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使美国(1937-1946)(4)
10月19日他又记道:
Hornbeck交来总统答介公齐电一文,措辞甚婉转,实则谓调解时期未到。总统是政客,不能不顾到半个月后的选举^H小说。此时不能出面有惊人的国际行动,是意中之事。于此可见Chamberlain之斡旋捷克,为其愚不可及也。
很明显的,蒋介石齐电是希望罗斯福能出面调解中日的武装冲突,而为后者所婉拒。胡适批评英国首相张伯伦斡旋德国与捷克之间的争端(即慕尼黑协议),以为「愚不可及」,则他不赞成蒋的齐电,可以想见。11月8日《日记》:
晚上咏霓(翁文灏)来一电,说国内有「一部人鉴于实力难持久,愿乘此媾和」。
12日又记:
回寓时已12:45,建文给我一电,写着「亲译」,是咏霓来的文电。我译出全文,已两点多钟了。是答我的佳电,说汪(精卫)、孔(祥熙)甚主和,蒋「尚未为所动」。文中有使我甚着急之消息,故译完后,我拟长电覆他。
13日又记:
覆咏霓文电有云:「六年之中,时时可和,但事至今日已不能和。六年中,主战是误国,不肯负责主和是误国,但今日屈服更是误国。」
14日又记:
昨电游(建文)、崔(存)二君皆以为我负责任太大。我对他们说:「这是我给翁咏霓的私电,不是使馆官电。」此电终于发了。
可知这件电文关系不小,以致使馆人员都不敢发出去。此时他反对向日本求和的立场比任何人都坚定。
但他阻止和议最严重的一次则在1939年9、10两个月。这件事知者尚少,值得从《日记》中钩勒出来。9月8日:
总统约十一点十五分去见。
谈的共有三点:英、法,苏俄,请美国再打一次强心针,作二次之借款。
他提及远东战事调停的可能条件。我颇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