个想来根他们争知识产权罢了。正因为诗的这一特点,读者按照一般的语言、语法逻辑和思维逻辑去解诗就不大可能了。二是惟其可以误读,诗才最具魅力,才会被评论家评得丰富多彩。**在世时,他的诗词被郭沫若、臧克家、田间、贺敬之……一大串名人名士解读过,百家争鸣、各显神通、花样翻新,有时就一个典故用法、出处,吵了个不亦乐乎。**没有出来说一句话,因为这样才有意思,因为这样才丰富多

发布彩,因为有许多解读**自己也是没有想到的。

发布这一番话是为了让杨明通和诸诗友对我的以蠡测海不当之处,不要见怪。

发布其二是当今的时代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诗?这个问题又太大,不是我能讨论清的。我只是想说说杨明通的诗是不是现时所需要的诗。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门各类的艺术自然也要同步地要跟上发展。商品经济大大地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们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人的工作类似《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木偶化、机械化,人们的感官和意识开始麻木了。所以人们需要在休闲时到艺术、娱乐或旅游等各种活动中,去释放或是消除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当然还是有许多人会喜欢传统、轻柔、舒缓的艺术品。但是已经有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快节奏,他们需要和喜欢强刺激,只有强烈的刺激才能使他们的麻木了的感官和意识感受到心情在另一个天地中的解放。因此蹦极、一级方程式、挑战极限……出现,所以蹦迪、街舞、通俗乐及通俗歌中的洋快板、摇滚开始走红,所以诗歌也是顺应潮流而产生了当今的新流派,一些抛却诗韵的如江河或瀑布一样**的快节奏和能给人的意识以强刺激的诗歌便成了时尚。杨明通诗中的表现的怪、痛、爽、狂,就足可以给人的意识以强刺激,刘立志的语符诗还增加了一个给人以视觉的强刺激。

发布现在让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杨明通的诗。

发布一、独特的手法。他的怪在他的独特的手法中得以充分地体现。这可以从《那一体天,我摸了她的**》、《人体切割》和《我热爱并永远记住这片古老的土地》三首诗中充分表现出来。先说《那一体天,我摸了她的**》,这题目乍一入眼,两个感觉,一是指误,手指的末稍神经不受中枢的调配多动了一几下,所以多出了个体字;二是放肆,那**是随便摸的么?还摸着不撒手了,竟有这等诗人,虽说已经可以不顾及男女授受不亲了,也大可不必以此立题呀。还好,我不是那么古板的学究,自然也不会有那无名的恼怒,且我见的怪事也多,自有见怪不怪的大度,便看了下去,这一看竟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发布“那一体天”,关键在“体天”二字。天是时间,是一维,体当然是立体,是三维,合起来不就是四维吗?把她无限扩大就是宇宙,否则“我抚摩到的胸骨紧张而暖味/我抚摩到的路途无限遥远”两乳之间的距离怎么会那么遥远。所谓一通百通,这首的主题自然就很清楚了,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所以也就有看头、有嚼头了。

发布那么**呢?**入诗似乎不雅吧?依稀记得辩证法有个规律叫质量互变,中国古人则更直接,“物极必反”四个字代替了长篇大论的哲学论述。何况现如今流行一种说法:俗得不能再俗的就是雅,土得掉渣的就是洋。依上面的哲学理论和通俗道理,杨明通把那**摸来摸去自是洋的和雅的了。更何况关乎到人类,那他的摸**则更是一件庄严而神圣的事了。而且这一摸还真摸出事来了:“我抚摩到的果园永远开花不结果”,“我抚摩到的苦痛是那样恒久无法避免/我抚摩到的人类战争从现在开始”,“我抚摩到的夏日肉欲横流/我抚摩到的自己是那样的荒唐可笑/我抚摩到的堕落从现在开始”,“我抚摩不到我们存在的理由/反而我不能告诉你我摸到了我们的羞耻”,实在是太严重了。所以诗人大声地呐喊:“我的心力难以承受”!

