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尔维诺在中国的冷遇说起(3)

从卡尔维诺在中国的冷遇说起(3)

而美国别的作家和作品,也都在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烘托中,显出了文学的强势,加之那些作家和作品,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米勒的《北回归线》、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金斯堡的《嚎叫》、克鲁亚克的《在路上》等,确实个性鲜明,追求明确,他们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成群地涌入了中国。这其中还有“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们和法国“新小说”流派的作家们,他们成群结队,一拥而入。这时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走进中国时,相比之下,就显得势单力薄、孤军奋战了,尽管他在小说形式的探索和实践上,要比以上作家走得更远,也更为丰富。可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既不能像美国作家那样,无意识地借助一个大国的文化强势之舰,也不能如拉美小说和法国作家那样借助在世界上业已形成的流派、旗帜、主义的号角与召唤力。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小说形式的卡尔维诺在中国当时文学的狂欢中,被别国他家集体高呼的声音所淹没就不足为奇了,遭到相对的冷遇也就不无道理了。

卡尔维诺在中国文学黄金时期的热潮中受到冷遇的原因,我们还可以说出很多来,但从以上的因素,我们可以多少理出中国作家、读者、批评家和出版者大致的一些特点来。当然,错过了那时走入大批中国作家和读者视野的黄金期,不是说卡尔维诺在中国没有他应有的地位了,就今天来说,还是有很多中国作家与文学爱好者喜欢卡尔维诺和他的小说。我也相信,卡尔维诺以后在中国会有他更长远的读者和影响力,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读者和作家对文学的关注与意大利作家和读者的差异性:

一、中国文化环境中的读者和作家,关心小说的内容更甚于关心小说的形式。当作家在说小说的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时,读者却是始终把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形式放在第二位的。1979年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问世,因为他在小说艺术形式上的新试验、新开拓,在意大利所取得的轰动效应--一时间报纸、电台、学校和各种刊物共同讨论,甚至在高校临时修改课程而来参与讨论这部小说--这种情况,在过去和现在的中国(色色小说,都不太可能发生。中国可以发生因为小说的内容而引起的各种议论和热潮,但不会首先是因为小说的形式、语言而引发轰动和讨论的热议。

二、中国更注重把生活和小说相对应。生活中有什么经验,小说中就应该有什么反映,这是中国读者的文学观,也是中国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和鲁迅留给我们的文学传统。这也就注定了在形式上走得过远的作家在中国必然是孤独的。

三、基于以上的文化环境和传统,中国作家、读者、批评家与可以影响、管理作家写作和思想的权力机构,都更推崇大众可以接受的普遍认同的传统现实主义,而不是作家的艺术探索精神与其他更具作家个性的写作和主义。

四、中国文化的中心哲学是“中庸”,而不是个性。文学的意义在于个性,而不是中庸。这是今天中国作家在整个中国文化和文学上的矛盾,而不是某个人和某种文学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不合。而从这些方面去说,卡尔维诺不仅过去在中国受到了冷遇,而在文学的未来,我想也难以形成一个文学的新的热潮。但我们必须承认,卡尔维诺不会因为他在中国受到了文学冷遇就降低他在世界文学中的意义和地位。我们必须承认,卡尔维诺的写作是伟大的,意大利的文学是伟大的。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今天的聊天就先到这儿。

2011年12月9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派胡言——阎连科海外演讲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派胡言——阎连科海外演讲集
上一章下一章

从卡尔维诺在中国的冷遇说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