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情叫真挚(2)
1983年12月19日,骆宾基走访丁玲,他说1939年3月他到浙江义乌神坛村看望雪峰,一共长谈三夜,其中一夜,雪峰专门讲到对丁玲一见钟情。骆宾基说:“我印象当中,他见了你,有一个感想:完了,什么都完了,名誉呀,地位呀,都完了。我心里想,怎么会有这种感情呢?后来年纪大了,才懂得,那也是一种被俘虏的样子,一见就钟情的样子。”
丁玲听了哈哈大笑:“那他都没有给我讲过,没有表现过。”丁玲说:“他就是喜欢谈长征的故事,谈。他给我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丢了,他说他在集中营里的时候,脑子就是想着三个人:鲁迅、、丁玲,这三个人的力量把他支持着,度过了那么多艰苦。”
雪峰留存于世有三篇评论丁玲作品的文章:《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丁玲文集后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吴长华老师称这些是“丁玲最满意的评论”,因为这是评论者基于对作者的生活、思想、感情、写作时代背景等真切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出的具有真知灼见的评价。
雪峰对丁玲的感情有没有更直接的材料呢?2007年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夏天,我在帮助陈明老先生整理信件时,发现了一封友人致丁玲的信,台头称呼丁玲“冰之”,信尾署名像是“缄之”,也像“诚之”两个字。书信共两页,16开大小横向展开,所用毛边白报纸已经泛黄,毛笔小楷自右至左竖写,落款日期为七月十五日,无年。信的开头谈的是接到丁玲母亲的信,谈生活困难,后半部分与丁玲谈@思想,谈心情,谈创作。从信的称谓和口气看,写信者是丁玲一位十分熟识的朋友,关系亲密非同一般,适在国统区。这位朋友是谁?问陈明先生,也说想不起来是谁了。
一、写信人是谁?
此信全文如下:
冰之:几次要写信,都因交通不便,怕你收不到,同时想谈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而作罢。今天也怕不能畅谈,——我常在一种匆迫的心境中,拿起笔来,就这样感到。先说些事务罢:(1)你母亲于五月间写了一封颇惨的信寄重庆给我转你,现在转给你,并附了一短信给我的。此信由重庆转到上海来已是七月初,我收到的当日即写了一信,分抄两份投寄两个通信处,请她立即寄给我确实的地址,我可以很快先寄她一点钱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