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坏形象”的诞生(11)

自序 “坏形象”的诞生(11)

一个深夜,深圳华为公司的员工胡新宇在连续加班一个月之后一头栽倒在电脑前,25岁的年轻生命死于“过劳”。同样是互联网迅速地将这个事件广泛传播,并引发了更为广泛的有关加班、压力与生命健康的话题。胡新宇的意外死亡,放在过去,或者现在他的身份不是华为的员工而是一位基层政府官员,是可以放在《新闻联播》专门设置的板块中颂扬一番的。但他不幸死在了华为,就只能作为人们对现在巨大压力下高强度工作导致的健康和快乐指数下降问题以及雇主雇员关系的反思案例。

我们发现,仿佛是突然之间,那些和雇佣关系相关的话题从原来财经、管理等专业圈子扩展到公众领域,成为媒体关注的主流新闻。甚至像百度,一次仅仅涉及1%员工的裁员也会成为一次大的公共事件,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内在凝聚力,传媒出身的公共关系负责人梁东黯然离职。更新的案例不胜枚举:*潢色小说http://wwW.56shuku.CoM/class12/1.html富士康员工十三连跳、广东本田员工罢工……

所有这些都证明,在互联网时代,认为雇主雇员关系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看法已经大大落伍。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有条件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如果你的公司有足够的知名度,如果某位员工对公司的什么做法不满意,而这种不满意碰巧与现下的公众情绪合拍,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一次小小的处置不当,就毁了企业的雇主品牌乃至精心经营多年的企业公众形象。

企业已经进入了“全裸”时代,靠公关部花钱建立的形象已经不大可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自觉自愿地成为企业形象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向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就是企业雇主品牌的建立过程。

目前的国内现状是:许多企业追求的仅是其顾客品牌。具体表现在仅仅关注企业外部知名度、市场影响力以及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等。对于企业品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雇主品牌的价值往往认识不足,对其与外部顾客品牌相互影响的关系敏感度也不高。实际上,如果员工刻意宣扬其所在公司的“家丑”,会比某些顾客的抱怨更容易被人相信。也就是说,来自员工的负面“内部消息”杀伤力会更大。

大量国内调查显示,在很多企业中,员工并没有被真正视为企业的“内部客户”,“以人为本”仅仅落在一些企业领导的口头上。如果企业忽略员工对企业感受的影响,就会出现牢骚扩散、员工缺勤旷工、离职率高等人事问题,从而砸了雇主品牌,进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整体形象,其竞争力就会随之下降,并造成企业持续发展的乏力。

品牌是市场经济中一个持续的热门话题,而且市场竞争越激烈,其热度也越高。但什么是品牌呢?有人说它是企业的一种“标识”,有人说是一种“承诺”,也有人说是一种“荣誉”,还有人比喻说是一个精美的“景德镇瓷瓶”--有价值的易损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品牌的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危机与重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危机与重生
上一章下一章

自序 “坏形象”的诞生(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