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其人其书(2)
那么,我们看一下司马迁对老子是怎么记载的,《史记·老子传》全文一共有五百多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接着讲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来,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讲了一段话,含有提示和教导的意思。孔子离开老子后,对他的弟子说: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见鸟,都可以看见鱼,但是关于龙,我们并不能有机会看到全龙。我们可能会看到龙的一角、一爪、一鳞,但是要见到全龙肯定很难。今天我见到老子,我就有这种感觉:老子,他可真是一条龙!
这种记述,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记》中,关于老子的事迹,还有两个说法:
一个说法是,“或曰:老莱子亦楚人,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还有一种说法: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秦国出现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叫太史儋,“或曰儋即老子”。
这样就出现了三个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儋。所以,有人认为,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老子这个人已经不清楚了。
其实,问题并不是这样,司马迁为什么又提到老莱子和太史儋呢?
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做《史记》,有一^H小说种基本的史学的方法,这也是他做历史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信以传信,疑以存疑”。
就是说,司马迁认为真实可靠的,他就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如果他认为是有疑问的,他会把它作为一个辅助的材料,把它作为一个附录,补充进去。
我们认为,这两个“或曰”,可以说是一个附录,是作为“疑以存疑”所做的附录,附加在《老子传》中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看来在历史上,在司马迁之前的时代,被人称作“老子”的,并非只有老聃一人,老莱子也曾被人称作“老子”,太史儋也曾被人称作“老子”。司马迁怕人们将这三人混在一起,故有这样一种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