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异军突起

第八章 异军突起

八月十七。

大明皇帝的万寿庆典刚刚结束,正是金殿赐宴的环节,为了彰显大明皇帝的节俭之风,这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庆祝仪式,只有内阁成员.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皇族贵族和外戚代表参加,人数却也将近二百余人。

和往常一样,网虫又是多喝了几杯,二十几杯各地的好酒下肚,依然面色如常,谈笑风声,让众人目瞪口呆。

徐光启和袁应泰不胜酒力,已经烂醉如泥的被抬回家去了,此时放眼场中,只有一个人还可以和网虫一较高下,这个人黄发黑眼,高高鼻梁,身高一米九左右,手大如蒲扇,顾盼自雄,也不问来者是谁,举杯便喝,神态自若,气度风采不下网虫。

读者可能已经猜到,此人正是大明皇子,网虫和英国公主丽莎的混血儿子朱常江,他现任宗人军第一近卫团团长,驻扎在京郊西山,平时军务忙碌,不大回京的,今天是父皇生日,方才快马赶回来祝寿。

网虫含笑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

太子朱常润气度雍容,从容的与大臣们笑言;

九子朱常瀛却不理旁人,只与几个爱好科技发明的大臣们小声说话;

十子朱常洁正给几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贵族子弟品评几块西洋怀表的优劣,他主管商务,鉴别商品质量高低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十一子朱常涟身边却围了今年经举的状元.榜眼.探花,正在围看一本不知什么书,兴趣盎然,全然忘了这是什么场合。

网虫笑道:“这老十一,走到哪里,书就看到哪里,真是个书呆子!”

吕伟在旁笑道:“皇上,书呆子也有书呆子的好!去年西班牙使臣来了,不要脸的吹嘘他们的什么劳什子‘南美’殖民地,什么劳什子‘宝船’,真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十一爷看不惯,上来铿铿锵锵讲了一番西班牙历史上的腌臜尴尬丑事,什么‘谋刺英王’,什么‘无敌舰队’,奴婢看那个使臣的脸都跟茄子一样了。。。。。。。”

网虫道:“这点儿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我还不知道你,十几个皇子几十个皇孙,你没有一个不讨好的,人称你是‘大内万金油’,朕说的没错吧?”

吕伟尴尬的笑道:“这是王爷们赏的外号,十一爷还真的给奴婢题了一幅字,让奴婢就挂在家里正堂墙上,谁来了谁笑。。。。。”

网虫大笑,突然问:“皇长孙怎么没来?这孩子一向孝顺,不可能忘了他皇爷爷的生日的。”

吕伟面露难色,犹豫了半天才轻声说道:“万岁爷,沈娘娘昨晚上看完了那几十件资料,又吐血了;皇长孙吩咐谁也不准告诉您,他现在正和几个医生在守着。。。。。。”

网虫脸色变了变,嘴角抽搐了好几下,方才勉强又笑道:“纤纤的体弱,秋火旺,没有什么大碍的----去年秋天也吐过血的。。。。。”

吕伟忙陪笑:“是的,是的。。。。。。。”

这样的场合,皇上是不能随便离席的(连上厕所都有专门的时间和礼节),更不能显出一丝一毫的疲惫和焦虑----下面这些喝酒欢笑的人当中,不知道有多少正用另一只眼睛仔细的观察着,观察着这位御极已经五十一年的皇帝的一举一动,他的哪怕是一点点的不舒服,都会引起很多很多的猜测和解读。

殿外,一个大臣急匆匆的赶来,他留着短须,跑得面红耳赤,令人叫绝的是,这个人脸上居然一根眉毛粗,一根眉毛细,真是奇人有奇貌!

守门的两个太监满脸堆笑的拦住了他:“洪大人来了,您有什么急事吗?”

来的竟是大明新任总参谋长洪承畴,他今天值班,宴会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所以,按规矩,他是无权进入会场的。

洪承畴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太监,慢慢说道:“我有什么急事,关你们两个骡子什么屁事?!进去,把李廷机首相找出来!”

太监笑道:“回禀洪爷:李首相身体不适,刚才已经提前回府了,不但他不在,袁大人胃痛,杨大人代皇上去祭陵,也都不在这里!”

