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若舟,津若水,若要舟行,必先增水(1)

血若舟,津若水,若要舟行,必先增水(1)

血若舟,津若水,若要舟行,必先增水

清代医家周学海对血与津的关系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血与津就像舟与水,没有水的话,舟就没办法行走,所以阴津亏虚也容易导致血瘀。所以补血的同时还要注意养阴,如此才能让气血流畅。

气血虚了就得补,补完了还得做一项工作,就是“行”。如果少了这一个环节,那么血仍是“死”的,起不到应有的功效。

“气为血帅”,所以说到行血,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补气。但是这样还不够,还得滋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滋养津液。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所谓“同源”,指的就是水谷精微。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一部分化为血,一部分化为津液。《灵枢-决气》提出:“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津液又可以分为两部分,《黄帝内经》指出:“三焦+激情小说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其留面不行者为液。”一般来说,津性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散布于体表、肌肉、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液,起滋润作用,因此从性质上来讲,它属阳。液性稠厚,流动性较小,主要灌注于关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它行于内,从性质上来讲,属阴。

津液与气血之间是相互转化的,《灵枢-痈疽》指出:“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从现代医学讲,血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现在很多急症患者,医院为什么会为其输生理盐水,就是因为“水入于经,其血乃成”。他的气血足了,慢慢就会有抵抗力了。

津液的范围很广,向内,比如胃液、肠液、关节液;向外,比如汗、眼泪、鼻涕,这也是津液。凡是失血症,比如外伤出血、吐血、崩漏等,中医忌用发汗的办法,那样就等于继续夺他的血。同样,一个人如果上吐下泻,汗出涔涔,口唇、鼻子干燥,这个时候也不宜用破血、逐血的药剂,否则会引起血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道理就在于此。

津液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行血。周学海的《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认为津液可以“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他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血与津的关系就像舟与水,没有水的话,舟就没办法行走,这样也容易导致血瘀。

哪些情况会导致津液亏损呢?比如热证。中医有“伏火郁蒸血液,血被煎熬成瘀”之说。为什么人上火之后会口干舌燥,就是因为虚火煎蒸气血津液。如果不把火降下去,血液受煎就会浓缩,慢慢地也会变成瘀血。比如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就是阴虚火旺体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男人养精女人养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男人养精女人养血
上一章下一章

血若舟,津若水,若要舟行,必先增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