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其人其书(3)
在司马迁那里,这三个人原来就是三个人,司马迁并没有将三个人混在一起。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表明老莱子和老子并不是一个人。讲到老子的时候说:“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讲到老莱子的时候说:“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说明司马迁在其他的地方,认为老子和老莱子,并不是一个人。
关于太史儋,那就更与老子没有多大关系了。后代的人总是把老聃和太史儋放在一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于老子的记载有“老子西出关”。老子西出关的时候,那必然要向西行。而太史儋要到秦国去,也要出关。因为两个人都要出关,所以这两个人是一个人。还说“儋”和“聃”这两个字音相近,既然相近可以相通。这都是一些牵强附会之词。这两个人没有什么关系,时间相距一百多年,把这两个人扯在一起,是没有道理的^H小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很多人否认这件事。但是在历史上,在儒家的文献中,对这个事情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比如《礼记·曾子问》中,就提到了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
如果有人讲,道家人士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还曾经是老子学生,向老子问过礼,这样也许会有争议。但是用儒家的经典《礼记》来证明这一点,也许更具有说服力。
我们知道《礼记》是儒家的经典,是《十三经》之一。在儒家的文献中,在《礼记》中,对于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有详细的记载,这个记载是这样的:
有一次,孔子与老子助葬。助葬在过去来讲,就是在埋葬人的过程中,要有一个主持的人。也许是孔子走在前边,老子就向孔子发了一个命令,要他把队伍暂时停下来。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因为当时出现了日食。
孔子在这个事情结束以后,就问老子:送葬的队伍一旦出发,在中途是不能停的。今天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老子向他解释说:诸侯朝见天子,都是白天走路,晚上休息。送葬也是要在白天进行。在夜间赶路,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奔丧的人,一种人是逃犯。现在出现了日食,太阳看不见了,那跟夜间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按照礼的规定,我们应当在这个期间停下来,等日食过去了以后,我们才可以继续前行,这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