洪承畴笑道:“三个首相都不在,那只有直接见皇上了!”说完就要往里闯,太监刚说:“这可不成,我们要通。。。。”

“报”字还未出口,已经双双挨了洪承畴几个大耳光,洪承畴左右开弓,使尽全力,打得他们两人眼冒金星,鼻血长流,双脸都是红手印子!

洪承畴出手很快,打得惬意,不禁笑道:“今天过万寿节,爷赏你们几个金星星,一会儿我出来的时候,你们别忘了谢我的赏!”

说罢昂然入内,两侧数十名大内护卫居然没有一个敢吭声的,因为这个人是谁都惹不起的,出了名的洪疯子!

两个太监只有苦笑着自我解嘲:“这个洪疯子,怎么连我们也敢打。。。。”

洪承畴这个不速之客闯入大殿,立刻引得众人停止了议论,眼光都随着他移动。

只见他居然从旁边太监走的侧道直接几步跑上御台,跪下小声的对网虫说道:“皇上,紧急军报:嘉峪关守将曹变蛟.刘翼联名飞鸽传书,萨非王朝和叶尔羌联兵,引诱李旭光出嘉峪关,然后突然袭击,李旭光全军覆没!”

声音虽小,却还是足以震动全场。

网虫的脸色却纹丝未变:“李旭光呢?”

“李将军力战不降,被对方砍成碎片,一块块的挂在了大旗上,向我们示威挑衅!”

想到这样一位忠勇之将竟落得如此下场,网虫的眼角慢慢的流下了眼泪,却还是不紧不慢的问道:“嘉峪关呢?”

洪承畴道:“三日来,叶尔羌王子阿布杜拉统兵二十余万猛攻嘉峪关达十一次,都被曹变蛟和刘翼击退,只是附近的边民十万余人,被对方强行掳掠。”

网虫把手一挥:“今天的宴会就到这吧,传旨:今晚举行国务紧急会议,太子,几个首相,还有外交和总参谋长----朱常江,你也参加。”

让一个小小的团长(虽然他是皇子)参予这样重大的国务会议(而且除了太子,其他皇子均未被通知参加),实在出乎人们的意料,这说明什么?!

好几个人由于实在是震惊,酒杯倾斜,玉液琼浆溅了一身也浑然不觉。

朱常江的目光此时刚好注视过来,与网虫四目相对,马上又闪开了。

网虫不由在内心里赞叹:这双眼精光四射,岂是甘于人下之辈?!

朱常江起身,略微想了想,便躬身道:“儿臣谨遵父皇圣谕!”

太子在一旁看了看,含笑不语。

众人带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谢恩出殿,现在他们才知道,真正搅乱今天这场盛宴的,不是洪承畴,不是叶尔羌和萨非王朝,而是这个黄毛小子----‘孝义金毛王’!”

精致的法兰西烛台与镀金的大明宫廷烛台相映成辉,将整个内阁议事厅照得纤毫毕现,只是每个参会者的脸上,都挂着铁一样的严肃。

李廷机讲话了,他的嗓音有些沙哑,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这是我大明中兴以来,最卑鄙的挑战者,现在皇上受辱,我等臣子自当战死疆场,替大明,替皇上争回这个面子来!”

立时群情激愤,袁崇焕笑道:“大家不要激动,洪承畴,说说你的报仇计划!”

洪承畴起立,向网虫一鞠躬,然后说道:“叶尔羌和萨非王朝两伙狗贼合兵一处,巧妙的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挑拨李旭光轻易出战,而且还想利用李旭光作为诱饵,引出我军守卫嘉峪关的主力一举歼灭之,其志不在小,其力何其大?!实乃我大明近十年来罕见的敌手!!”

杨鹤不耐烦的说道:“洪将军,我们请你说的是我军要如何迎敌,不是让你长他人的威风!”