发布这里的我是杨明通又不是杨明通。是杨明通就是诗人通过对事的体察和感悟,再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诗歌创作,表达着他要表现的主题。不是杨明通就是以“我”来代表诗中主题所要表达的事物,还是诗人的诗魂。在诗中诗人和诗魂时而统一,时而分离。只有分离,诗人才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更娴熟的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放飞浪漫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现诗人的才华;只有统一,诗人的诗才会表现出她感人的魅力和诗人崇高意境的永恒。这首诗的最后,诗人巧妙地用“是锋利的刀锋与磨石的不幸的遭遇/代替了我们的呼声”来结束全诗。巧妙就在于,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折磨和报复带来的痛苦是双方共有的,我们不妨把眼下最时髦的一个词反过来说:是“双输”的!

发布这首诗的立意够怪,刺激够强吧。

发布而《人体切割》,就是“痛”的代表了,麻木的意识和神经只有让你痛一下,你才会知道这世界到底存在什么。先看题目《人体切割》,够鲁,也不打点麻药,蒙古大夫,这疼痛怎么受得了。让我想起市场上牛肉摊架子上挂着的那大片的牛肉。那手持利器的老板:“买牛腩呀,牛腩黄焖最好了。”说着刀顺着那大块牛肉的软肋切下去,一块还渗着血、冒着热气足有四斤多的鲜肉丢在肉案上。这首诗题目就是一行诗,那残忍的切割针对谁的,“那一夜我成了人体女人”,为什么是女人?因为自三皇五帝之后,女人就成了弱者,被人宰割的历史有几千年了。所以用柔弱的女人来比喻地球、比喻历史的遭受切割,更为形象化。“历史也不过人体上的假**/可以被切,可以被割”,为什么我们的历史被人切割?因为我们是弱者,“再看看我那瘦小的腰骨吧/我父亲也曾经为此发火/‘是的,你是有腰骨的,/你可以不把它挺起来!’/苦痛灌满了我每一个身体/那些肉迟早要烂掉/为这我感到厌烦”。为何如此呢?“不说也罢/像我那雨水中带血的灵魂/曾经那么轻易地被人拿走/那时,我十指戴着十只死亡的戒”。诗人在这里面用沉痛的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铁的真理:中华民族必须强盛起来,否则历史的羞耻还会重演。也告诉人们,如果不结束对地球的无情切割,面

发布对的将是“死神”。

发布在《我热爱并永远记住这片古老的土地》中,诗人也用疼痛来唤醒人们来热爱我们的土地。“我热爱并永远记住这片古老的土地/她那样神奇地养育了我/她为此/每夜每夜那么温柔地抚慰我”。是啊人人都热爱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这使我想起了北京中山公园中的五色土坛,那象征着中华大地的赤、褐、黄、黑、白五色土筑成的祭坛,作为古代帝王拥有国土和疆域的象征,作为祭祠天地的神坛。看来古代的帝王也一样依恋土地。真可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但是而今这片土地怎么了?被“阉割”了,“身体被阉割/心智被阉割/而且阉割将继续下去”。这里的“我”,时而是诗人,时而是土地,时而是诗人的诗魂,如此交错地表达出诗人的极度忧虑,“我就这样活着/仰着头,站在大陆的边缘”……诗人在思索,也让读者去思索。

发布二、入微的探究。这《五月的雕刻家》和《我们住的那间可怜的屋子》两首诗可以代表。于细微之处发现大的道理是一种工夫;用细小的琐事展现出诗意是诗人的造诣;所以杨明通这两首诗入微的探究展示了他的真工夫。这种细微小事中升华的诗意,往往不是慷慨激昂,而是如潺潺流水,如泣如诉,让你感受到它也有精华,它也有意境,它也有令人震撼的心声。《五月一雕刻家》讲述了一个雕刻家的故事。为什么是五月而不是六月、七月、八月,我也搞不太清,对数字我历来模糊,可能还不止我模糊,甚至于一些数学家也模糊,就搞出了个模糊数学,我则不妨作个模糊诗评者,也许五月是雕刻的黄金时间,不冷不热;也许是杨明通在五月发现的那个雕刻家;也许是那雕刻家在五月出生,乳名就叫五月;杨明通你也学学**,站在一旁一言不发,任由我们去猜。我们连五月都没有搞清自然也就没有发现他的身上还有什么诗。可杨明通,他发现了这座诗矿,并把它开发了,写成了诗,还是不错的诗,佩服。这个雕刻家,雕这雕那,雕树雕石,最后开始雕自己的大腿,精神错位了,异化了。再想一下,不是雕刻家异化,而是人类的异化。人类在地球上到处动刀,最后也在自己身上动刀,“然后在自己的腿上雕刻了起来/他变得什么也不是/他在雕刻

