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寂”(さび)是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谐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三大美学概念之一。在比喻的意义上可以说,“物哀”是鲜花,它绚烂华美,开放于平安王朝文化的灿烂春天;“幽玄”是果,它成熟于日本武士贵族与僧侣文化的鼎盛时代的夏末秋初;“寂”是飘落中的叶子,它是日本古典文化由盛及衰、新的平民文化兴起的象征,是秋末初冬的景象,也是古典文化终结、近代文化萌动的预告。
从美学形态上说,“物哀论”属于“创作主体”论、“艺术情感”论,“幽玄论”是“艺术本体”论和艺术内容论,“寂”论则是“审美境界”论、“审美心胸”论或“审美态度”论;就这三大概念所指涉的具体文学样式而言,“物哀”对应于物语与和歌,“幽玄”对应于和歌、连歌和能乐,而“寂”则对应于日本短诗“俳谐”,是俳谐论(简称“俳论”)的核心范畴。又因为“俳圣”松尾芭蕉及其弟子(通称“蕉门弟子”)常常把俳谐称为“风雅”,所@以又被称为“风雅之寂”。
“寂”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听觉上的“寂之声”,第二个层面,是一种以古旧、磨损、简素、暗淡为外部特征的“寂之色”;第三个层面是“寂之心”,指人的一种寂然独立、淡泊宁静、自由洒脱的精神状态。“寂之心”中包含了“虚与实”、“雅与俗”、“老与少”、“不易与流行”四对范畴,形成了复杂深刻的审美思想蕴涵。“寂”表现于具体作品中,则是“寂之姿”,形成了摇曳多姿、余情余韵的“挠”(しをり)乃至“细”(ほそみ)之美。
本书是《日本物哀》《日本幽玄》的姊妹篇,编译者将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的《风雅论--“寂”的研究》一书首次译出,又将“俳圣”松尾芭蕉及其弟子、后继者的俳谐论原典择要译出,形成了贯通古今的日本“寂”论,为我国读者了解日本文学、美学及日本审美文化中的“寂”,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译者撰写的代译序《风雅之“寂”--对日本俳谐及古典文艺美学一个关键词的解析》,站在现代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的立场上,运用比较语义学、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方法,清晰地揭示了“寂”论的内在构造,阐发了“寂”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价值,足资读者参阅。
风雅论--“寂”的研究
大西克礼前言
本书是去年六月①去年六月:1940年6月。出版的拙著《幽玄与物哀》的姊妹篇,试图从美学的立场上,对另一个重要概念“寂”加以考察。题名为《风雅论》,是因为“风雅”这个概念,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上做种种理解,而在芭蕉及其门人那里,“风雅”几乎就是“俳谐”的同义词,我们尊重这一习惯表达,将“风雅”作为“寂”这一审美范畴的特殊的艺术背景,并主要在俳谐领域中研究这个问题,因而便以“风雅论”作为题名。实际上,对俳谐加以美学的考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只要从这个意义上加以理解,那么这个书名可能不至于招致“挂羊头卖狗肉”之讥吧。当然,关于“寂”的艺术背景,除了俳谐之外,还应该考虑到茶道这样的艺术。本书在行文中,也对茶道这一背景随时加以涉及。然而,无论是俳谐还是茶道,本书作者都是一个门外汉,只不过是为了对“寂”这一概念做美学上的考察,而不知深浅地踏入“风雅”的世界而已。
“寂”的问题的研究,也和“幽玄”“物哀”的研究一样,著者原本要把研究的重心,放在美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但本书的内容又是将“寂”权且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来研究的,因此关于美学体系性的构建问题,起码在表面上看,还是受到了一些局限。关于这方面的不足,我打算等待今后以另外的形式加以弥补。而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材料上,因种种原因需要具体翔实,因而对原始资料的引用可能稍嫌烦琐些。但我想读者应该会有适当的方法对此加以忽略,于是就任其烦琐,不加删削。
总之,本书固然有种种缺陷,但以本书这样的立场与方法对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一直以来付之阙如,因而本书期望能对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启发,为此,著者在战时这种非常状态下将本书公之于众,但愿不会受到指责。
昭和十五年四月,著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