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责任的重要性(2)
再来看一个不同类型的例子。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中的“薄伽梵歌”(Bhagavadgita,或简称“梵歌”(Gita)),讲述了在某次重要战役的前夜,而该决战是《摩诃婆罗多》的重头戏,万夫莫敌的勇士阿朱那(Arjuna)对领导这次势必会导致无数杀戮的战役表达了深深的怀疑。他的军师克利须那(Krishna)告诉他,他必须忠于*职责,也就是不顾一切地去战斗。这场著名的辩论常常被解读为道义论与后果论之争。道义论者克利须那劝诫阿朱那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定的后果论者阿朱那则为战争可怕的后果而感到忧虑。
至少从宗教的角度上看,克利须那对于职责要求的尊崇理应使他赢得这场辩论。事实上,《梵歌》已成为印度哲学中一部极具宗教价值的论著,它关注的是“打消”阿朱那的困惑。克利须那的道德立场也得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哲学和文学评论者的支持。T*盨*卑*略特在《四季》(FourQuartets)中就曾以格言的形式总结了克利须那的观点:“不必考虑行动的后果。向前行进吧。”为了使我们不至于错解其意思,艾略特阐释道:“不是永别,而是扬帆前行,航海的旅人们。”10我在其他地方(《惯于争鸣的印度人》(TheArgumentativeIndian))曾谈到,如果我们跳出《梵歌》末尾部分辩论的局限,来看该书前面部分中阿朱那的言论,或者从整体上来把握《梵歌》,则克利须那视角的局限性十分明显。11事实上,在《梵歌》的结尾处,当“正义战争”获得胜利后,满目疮痍,到处都燃烧着焚烧尸体的火焰,女人们在为至亲的牺牲哭泣。看到这里,恐怕很难再会认为阿朱那更为全面的观点必然会输给克利须那了,可能也会有“永别”,而不只是“前行”的感觉。
尽管从广义上看,上述对比可被视为一种后果论与道义论之间的区别,但这里重要的是必须超越这一简单的对比,去进一步考察为什么阿朱那要力图避免永别的情景。阿朱那所关注的并不仅仅在于,如果他带领手下为正义而战,将会产生很多杀戮。当然那也是他关注的一部分内容,但在《梵歌》前面的部分,阿朱那还表达了这样的忧虑,即在这样一场家族两派之间的战斗中,他本人也将杀人无数,而被杀的人中很多都会是他的亲友,同时还会有许多双方都熟识的其他人。事实上,阿朱那真正担忧的远远不仅是似乎与过程无关的战争结果。要恰当理解社会结果,即正理正义观的核心,也必须将过程纳入全面的考虑范围。12我们不能认为社会现实视角是一种狭隘后果论,忽略了道义所关注的问题,而对其不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