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融资关系:债务国和债权国(2)

外部融资关系:债务国和债权国(2)

英国的主导优势消逝已久,对此鲜为人知但是更具戏剧性的例子,就是1966年,哈罗德-威尔逊首相想要强迫马来西亚加入与新加坡建立货币联盟的谈判时发生的一些事件。据戴维-安德鲁斯所述,当马来西亚威胁退出英镑区时,英国的胁迫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马来西亚的英镑储备达到了英国对英镑区国家负债总额的14%。如果将这些英镑储备全部换成美元的话,这将对英国本已处于威胁之下的外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1956年,英国被取代其经济强国地位的国家所要挟;1966年,英国没有被强大的美国要挟,却受着小小的马来西亚的胁迫。

同样的,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沙特阿拉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拥有相当大的投票权,这与它享有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以及成为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大国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不得不开放其国内的金融服务部门,而这一结果是美国的出口利益团体长期以来未能取得的。韩国的意向书“包含了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要求亚洲各国政府的一些条款,而后者则拒绝接受这些条款”。拉里-萨默斯说过:“与过去30年间进行的双边贸易谈判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美国在东亚的贸易和投资方面做得太多了。”前美国贸易代表米基-坎托尔对这一观点极为赞同,他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戏称为“破城槌”,是用来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为美国的产品打开亚洲市场的。

真实债权国和隐性或制度性的债权国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差别。萨默斯和坎托尔的话就是证明,尽管美国在三四十年前就变成了净债务国,但它还是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发挥它的影响。就经济方面来讲,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成了净债务国。但是,从制度上来说,特别是就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中拥有关键性的话语权来说,美国事实上一直是一个净债权国,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也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当然,这种异常现象不会无限期地存在,而国际社会要求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也恰恰是要修正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但是这一体系对真实的变革具有非一般的免疫力,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很久之前获得的权力依然存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预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预测
上一章下一章

外部融资关系:债务国和债权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