洪承畴却仿佛对堂堂副首相的告诫闻所未闻,继续自顾自的讲解道:“说天时,大家注意,此是已经是秋八月,嘉峪关地区马上就会下雪,他们在此时打了我军一个冷不防,我军的援兵需要千里驰援,面对如此天气,后勤补给必然跟不上,所以,我军的大规模反击必然拖延到明年春三月,甚至是四月;说地利,他们此次选择的战场十分巧妙,数十万大军隐秘其中,竟然没有被我军发现,保持了战役的突然性;说人和,这一次叶尔羌诸部贵族居然步调一致,联兵出战,而堂堂萨非王朝的皇帝阿巴斯居然亲临前线,协调两军作战;相比之下,我军主将拒绝忠言劝谏,擅自兴兵孤军深入敌境;我军其他将领坚守不出,见死不救;漠西蒙古各部保存实力,不敢乘虚而入,蹑叶尔羌后路。。。。。。。这一仗我们败得值!万幸的是,曹变蛟和刘翼能够力排众议,坚守嘉峪关不失,保住了西北大门,也等于是为我们反攻保留了基地。”

网虫含笑点头,看来洪承畴的军事功底

实在让人震惊,不在袁崇焕等人之下。历史上崇祯皇帝重用他,看来是很正确的决策,

只是这个崇祯皇帝空有识人之明,而无容人之量----刘鸿训.卢象升.陈奇瑜.袁崇焕.孙传庭.曹文诏.杨鹤.杨嗣昌.熊文灿.......崇祯手下名将如云,却可有一人全始全终吗?!

网虫微笑着对洪承畴说:“好了,洪疯子,别卖关子了,你究竟如何筹划用兵的?”

洪承畴笑道:“回皇上,我们认为:既然寒冬将至,不能马上反攻,不如我们就将这几个月当作调兵集训的时间,抓紧时间调集各项军需物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联络蒙古诸部,因为在草原戈壁作战,没有大量骑兵是不行的。待到一切准备停当,明年开春四月份各路大军齐头并进,以百万骑兵一举荡平叶尔羌,打败萨非王朝,一雪前耻!”

众人无不点头称妙,尽管有些人对军事本来就是一窍不通,但碍于袁崇焕和洪承畴的名头,都不得不给足面子。

网虫向众人看看:“如果没有反对意见,那就这样定下。。。。。”

还未说完,就听一人说道:“皇上,臣有话说。。。。”

众人一看,竟是朱常江,他对自己的父亲口称“皇上”而不是“父皇”,显然是公事公办的口气,也证明他是有备而来,肯定是要发一番高论了。

网虫笑道:“你这小子简直是自不量力,袁崇焕和洪承畴两位名将制定的计划,你难道也能看出漏洞来?”

“皇上,不是漏洞,他们的计划完全都是错的!”朱常江语气肯定的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凭你一个毛头小子,也敢挑两位久经战阵的智多星的毛病?太子朱常润刚要制止朱常江再“放肆”下去,却马上发现网虫一个眼神过来,心里不由一冷,没敢言声。

网虫笑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你就说说,他们的计划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算你说错了,也只当给大家解解闷气儿吧!”

这一句笑谈,等与免除了朱常江发言的障碍,换句话说,朱常江正式取得了今后在国务会议上的发言权,众人心里又是一惊。

朱常江笑道:“父皇,按照这份计划,我们以这几个月时间调兵遣将,的确是十分妥善;那么对手呢?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会在叶尔羌地区傻等而无所事事吗?!

皇上,现在印度贾汗季刚刚去世,诸位皇子争夺王位,各拥重兵,剑拔弩张,无数情报表明,萨非王朝支持其中的十九王子,因为他的母亲是位波斯人,而且就是萨非王朝送给贾汗季的。

众所周知,印度的气候温暖得很,现在这个季节行军毫无困难,印度北部高原上几乎所有关口都在波斯手中,大军不但畅行无阻,而且还能得到及时的补给。

所以,如果我是阿巴斯,我一定会以一部兵力虚张声势,牵制明朝军队于嘉峪关,而以主力百万大军迅速前出印度,与十九皇子里应外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政权。

一旦十九皇子登上印度皇位,波斯与印度就会连起手来,明年春天四月,我们就将面临萨非王朝和印度的两面夹击!到时候不但西域未必打得下来,就是南方的缅甸云南等地,也必然会受到印度的强力攻击!”

