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战略思维(2)

第一章:战略思维(2)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定战略。细节上的一些错误有时改起来还比较容易,但如果战略错了、方向错了,那么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曾经说过:“胸怀全局者,才能担当重任。”其实,“全局意识”不仅仅成为像海尔集团这样著名企业选拔干部的标准,也应该成为所有干部选拔的标准。

只有胸怀大局者,定出来的战略,才有真正的高度。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前半生虽然很努力,但没什么成果。后经高人点化,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一套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并没有向刘备讲述如何打仗,而是对当时的整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北面的曹操和东面的孙权,都兵强马壮,根基深厚,难以动摇。而荆州的刘表无能,益州的刘璋昏庸懦弱,恰恰是很好的机会。于是他建议刘备先占荆、益二州,对外则联合孙权,等到时机成熟,再称霸中原。刘备采纳了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最后建立了蜀国。

尽管这只是一个历史故事,但给我们今天的干部仍有很好的启示。

第一,缺乏战略思维,就算有才能,也未必能成大事。其实,在诸葛亮出山辅佐+激情小说刘备之前,刘备身边也不乏才人:文有孙乾、糜竺等人,满腹经纶;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有“万夫莫当”之勇。他们都有能力,但为什么没能助刘备完成立国大业?原因还是他们缺乏战略眼光,所站的高度不够。

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干部干部,除了在行动上要带领大家先干一步,更要在战略高度上,比别人高出一步,否则,怎么能更好地带领大家前进?

第二,订战略关键要从具体事务中跳出来,用全局的眼光去做判断和决策。在上面案例中,诸葛亮并没有一开始就谈如何带兵打仗,而是先对整体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才制定出最终战略。如果诸葛亮不是从大环境、大背景出发,再切入到具体该怎么做,而仍然就事论事:你的兵力不如曹操,所以要更多地招兵买马;你的根基不如孙权深厚,所以要多安抚人心,争取更多人的支持……那么,三分天下的格局可能就会被改写。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干部陷于具体的事务中无法摆脱,以至于把战略思考抛在一边。那么,该怎么改进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做最好的干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做最好的干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战略思维(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