发布自己犹如雕刻那颗石头”。这与刘立志的那首《大太没有天敌》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鲁莽的、无知的、痴迷的、利欲熏心的行为将毁灭人类。

发布而《我们住的那间可怜的屋子》是一首长诗。讲述着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如同《易经》中的《上经》,那三十卦讲述的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一样凄凉,所不同的一是时代不同,一个在远古女权的蒙昧时代,一个在人类挑战太空的现代;二是那个故事的描述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和“--”两种长短横道,套用刘立志的名词,那也可以叫语符象形诗,兴许有一天我也会解读的,而这首诗用的是杨明通独特的诗歌语言;三是那个故事描述的是因为生产力的低下而产生的凄凉,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因生产力、破坏力高度发达后扭曲了人们的心理所产生的凄凉。

发布这个“三个女人跟一个男人的故事刚要开始就结束/因为男人的突然死亡,”诗快要结束时诗人发出了如此的哀叹。那男人是“我”,是杨明通又不是杨明通,是个诗人兼画家,我心中暗想他不会是看了某个作家、诗人、画家的小说触动了灵感而写的此诗吧?那三个女人是蓝蓝、小妹和菲菲。三个女人和“我”的关系,是妻、妹和那一个的暧昧和模糊关系。在如此东风压倒西风的大好形势下居然住在一间“可怜的屋子”里,扭曲从标题就开始了。

发布诗中的被扭曲的朦胧又浪漫的美,着实动人而又凄凉。如“浴室里蓝蓝满身是泡沫/窗外全是雨水/声音来自半个黑夜/小妹仍然赖在那张有一条短腿的床上/犹如一个尚未变成白猫的女人/卷曲在床上,”异样的美,“蓝蓝已经在擦干身上的水了/在那块巨大的镜子面前/抖一抖身上每一个角落/她说:镜子的尽头是一个妓女./伸出她的左手,走到窗前去/那个无家可归的女人始终在外面流浪着/依靠大地的一丝暖气活着”那妓女不是蓝蓝,她那有着优美曲线的**在镜子的近前,因镜子对着窗,妓女是镜子尽头街上那个无家可归的女人。镜子中远近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把蓝蓝沉浸在温馨中的美衬托出来了,就一面镜子,远近的对比,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亏他想得出,没有深厚的艺术底蕴是不可能做到的。

发布“我就常常梦到十三亿人张开了嘴巴却无话可说”“我在电脑屏幕前搜索:我感到痛苦/屏幕显示:纽约的痛苦的男人/台北的痛苦的男人/上海的痛苦的男人”,十三亿人无话可说,满世界的男人在痛苦,为什么?诗人不说,但读者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而且还不止男人,连女人也跟着在楚痛:“蓝蓝总会跟自己说话,这件事从没停过/‘你能看见我**的**,却看不到**后面的我的痛楚!’”“她就那样的坐着,犹如一块烤坏了的面包”。再加上“短腿的床”、“苦痛的是挂在墙的时钟”、“一双受伤的腿和**”、“三条腿的凳子”、“我还是一味中药吧”等,就更加营造了一种不和谐的氛围,让你有处在李白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危急感之中,令人们不得不反省和思考,人类究竟该如何迈步前行!否则,结果将是“屋子已空着,女人们都出走了……”的悲惨结局。

发布三、不懈的求索。从《我曾游到湖底》和《我们抓住自己的膝头以为抓住了痛苦》两首诗中,我们可能看出杨明通对诗意的发掘和对诗歌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