众人都不言语了,会场上烟雾缭绕,仿佛到了神仙世界。

几十秒后,洪承畴笑道:“殿下,你这

些想法当然是很好的,可是你未免将敌人想象的过于狡诈了!

他们有什么本事能在七八个月间调动百万大军纵横数千里?而且,他们有什么把握能够在这几个月里迅速摆平印度内乱?如果到时印度未平,而我军进攻又开始,那么叶尔羌汗国,他们还要不要了?!

退一步讲,就算不要叶尔羌汗国了,他们就不怕我大军乘机深入波斯腹地?!他们将主力调往印度,奥斯曼帝国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向他们发起进攻,一举夺回也路撒冷等地。这样,在我们与奥斯曼帝国的两面夹击之下,就算他获得了印度的统治权,又能挽回败局吗?”

他说的也很有道理,现在众人听得头都大了,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可是这里面的多国关系仿佛蜘蛛网一般纠缠不清,众人在一时半会之间还是理不清头绪。

网虫却不急不火,还是微笑着对朱常江说:“这下你知道洪承畴的厉害了吧?还有什么话想说?”

朱常江接着说道:“现在敌人料定我军不会在冬季对他们进行大规模反击。波斯军队主力必然已经强行军赶往印度,这个阿巴斯最擅长的就是快速行军,他的近卫骑兵曾经创造了一天一夜前进四百里的速度,这样算来,在印度方面的接应之下,他在一个月左右即可将主力调到印度,以波斯百战精兵,加上十九皇子手中的兵力,一战就可击溃对手,而据儿臣所知,印度人的特点就是挨了打立刻屈服,绝不会冒灭族的危险顽抗到底,所以他控制印度,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时间。

至于奥斯曼帝国,他们刚刚被波斯打得大败,元气大伤,还要防备欧洲列强乘机进攻伊斯坦布尔,几乎不可能集结重兵进攻波斯----阿巴斯敢这样义无反顾的投入进来,肯定是看准了奥斯曼的形势才下手的----所以儿臣敢断定,如果我们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印度肯定会倒向萨非王朝,我们的形势必然严重恶化!”

正说话之间,情报局长官田华冲入会场,也不顾礼节,直接将一份密件亲自递到网虫手中。

网虫打开,慢慢的变了脸色,然后慢慢说道:“还真让你这小子说对了:奥斯曼御林军发动政变,杀死了苏丹;现在苏丹的弟弟和叔叔各领人马争夺王位,正在首都附近混战,这样一来,萨非王朝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如果我是阿巴斯,我也一定会进入印度的!”

他盯紧朱常江:“说吧,说出你的见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打?!”

朱常江慷慨激昂的答道:“一方面,立刻命令驻缅甸的鲁钦和驻云南的沐睿集结兵力,布防在伊洛瓦底江边,以武力震慑印度;另一方面,选派得力大臣前往蒙古和女

真诸部,征集最精锐骑兵二十万,调往西北助战;第三方面,调集我军十二个骑兵军前往嘉峪关地区,同时调集物资粮草,一个半月之后,突然对叶尔羌汗国发起进攻,在波斯军主力返回之前,占领整个西域地区!”

袁崇焕脱口而出:“殿下你竟然要六十万骑兵冬天出关作战?!别的不说,单是这一百余万匹马匹吃的草料,就需要多少?辗转运输,民工消耗,这又需要多少时间和劳力?一个半月,来得及吗?”

朱常江似乎胸有成竹:“我们在西北地区囤积粮草已久,粮食至少够五十万大军三年之用,人吃的粮食,马就不能吃吗?另外,可以将一部分军粮与蒙古各部交换草料,由他们组织骆驼马匹进行运输,既快捷又省钱;再加上后方竭尽全力不分昼夜的运输补充,应该至少能满足部队一个月的消耗。。。。。。”

袁崇焕道:“那么,一个月之后呢?谁能保证一个月平定叶尔羌?兵无粮则自乱,不可不察啊!”

朱常江冷笑:“一个月后?一个月后我们已经打进了叶尔羌,他们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还怕没有吃的吗?!”

这个计划是在是太疯狂了,实在是闻所未闻,连袁崇焕和洪承畴这样的用兵行家都大感意外,用眼望着网虫。

网虫想了想:“你的计划只是建立在一个假想之上,就是波斯大军主力会去印度,不觉太冒险吗?”

