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很重要(19)
■承认个体差异,不要太把孩子的学习当回事
俗话说: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相反,期望值适中的话,才会(色色让人产生满足感。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家长不能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优秀、突出,而是要承认个体差异,包括智力和潜能,这些是由先天素质、家庭环境、孩子自身的条件等决定的。不能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取得好成绩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达到那样的成绩。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把孩子的学习太当回事,只要孩子是快乐学习并且每天在进步的话就可以了,这种“顺其天性得‘放养’”的教育方式,很可能会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要让借口成为一种习惯
——利用3、4年级明确孩子的学习动机
孩子上1、2年级的时候,心智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对学习的认知也不是很到位。因此,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家长常常会以奖励作为“诱饵”去刺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并不知道这是家长给自己设的“圈套”,只知道自己学习好了,考试成绩优异了,父母就会给自己买好吃的、好玩的,于是便在学习上有了“动力”。
但是到了3、4年级的时候,家长就不能再用这种方式去刺激孩子努力学习了。一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比以前成熟了,学习的认知也提高了,不需要再去对其进行“诱惑”;二是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错误的学习动机,把学习与父母、利益挂起钩来,而不是为了真正获取知识。错误的学习动机会扭曲孩子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其将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晴晴,你看你这次考试的成绩,怎么下降这么多呢?你现在都已经上四年级了,成绩这么忽高忽低的可怎么行啊?”爸爸看着晴晴的成绩单,非常焦急地对她说。
晴晴看了爸爸一眼,不高兴地嘟囔道:“谁让你们不答应给我买新的游戏机,我就是不给你们考好!”
“什么?因为这个,你就不好好学习,不好好考试了?”爸爸一脸的惊讶,这又一次成为女儿不好好学习的借口,看来都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