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紫宸殿朝辩(下)
向太后笑着说道:“曾大人有本尽管奏来!”
曾纹高声奏道:“先帝在位之时,章惇、蔡卞二人狼狈为奸,利用先帝之信任,排斥异己,横行朝野,祸国殃民。具体说来有五大罪状:其一,屡次进言,欲追废宣仁皇后;其二,凡绍圣以来窜逐大臣皆章惇、蔡卞为之;其三,编排元佑章牍,致使蒙冤获罪者多达千余人;其四,邹浩因进谏忤旨,章惇、蔡卞落井下石,故意激起先帝之怒,导致邹浩被贬于远恶之郡;其五,置局编录臣僚奏章,士大夫得罪者八百三十余家,皆是蔡卞出谋划策,章惇下令执行,罪大恶极,莫以为甚!今蔡卞虽去,章惇犹在,务请陛下、太皇太后、太后娘娘除恶务尽,以正朝纲1
邢部尚书安惇立即出列,高声说道:“章大人清明,朝野共知,岂能与蔡卞之流合污?曾大人切勿血口喷人,请陛下、娘娘明鉴1
尚书左丞苏辙也不甘示弱,奏请道:“蔡卞与章惇表里相继,天下共知其恶。民间更有歌谣‘一蔡二惇,必定灭门。籍没家财,禁锢子孙’,这便是说人们倘若得罪了蔡卞、章惇、安惇,必有灭门之灾,家产被抄没,子孙被抓起来。京中又另有民谣‘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这就是说如若触怒了章惇、安惇,就会被他们整得连入地狱都无门,若是惹恼了蔡卞、蔡京,就连性命也难以保全。民谣所指并非虚妄。这安惇,任职御史中丞多年,执掌纠察奸邪、肃建纲常,却其实与章惇朋比为奸,互为声援。如若不是他们作恶多端,民间怎能有此等议论!望陛下、娘娘明鉴1
御史台中丞邢恕反言相激:“区区民间歌谣,岂可为凭?朝中之事,岂能以小儿黄调断决?岂不贻笑大方?况,此两首歌谣,琅琅上口,不知是否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所做,用以诋毁朝廷重臣。苏大人乃当今文坛泰斗,素与章大人不合,不知是否与苏大人有关呢?”
户部尚书苏轼也耐不住了:“陛下、娘娘。邢恕此人,朝野之中素以伪君子著称。其心地险恶,绍圣年间初任御史中丞时,就与章惇、蔡卞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合谋排斥元佑诸臣,诬告宣仁皇后有废先帝之意,引起轩然大波。又诋毁大臣梁焘、刘挚图谋不轨,几致灭族。此人原本就是章惇、安惇一党。不久前又为章惇所举,重任御史中丞。如今为彼等开脱以蒙圣聪之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史部尚书曾肇接过话,继续说道:“刑部尚书安惇任御史中丞期间,为了巴结章惇多次诬陷贤良,进谗言、弹劾邹浩、陈瓘、江公望、任伯雨、陈次升、常安民等,使众臣皆被贬谪地方。又和蹇序辰在元佑年诉理局编摘大臣章奏期间,受章惇指使,胡言乱语,肆意污蔑人谤讪朝政,情节恶劣,朝野共愤,请陛下、娘娘一并处之1
一时间,朝堂之上又开演了一场唇枪舌剑之战。只不过,这次主角成了章惇一党和曾纹为首的一众心腹。
“众位爱卿,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向太后又一次站出来阻止战争,训斥道,“凡事皆有法度。你等并非言官,弹劾大臣,需有理有据,众位如确有凭据,可依此上书,朝廷自当审理。如此徒作口舌之争,紫宸殿成了什么地方了?传出去,朝廷颜面何存?”
一席话摆明了是斥责曾纹等人,却也让诸人一时哑口无言。
此时刘太后发话了:“吵闹了大半天,依本宫看就无事退朝罢!各位大人,回去后好好反省反省,平时的温谦礼让都哪里去了!”
“臣侯蒙有本奏!”一直未说话的兵部尚书侯蒙突然开口。
向太后皱了皱眉,说道:“时候也不早了,侯大人有本就快快奏来罢!”
侯蒙高声说道:“陛下,太皇太后、太后娘娘,昔日朝廷上有责备司马相公(司马光)为奸者,而天下皆曰忠;今有宰相章惇,朝廷上以为忠臣,而天下都谓之奸贼。凡此种种,均超过了历史上的巨奸大恶。京中几年前就到处流传‘大惇小惇,祸及子孙’!章惇身为山陵使,灵辇深陷泥潭,一夜方能成行,此大不敬之罪,不可赦!且此事已过二十余日,章惇隐匿此事,并未报之于朝廷,其心叵测。昨日吾等方获知此事,正要具疏弹劾。今日早朝,章惇自暴其行,妄想获得宽赦,足以证明其实大奸大恶之辈。如此之人,岂能容他居于朝堂之上,望陛下、娘娘圣裁1
一番话毕,曾纹看见章惇吓得脸色煞白,不禁暗暗夸赞侯蒙不愧是手下第一谋臣。
稍顷,向太后缓缓说道:“侯大人不知者不怪。此事章大人事发当日派人禀告老身。而后又亲自入宫谢罪请罚。但老身以为一来章大人乃朝廷柱石,为大宋呕心沥血,如此忠良,若为此责罚,老身与心何安。二来,事出有因,非章大人故意为之。故老身就嘱咐章大人勿在朝堂之上言告此事。不想今日章大人朝堂之上又为此事请罪,果真实严于律己的朝廷表率。要论这隐匿之罪,老身也是逃不过的。老身自请责罚,自即日起,老身宫中费用减半,一年为期。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章惇马上跪倒在地,说道:“都是老臣失职之罪!太皇太后爱惜微臣,二十余日微臣却寝食难安,才于今日早朝痛陈此事,无奈何却连累了太皇太后。惇甘领一切责罚,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罢1说罢,长跪不起。
向太后摇了摇头,说道:“本朝开国以来历来款待士大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来是为上者的修身之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罢!曾大人、侯大人以为如何?”说完拿眼直盯着曾纹和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