朱常江笑了:“要想获大胜,不冒大险行吗?!”

太子有些变了脸色:“常江,你怎么这样跟父皇说话?”

网虫笑道:“没关系,现在这里没有父子,只有君臣。朱常江,依你之见,如此严密的进攻战,又是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当中,有什么人来指挥好呢?”

朱常江道:“父皇已经选定了进攻西域的两位主将,依儿臣之见,以刘彪元帅统领我军主力,出嘉峪关直扑哈密等地;而以我军一部骑兵加上蒙古诸部骑兵,由范瑞光大将指挥,绕过哈密等地,从侧后突袭叶尔羌汗国;另外,以曹变蛟和刘翼率精锐骑兵向南发起佯攻,牵制敌军兵力,以尤世功上将坚守嘉峪关防线,保证内地安全和供应线。以陆军部尚书.副首相袁崇焕亲自指挥调集运输粮草弹药;以杜松元帅率领八个军至宁夏地区,作为第二线机动力量,一旦进攻失利,立刻上前线投入战场,发动第二波强攻。父皇看儿臣这样计划,可以吗?”

网虫听的竟有几分呆了:这个混血儿子,二十岁不到,哪里来的这样的军事才能?不但是他,在场众人都是各个瞠目结舌;这不他娘的又一个朱常浩吗?!

网虫示意洪承畴,洪承畴尴尬的笑道:“这种调度,臣自愧不如,竟挑不出毛病来!”

网虫道:“小子先别得意,你的计划虽然说了这样多,就是最重要一点你忘了----谁来做三军统帅?这样规模巨大的进攻,这么多杰出的将领,放眼大明,有谁能统御得了?”

他说的是实话,这场战役,方圆数千里,牵扯到各方利益,确实不是一般将领所能统御的。

太子抓住时机,刚刚张嘴“我”字还未出口,朱常江已经慷慨激昂的说道:“这样的大战,不胜则败,胜了,西域为大明所有;败了,就是第二个土木堡之变!只有皇上御驾亲征,才能保证全胜!”

群臣震惊:你小子没必要把结果说的这样严重吧?你不知道大明皇帝的几个禁忌话题吗?----成祖生母.建文下落.宣宗杀后.土木之变.武宗之死.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十几个宫女活活勒死).高拱下台.辽王府地(张居正死后,万历为了清算张居正,捏造了张居正家族侵占辽王府地的冤案).火焚金殿(朱常浩火焚太极殿,烧死了福王和郑贵妃)和刘家坡之变,这些都是大明皇子大臣们绝口不提的事情,其中将近一半与万历皇上有关----你这不是当众给你老子下不来台吗?!

太子朱常润眼睛却在此时放亮----这是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呵斥朱常江道:“常江,休得胡言!叶尔羌蹙尔小国,哪里配惊动大明皇上万金至尊?!而且此时西域天寒地冻,敌人又是这样狡诈无耻,万一父皇被歹人算计,泰山崩裂,你我这些做儿子的,做臣子的,虽万死恕得了罪吗?!”

他的眼光向杨鹤只是一扫,杨鹤立刻接过话头:“是啊,太子所言极是!我朝太祖,垂手而平天下,登基以来,足不出南京,而控制陕甘,荡平山东,席卷中原,攻占大都,至于福建.四川.两广.云贵之属,诏书数道,敌酋成擒!当今万历盛世,远超国初;叶尔羌与前元相比,不啻萤虫之比皓月,而我万历皇帝,才能不亚太祖,又何必轻蹈险地?!以我之见。。。。”

众人登时明白,这位太子爷和副首相打的什么主意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网虫御驾亲征,然后太子就是当然的统兵人选,只要百万大军到手,击败叶尔羌应该不是难事,到时候兵权.功劳.威望.名声乃至金钱----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西域可是个遍地黄金和玉石的地方,打仗不捞,等于傻瓜(比如,上一回打缅甸,仅黔国公沐睿一人,就掠得了大约黄金十万两,白银二百万两和将近三千块缅玉玉石,还有将近三千缅族奴仆;更重要的是,大明新法,战争当中的私人缴获完全合法,廉政公署都管不着,现在有多少文官削尖了脑袋想转成武职)----都应有尽有,简单的说,叶尔羌亡国之日,就是太子坐实了宝座之时,如此重要的事情,难怪连一向沉稳的杨鹤,都会主动出手。

朱常江冷冷的截断了杨鹤的话语:“叶尔羌是萤火虫,那么萨非王朝是什么?!父皇如不御驾亲征,我军必败无疑!!”

