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特色

作品特色

作品特色:

为“棋魂”写一部书

作者本人虽作为业余三段棋手,却常年出入中国围棋精英界,耳渲目染,对于真正“天才性”的技艺有着感性而直接的认知。世界围棋冠军常昊、古力都是他的好友,好友经典之战的棋谱,他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好友胜负成败的欢欣与悲伤,他都铭记于心。从小说人物身上我们隐约可见围棋世界冠军的心灵成长史。

“当我指出黑棋凌空一挖,快一气吃白棋筋的妙手,孩子的眼睛瞬间星光四射。”每当写到人类的“天赋异禀”时,刘晓刚就忍不住洋溢出激动而浪漫的语调,毫不掩饰自己对尼采式“超人”的崇敬,“在这个遗世独立的海岛上,他们只想下一盘棋。跟这些天才在一起很快乐,再简单不过的要求了。”

《七天》中的棋局,意义不在胜负,而是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是企盼体悟棋道最高境界的追求。在刘晓刚看来,围棋对弈中,人能够接近“神性”,重归上帝造人时的质朴心性,完成信仰救赎。这本书,就是为那些在围棋中孜孜以求的人们写的,为中国“棋魂”写一部书,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围棋的现状,是他多年的心愿。

不露声色的奢华格调

《七天》里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别致奢华,这正应和刘晓刚本人的气质——臣服商海多年却又悠然保有在文学中栖居的诗意灵魂。

小说中的前国手“老教”,运用@美国经商时积累起得巨额财富,在东海的无名小岛上,建立了一个满是奇珍异宝的棋界“理想国”:“水晶灯的灯光照下来,整个深潢色的棋墩仿佛蕴含着一团轻雾。棋墩两边摆着两只紫色的岛桑木棋笥,里面装着日向县小仓海滨特产贝壳打磨而成的双面凸棋子。”刘晓刚不无自信地用精致的品味与华丽的文字格调来呈现“有质感的历史”,故而他笔下的爱情与信仰,也闪烁着一层璀璨而忧郁的金属光泽。这或许是刘晓刚被称作“异数”的原因之一:当人们常用财富印证人心的堕落与软弱时,他却敢于投身染缸,反证人心的柔韧与执著。

全球性的空间“穿越”

“经纬”在《七天》中有很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是棋盘上的经纬线,是地球时区的分界线,是勾连生命的人体经络,也代表命运的“交叉小径”。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他意识到无名已经生活在了经纬交错的复杂空间中。

这部小说里,人必须将自己放置在“全球”的空间中观照人生。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用下围棋的方式,确认生命存在的意义。棋道是超越经纬的,它沟通人与自然之间、人心之间的和谐,日本大棋士不惜自杀,也要将衣钵传给最合适的继承人,即使那位弟子是中国人。

为了写好这部小说,刘晓刚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搜罗异域的美食与风景,更找寻各式各样的围棋爱好者。通过展示围棋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现状,作者想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文学如何也可以像围棋一样,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七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七天
上一章下一章

作品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