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围棋(2)

天才与围棋(2)

吴清源先生在“站在悬崖边上”的擂争十番棋中表现出来的是什麽?孤独一人,身处异域,代表一个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的民族拼死抗争,最终做到“匹夫而为万事师,一招而为天下法”。吴先生的理想与信仰,以及支撑这理想与信仰的勇气毅力,真可谓感天动地。

李昌镐宛如入定老僧,看透世间锦绣繁华。江湖夜雨十年灯。伴随着这盏孤灯,伴随着漫漫长夜,他要忍受多少孤独,多少寂寞,多少痛苦。艾支哈德说:“能以最快速度把你们驮向完美境界的动物,是痛苦。”曹薰铉在定义李昌镐为“内在的天才”之后说:“天才要比我们常人忍受更多的,难以想象的痛苦。”是什麽样的勇气与毅力使李昌镐忍受了这非凡的许多呢?我们可能去想象?

一次,吴清源先生回北京,中央台播放了徐莹三段对他的采访实况。当徐三段问及吴大师对李昌镐的评价时,他说了四个字:“那是天才。”

这是半个世纪前的伟大天才对半个世纪后的伟大天才的认同与激赏。在这认同与激赏背后是一种追求的痛苦对另一@种追求的痛苦的理解!是一种勇气与毅力对另一种勇气与毅力的惺惺相惜!我们可能去想象?

“结庐在人境”的天才对远山的呼唤的回应,“天地一沙鸥”的天才对大海的呼唤的回应,我们可能去想象?

我们不能去想象。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认识到天才的三要素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有一个无比清晰的认识:仅仅满足第一个和第二个要素的人是“人才”而不是“天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把“天赋”与“机缘”当作缺少“勇气与毅力”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句话:“拿勇气与毅力来回报上苍的赠予。”

只有这样,中国围棋才能冒出个“扛大旗”的来,才能冒出个“君临天下”的来。只有这样,围棋的“真谛”与“境界”才能成为我们的真正追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无愧地说:“我们拥有了忠诚。一种对上苍的忠诚,一种对天才的忠诚,一种对追求的忠诚,一种自己对自己的忠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七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七天
上一章下一章

天才与围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