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其人其书(5)

一、老子其人其书(5)

“请与孔子适周”,意思是“请资助孔子适周”,并不是“请允许我与孔子适周”。这从“鲁君与之一乘车”等是可以得到证明的。南宫敬叔时年十三岁,刚刚遭遇父丧,不可能与孔子一起适周。因为南宫敬叔没有跟随孔子,所以孔子不可能适周,这样一种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历史上只说南宫敬叔向鲁国的国王提出资助孔子,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要跟随孔子一同前往。

如果孔子适周这件事是没有疑问的,那么,由此引出的孔子向老子问礼一事,也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孔子向老子问礼这样一件事,并不损害、也并不妨碍孔子的崇高与伟大。因为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还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好学多问,向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问礼,这件事,并不损害孔子的形象。

很多人时常将孔子和老子对立起来,其实本不应当如此。我们在《论语》一书中看不到任何批评老子的语句,在《老子》一书中,也看不到任何批评孔子的语句。有人可能会说,《老子》第十八章讲:“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第三十八章讲:“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老子认为更应当提倡道德,因为没有道德了,所以不得不讲仁义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不是说礼是社会混乱的根源,而是说,礼的出现,意味着忠信已经很淡薄而社会混乱已经开始。

相反,我们从《论语》中看到不少孔子受到老子思想影响的话语。《老子》第二十七章讲“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论语·里仁》篇引孔子之言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子》第六十三章讲“轻诺必寡信”,《论语·里仁》篇引孔子之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老子》第五十七章讲“我无欲而民自朴”,《论语·颜渊》篇讲“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从这些对照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相关性。老子与孔子思想虽不同,但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是有问题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上还是回到了《史记》,回到了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述。我们认为,老子这个人,是春秋时代的人物,比孔子年长一些。如果从老子对孔子说话的口气来判断,老子应当比孔子年长二十岁左右。孔子生于公元^H小说前551年,依此推断,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0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老庄论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老庄论道
上一章下一章

一、老子其人其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