发布在《我曾游到湖底》一诗中,诗人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朦胧梦幻的诗意表现了一个寓意深刻、沉重而又苦涩的主题:我们不要忘记这个世界还存在着贫困,还有许多“饱受饥饿的人”,他们的消失就如“一只乌龟死在水里”一样无人知晓,是“我”游到了湖底才发现的。因为那“水底下堆起一座座坟墓”,怪吧?还有怪的呢,那湖居然是“那边蜻蜓的泪水形成了湖水”,“会不会有水怪在?/水草淋漓在冷静地生长”。我想回答应是肯定的。佛说,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虫,这也是现代科学用显微镜验证过是不错的。因此僧人之不杀生怕是很难实行得通,金庸笔下的虚竹喝水之前先要念经超度那亿万微虫也不知能否有效。对于一个微生物来说一滴蜻蜓的泪水作为一个湖到是够大。但就在这泪水中杨明通找到了主题,发掘出了诗意,并以其怪异的手法写出了诗篇。“一杯咖啡/非洲的/那地方生产的/味道纯正/而且令人回味无穷”让人尝到了苦涩,还回味无穷。“这种事其实让人遗憾”,难道不是吗?

发布《我们抓住自己的膝头以为抓住了痛苦》中诗人激动地告诉人们:千万要注意,往往你看到的、听到的、碰到的甚至你已经抓到手的,其实都不是真的,不是你想要得到的;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认真地思考一下迈出的每一步会不会踏上歧路?经济管理学中有一个词叫“机会成本”,比如你投资做了A事,获得了一百万利润。可本来你是有机会投资去做B事的,那样你将得到二百百利润,那么这二百万就是你做A事的“机会成本”。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一定会告诉你用这个道理来审视人类的行为是对的。诗人杨明通写这首诗也一定有这种良苦用心。

发布诗人苦恼地说:“有时候我们抓住自己的膝头以为抓住了痛苦/有时候我拥住一把玫瑰以为拥住一场火灾”,诗人明确地指出:“历史拒绝我们的软弱/历史挤压我们的灵魂/历史折腾我们的心智”,世人的迷惘令诗人痛心。在茫然中他紧紧地抓住自己的膝头,以为可以解决问题,但徒劳了,因为这实际上只是逃避,是那从杨明通身上分离出来的世人在逃避。执迷不悟到“我们还会大笑”,实在是可叹,可悲。

发布接下来的一半诗,诗人用了另一种诗歌格式。这也是诗人的又一探索。这种阶梯式的诗行,为诗人后半部诗意的表达的增加了视觉的力度。因为“我们仍然要逃避”,“跑得比狮子还要快”,风快的逃跑从这种诗的台阶上滚落下来,加上了视觉的力度,能给人以更为深刻的印象。

发布四、澎湃的**。在杨明通的许多诗中都能感受到他澎湃的**和狂劲。我选出三首来说明:《夜莺歌声中的岛屿》、《天赋的黄昏》和《华南虎》。

发布也许有人会认为《夜莺歌声中的岛屿》这首诗的**不是那么充沛,但在我看来诗人的**犹如自千丈高涯上落下的瀑布。诗中所说的岛屿不是一个小岛,大陆是扩大了的岛屿,即使在地球板块没有漂移之前,对于七成海的蓝色星球来说,大陆也是岛屿。在这个岛屿上的那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头老太太是谁?还用问吗,亚当和夏娃呀。这俩个老东西,当年偷吃了上帝的禁果,繁衍至今,搞出了60多亿,让地球背上沉重的包袱,如今还那么地馋嘴不改,居然还都有要杀狗吃,到是心灵相通。可他们就是不想想,“那条像她一样老的狗/一会儿被杀死/一会儿又活过来”,犹如地球与他们的后代正在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其实诗人在诗中已用“老人/坐在孤独的石头上/极目四望/点上旱烟/大口大口地吹/过瘾地吹一把后/是遥远的乡村飘起的炊烟”告诉人们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并向人们提出为什么不能多保留一点单纯,节制一下**,返朴归真呢?

