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走近于志学(2)

前言:走近于志学(2)

2004年5月,人老心不老的于先生告诉我,他要去新疆采风,特别强调说他此次计划中还有考察塔里木河胡杨林和罗布泊生态状况的活动,于先生的话吸引了我,决定跟随于先生再次走进西部。

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东西文明交汇冲撞带,新疆给人的强烈印象是,它的每个地理、人文元素都十分独特,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没有了高原缺氧的困扰,虽然天气炎热,我觉得于先生比在青藏高原时活跃。

一幅幅生动画面使他一次次打开那个大速写本,用笔和心汲取着这块热土上的一切养分: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高昌故城、铁门关、博斯腾湖、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哈萨克毡包、天山天池、中国一号冰川、柴达木沙漠和察尔罕盐湖、托拉海河……我觉得真正让他眼睛一亮的恐怕还是沿塔里木河行所见。

我们在路边无意中发现了一户罗布泊人母子俩带着羊圈的小木屋。罗布泊干了,他们只好在塔河边以牧羊为生。

最绝的是,他们的羊圈旁竟保留着一只罗布泊人特有的胡杨独木舟。这是罗布泊人不久前还曾以打鱼为生的$淫荡。

它没被遗弃或当柴烧毁,却被主人从上百里外带到了这里,说明它既承载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份挂念,又寄托了一丝幻想:有朝一日,它有没有可能又轻轻漂浮在罗布泊上,迎接黎明的曙光呢?

再就是孔雀河畔一位百岁维吾尔族老人和他和睦的一家。于先生在这两处都停留了许久。

这些人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的真正原生态景观最能打动他。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令于先生极为震撼。

由于多年干旱缺水,大批胡杨已经死亡,幸存者仍顽强地生长着。生命是怎样与死亡抗争的,看看它们——无论是已死还是活着的,就知道了。

那伸向苍天的枯枝,有如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干瘦手臂。它们好像在悲痛呼救,又像在愤怒质问:“是谁?为什么要摧毁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活活枯死?”我看到,于先生在胡杨林中徘徊许久,不忍离去。

他既赞叹它们的动人造型,又痛心它们的枯萎死亡。我们在罗布泊看到,曾经壮丽的米兰古城,现只剩一片废墟。

守望这片荒野的管理员告诉我们,在这地下不到半米深的地方,就是四千亩阡陌相连、沟渠纵横的肥沃农田。

可是没有了水,就变成了一望无际几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这使于先生对水与动植物之间的生死关系大为感慨。

2007年9月,在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离开世代游猎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迁移根河4周年之际,我和于志学先生一起踏上了这片土地,拜访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女酋长,也是他当年的房东玛丽亚索老人,了解鄂温克人目前的状况和当地生态。

拜访结束后,于先生感慨地说:“无论从生态保护、民族发展进步,还是从鄂温克下一代的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来看,生态移民都是今后鄂温克民族的发展方向,是大趋势。”10年来,于志学先生为《北京晚报》撰写了几万字的文章,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曲折,而且所有故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

在他朴实的文笔中,我们看到一个向苦难和厄运挑战,顽强向上拼搏的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和人格魅力。

今天我将于志学先生的文章编辑成书,既是应读者要求,也是想以这样一位从自然中走来的艺术家的苦难生活、童年往事、对自然母亲的关注等人生经历,来激励更多的朋友热爱艺术和投身于保护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陈玉珍2011年11月25日

2004年5月,人老心不老的于先生告诉我,他要去新疆采风,特别强调说他此次计划中还有考察塔里木河胡杨林和罗布泊生态状况的活动,于先生的话吸引了我,决定跟随于先生再次走进西部。

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东西文明交汇冲撞带,新疆给人的强烈印象是,它的每个地理、人文元素都十分独特,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没有了高原缺氧的困扰,虽然天气炎热,我觉得于先生比在青藏高原时活跃。

一幅幅生动画面使他一次次打开那个大速写本,用笔和心汲取着这块热土上的一切养分: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高昌故城、铁门关、博斯腾湖、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哈萨克毡包、天山天池、中国一号冰川、柴达木沙漠和察尔罕盐湖、托拉海河……我觉得真正让他眼睛一亮的恐怕还是沿塔里木河行所见。

我们在路边无意中发现了一户罗布泊人母子俩带着羊圈的小木屋。罗布泊干了,他们只好在塔河边以牧羊为生。

最绝的是,他们的羊圈旁竟保留着一只罗布泊人特有的胡杨独木舟。这是罗布泊人不久前还曾以打鱼为生的$淫荡。

它没被遗弃或当柴烧毁,却被主人从上百里外带到了这里,说明它既承载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份挂念,又寄托了一丝幻想:有朝一日,它有没有可能又轻轻漂浮在罗布泊上,迎接黎明的曙光呢?

再就是孔雀河畔一位百岁维吾尔族老人和他和睦的一家。于先生在这两处都停留了许久。

这些人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的真正原生态景观最能打动他。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令于先生极为震撼。

由于多年干旱缺水,大批胡杨已经死亡,幸存者仍顽强地生长着。生命是怎样与死亡抗争的,看看它们——无论是已死还是活着的,就知道了。

那伸向苍天的枯枝,有如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干瘦手臂。它们好像在悲痛呼救,又像在愤怒质问:“是谁?为什么要摧毁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活活枯死?”我看到,于先生在胡杨林中徘徊许久,不忍离去。

他既赞叹它们的动人造型,又痛心它们的枯萎死亡。我们在罗布泊看到,曾经壮丽的米兰古城,现只剩一片废墟。

守望这片荒野的管理员告诉我们,在这地下不到半米深的地方,就是四千亩阡陌相连、沟渠纵横的肥沃农田。

可是没有了水,就变成了一望无际几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这使于先生对水与动植物之间的生死关系大为感慨。

2007年9月,在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离开世代游猎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迁移根河4周年之际,我和于志学先生一起踏上了这片土地,拜访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女酋长,也是他当年的房东玛丽亚索老人,了解鄂温克人目前的状况和当地生态。

拜访结束后,于先生感慨地说:“无论从生态保护、民族发展进步,还是从鄂温克下一代的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来看,生态移民都是今后鄂温克民族的发展方向,是大趋势。”10年来,于志学先生为《北京晚报》撰写了几万字的文章,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曲折,而且所有故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

在他朴实的文笔中,我们看到一个向苦难和厄运挑战,顽强向上拼搏的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和人格魅力。

今天我将于志学先生的文章编辑成书,既是应读者要求,也是想以这样一位从自然中走来的艺术家的苦难生活、童年往事、对自然母亲的关注等人生经历,来激励更多的朋友热爱艺术和投身于保护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陈玉珍2011年11月25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柳树的儿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柳树的儿子
上一章下一章

前言:走近于志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