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转法轮(10)

初转法轮(10)

石柱柱身上有一篇以波罗米文铭刻的阿育王敕文,内容大致为:“居住鹿野苑的修行僧,比丘与比丘尼们,勤于修行守戒。如有人破坏戒律,必将驱离鹿野苑精舍”这种措辞严厉、指示比丘和比丘尼们应避免僧团内部分裂的敕文铭刻,不只出现于鹿野苑一地,在其他佛教史迹如桑奇、赏弥等地,也都有类似的碑文出土。

在南传“分别说部”的经典@中曾提及:由于阿育王对佛教僧侣的供养丰富无缺,引起六万余外道“贼住”于佛教僧团中,也就是非正信佛弟子假装成比丘混在僧侣中以求取供养,导致住在“阿输迦园”(Ashokarama)的僧团七年无法“布萨”。这是因为比丘与贼住者的修行理念以及对佛法的认识不同,所以当共住发生争执时,大家各执己见无法调解。最后不得已,由阿育王主持召开第三次佛法结集会议,将贼住外道摈出僧团。

由于第三次结集的史实,只记录在南传“分别说部”的经文中,并未见于其他部派的原始典籍,故而有些学者持否定的看法。不过,鹿野苑阿育王石柱上的千年碑文,早已直接为这段记载提出了具体的佐证,明确地显示佛陀过世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原本“和合无诤”的僧团就已渐趋分裂的事实!

就像所有的阿育王石柱一样,这根石柱顶上原本也有一座柱头,以一块单一巨石雕塑出四只背对背的威武狮子,分别向着四方怒吼。狮子的背上扛着一座巨大的法轮,象征佛法从鹿野苑开始,向世界各地转动正法巨轮,传送灭苦法音。相对于一般的阿育王石柱均仅以单一动物作为柱头,鹿野苑这座四狮柱头显得特别突出,充分展现了鹿野苑在阿育王和佛弟子们心中无可比拟的地位。

目前这座四狮柱头被收藏在鹿野苑博物馆中,由于在石柱断裂时,柱头也跟着从十多米的高处摔落到树丛间,因此四只咆哮的狮头分别受到轻重不等的损伤,而柱头顶端的巨轮更是四散分裂,只能找到一小部分碎片,勉强拼凑出一个大概原貌。如今,四狮形象已成为现代印度政府的国徽印记,在纸钞与海关官防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石柱附近的废墟中,还留有一小段阿育王石栏,这些栏与后世所建栏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表面朴素光滑、全无雕刻,和石柱的风格相同。由于阿育王石柱矗立于此,因此这里的遗迹被认为是当初阿育王在鹿野苑所建的最早一座寺院,而被列为目前首要的维修计划之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印度朝圣之旅·恒河十二圣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圣之旅·恒河十二圣地
上一章下一章

初转法轮(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