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的诱惑(7)

白大褂的诱惑(7)

在技术主义的医学与医疗语境里,“人本质上是不值得信任的,医生也不需要病人的信任,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严酷无情的训练,把人性从医学生身上剔除出去,由此来驯化、强化医学生,然后使他们成为医生。”——这是帕奇就读的医学院的办学原则,在这里,学生被训练成为“医生”,在这里,医生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冷漠的代名词。而在帕奇的理念中,医生不仅救治他人,更重要的是扶*助他人,医生在人们最脆弱的时候提供治疗服务,也提供抚慰和希望。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教授带领一哨学生在医院现场教学,他们来到一名糖尿病患者病床前,教学严肃地进行中,“糖尿性溃疡、淋巴水肿、坏组织、抗生素、截肢------”一串专业名词从教授嘴里说出,所有的学生都在忙着向老师提问和记录老师教授的治疗方法,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名病人早已紧张和害怕得面如死灰脸上充满了绝望,在他们面前病人仿佛只是一具没有感情的标本,唯有借助自身的疾病才有机会博得教授的关注,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切,除了帕奇。

帕奇问道:“她叫什么名字?我想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顿时,所有人都惊奇万分,仿佛遭遇了外星人一般。是啊,医学院的学生,不问专业问题,却只关注这些无关紧要的身份问题,这太让他们匪夷所思了。因为在这里所有的患者都是没有姓名的(如同731营地里的“马路大(原木)”,只有“5床的糖尿病患者”诸如此类的代号,所以也从来没有人教育学生们要去记住病人的姓名。(如今,我们许多假日里参加“飞行手术”的专家也大都记不住自己刀下的患者姓氏名谁,年方几何,却熟知罹患何种疾病,手术指征。)

帕奇微笑着跟那位病人打招呼:“嗨!你好!”,病人的脸上出现了感激和笑容。

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医学服务悬题:病人是何人?是需要医疗技术处置的“符号人”?或是与医院缔结商业契约关系的“陌生人”(情感上是形同陌路的“路人”),是罹患疾病,等待救助的“朋友”?还是我们身陷苦难中,渴求拯救的“亲人”(衣食父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从道德与哲学层面看,只是利益共同体?拟或还是道德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这个问题不厘清,职业冷漠就成为合理,也无法杜绝,就没有医患之间温暖的春天。很显然,影片中,帕奇没有唱道德高调(把病人当亲人),而是将病人视为失去健康的“好朋友”,善良、悲悯、无私的爱、技术手段的毫无保留(包括有风险的探索性处置),这些职业禀性都适用这个角色定位,而无需超拔到狭小的亲人范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白色巨塔:电影中的生死、疾苦与救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白色巨塔:电影中的生死、疾苦与救疗
上一章下一章

白大褂的诱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