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书(5)

忘言书(5)

语言有时可以像诗,逻辑与文法都不合理,但是却是最精确的语言。

真正的精确,有时并不是逻辑或道理,而是人与人面对面一杀那间的直觉。

在希腊一个小岛上遇见过一个同样黑衣的妇人,她在街弄问和我聊了一会儿;我的朋友笑说那是古希伯莱语闪族语系的一种,失传已久了。

但是,我记得不费力的明了她的问好。

“从那里来?”

“好美的风景啊!”

“二个人吗?”

“寂寞啊!”

一些不连贯的独立的句子,使我想起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俳句”,“一只青蛙,跳进古井里”之类的。因为太简单,解脱了文法与词汇的逻辑,竟自成一种诗意,处处都是弦外之音。

诗,常常只能记住一两个片段而不相干的句子,好像是记忆的废墟上偶然捡回的一两个意外,时空都错杂了,昔日曾经有过的繁华却是真的。

Lesmainsdanslesmains

Restonsfaceface

TandisqueSonslepontdenosbraspasse

Desternelsregards

Lndesilasse

手在手中

面对着面

我们手的拱桥下

永远的凝视

悠长的波光

阿波利奈尔写米哈波桥的诗句。每到水边我都会想起,那断续的柔软的声音,是水波,是光影,是泪的流淌,是岁月与光阴,是凝视,是手与手的纠缠,是一切告别与逝去的缱绻。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这两句诗,前后都忘了,只记着这两句。反覆反覆在脑中来回,反覆反覆的读,读到破碎成了不可接续的片段,碎成了“人生”、“人生”,“有情”、“有情”,碎成了“泪”、“泪”、“泪”,碎成了“江水”、“江花”,“江水”、“江花”,波涛浪涌,连成一片,无穷的怅惘,千古的憾恨,只是一片泪与江水江花,无可如何的流去。

一首诗,要被捣碎、拆散,分离成最小的片段,可以无限组合。解脱了文法、词汇的逻辑,成为可以反覆映照的镜片。交叠、融汇、错综,使语言解脱了理智的设限,入于冥想,入于无限,入于自由的空阔。

“你从那里来?”

“风景好美啊!”

“一个人吗?”

“寂寞啊!”

#小说这岛上的妇人与希腊岛上的妇人说同样的句子,我站在街旁倾听,这是世人的言语,这是诗啊!

童年往事

童年,是许多不成形的画面,点点滴滴,片片段段,好像各不相干,好像不可理解,又似乎隐含着生命最初始的惊愕,成为我们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蒋勋三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蒋勋三书
上一章下一章

忘言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