发布黄昏是极为平常的事,天天都有,但《天赋的黄昏》不一样,为什么是天赋的?大约是佛说的末世的到来,这就不能不担忧,所以诗人茫然地站在海边,想着“谁会读杨明通的诗,在海边/谁会读我的诗歌迎着大海迎着黄昏”。放心吧杨明通,我会读你的诗!而且正在认真地读,而且会继续读下去,因为我们是同一种群。诗中诗人借海子和拜伦抒人类彷徨之情。那种“长诗倒吊着大地/只有站着的灵魂可以读看”的**和“骄横的长诗随风刺骨然后垂直”、“微弱的零光敷衍着众人腐化的恩怨”的激愤跃然于银屏。

发布《华南虎》中诗人那澎湃的**表现得更为明快。“——致我永远的灵魂/在我的呼啸声中你愉快的奔跑过来/在山顶,我们讨论幸福与未来/然后,奔跑成了我们共同的语言/往返华南三千里/你是我唯一奔跑着的脊骨”一开始,杨明通的诗魂、华南虎的灵魂就奔放了出来。“我只记得那个美丽的下午/走出森林,走出河川/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天空无穷碧蓝/红旗满地/你那么一声温柔的低呻/长城黯然倒塌”。只一声低呻,长城就黯然倒塌,兽中之王的威力果然名不虚传。因这是诗人拒绝深入的作品,我也就不便再误读下去,但那**的澎湃我想是没说错的。

发布五、意识流的浪漫。杨明通的意识流那朦胧的浪漫再加上他的怪异揉合在一起,在诗中出现,所以他的诗读起来叫人感到爽。这一特点在《诗人与大地》和长诗《零乱的脚步》以及《我曾游到湖底》几首诗中得以充分表现。

发布《诗人与大地》中,诗人与诗歌的统一和分裂,处理得极佳,里面时而是杨明通、时而是主题或诗魂,使下列的“疼痛的大地”、“野蛮的生命”、“悲怆命运”、“阴天里唾液”、“野狗”、“内体的呼唤”、“干涸的壤土”、“所有的骨头”等意识流的碎片,在诗意的消解中发挥出奇妙的、朦胧的、浪漫的艺术效果。诗人极为愤怒:“干涸的壤土/你不要装聋作哑”,“不说了,我将永远的离开你了/把所有的骨头留给狂风,最后一根留给自己/不留给大地,不留给你”。这种义正词严的疾呼、满腔忧愤的呐喊。怎能令人不动情。屈原当年曾狂书《天问》,愤懑之余投了汩罗,让后人有粽子吃;杨明通这是狂敲“地问”,杨明通愤懑之余要干什么我猜不出,我这人历来对猜谜低能,只是想提醒蓝蓝和菲菲要当心,少让杨明通到珠江边去转游,免得我们的后人再去吃什么样“子粽”。

发布《零乱的脚步》这首长诗不是瀑布,而如那亚马逊河,滔滔不绝。连续的22个“我写诗是因为……”的排比,大有后浪推前浪滚滚而来之势,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将那意识流的狂浪推到了极至。我第一次看到这诗时,就在回帖中写道:“我写诗是因为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正是因为诗人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才令他如此地激昂,才令他这般地怪、痛、狂、爽,才会令他这么不懈的求索、不倦地探究、不停地创作出许多激动人的诗歌。我的拙笔真难以形容诗人的悲愤,还是看杨明通怎么说:“我写诗因为神明催眠了整个世界/万物欺骗且成功欺骗了我们/最笨的也只有人类”,“我写诗是因为我差点被淹死/在众人的体液中/也发生了洪灾/我写诗是因为我已死过三次/以心死为界/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照耀着”,“我写诗是因为我已经感到痛苦/但我总算活着,痛苦都挂上了树上”,这样的呐喊是足以让人惊骇的。但如果你不让他写诗,你永远也解除不了他内心的那个结,因为“我写诗是因为我依旧感到痛苦:/你不能阻止我的头颅羽毛般化掉/你不能安慰我就像你不能安慰你自己”

发布当然杨明通诗歌的特点,不是象上面我那么简单划分的,我只是为了举例说明,其实他的诗歌的特点是融合在一起的,你很难拆分的。

发布不过有一点,尽管我从一开头就费力地破解了它,而且还将之奉为怪之经典,比如“那一体天”,但我还是希望诗人能怪得再稍稍大众一点,免得发生的歧义太大而影响了诗的整体效果。因为读者并非都是圈内之人。

发布我衷心地希望这颗冉冉升起之星更加灿烂!

发布纯属个人之管窥,错误之处请杨明通见谅。众诗友们尽管抨击、批判,更可以争论。

发布2005/3/23龚立人写于九紫书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杨明通的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灵异 杨明通的诗
上一章下一章

杨明通的诗之我见--龚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