杨鹤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黄毛小子他妈的这样硬气,现在事态已经明了了;就是这个黄毛小子,已经摆明了要争太子之位了!!

网虫笑道:“好了,好了,不要争了,容我考虑一晚,明天再做决断!洪承畴,立刻照朱常江的意思起草作战命令,明天上午发出!众人散了吧,太子.常江和袁崇焕.洪承畴留一下!”

众人如蒙大赦----谁他妈的愿意搅入你老朱家这些滥事里面?!----纷纷起立行礼退出,好几个人都注意到首相李廷机花白的鬓边流出的几滴冷汗----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网虫看着众人退出,笑道:“看来我是必须得走这一回了----冰天雪地对强敌,我如果不去,将士们谁肯用命?!昔日宋辽澶州之战,辽军势如破竹,宋朝大臣几议迁都,名相寇准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真宗登上澶州北城,一句话还未说,数十万大宋将士已经人人感动流泪,最后大败辽军,挽救了大宋危亡。难道我还比不了宋真宗吗?!”

他把这句话都说出来了,众人还能再劝吗?朱常润脸色赤红,不发一语;朱常江却面色如常,仿佛网虫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网虫笑道:“我走之前,有几件小事,麻烦袁崇焕和洪承畴你们二位妥善处理;任命刘云天担任九门提督,调祖大寿为新编第十军军长,随我出征;祖大寿这样的老资格,因为没有野战军功,现在连个爵位都没有,我不能让他光着身子进棺材!

张献忠担任大内护卫总管,包勇已经被茹朗杜选中了,马上就要出国;田华的胃病犯了好几回了,此次就不随我出征了,吕伟刚刚挨了板子,也留下;高远.高达兄弟两个护卫我就足够了。。。。。”

他看似絮絮叨叨,仿佛老太太扯闲话一般,听着的几个人内心里却似翻江倒海:九门提督换人,大内护卫总管换人,情报局长官留守,大内总管留守,这不明摆着要把京师事务死死的抓在手中吗?!

袁崇焕这才想明白网虫发神经提拔名不见经传的张献忠和刘云天的真实意图----他是连包勇和祖大寿都信不过啊!

袁崇焕是何等聪明的人物,马上笑道:“皇上的调度,知人善任,破格提拔,体恤老将,宽仁睿智!祖大寿多次跟臣抱怨‘难道我到了八十岁还当这个九门提督吗?我可是万岁的亲信啊’,皇上您看他这话该不该打?!现在让他从军长干起,到前线自己立功去,看着狗才还说什么!”

网虫大笑:“这家伙混帐惯了,我不跟他计较!”

太子说道:“父皇,这个新编第十军是个空架子,无兵无将,如何出征呢?”

网虫看了他一眼,笑道:“千军易得,多少京师少年满身武艺,却无进身台阶?招兵!我敢打赌,五日之内,招满三万士兵!至于军官吗,我已经从云南沐家军中调出了一千名精干的各级军官,这些人马上就要到京师了,只怕第十军的庙太小,容不下这么多的尊神!”

袁洪二人对望一眼:这样大的调兵事宜,他们两位军事主官竟然闻所未闻,而且调来的又是万历宠妃沐晚秋的娘家军,这正常吗?

万历转向朱常润,拍拍他的肩膀:“我走之后,由你监国摄政,总揽军政事务大权!记住,除了印度进攻,红毛上岸,白莲暴动,京师地震----都由你全权处置!”

朱常润的眼泪说来就来:“儿臣不能替父从军,已经是羞愧已极,以儿臣的低劣资质,又如何能担负这万钧重担?!请父皇收回成命!”

网虫大笑:“你这是什么话?江山早晚都是你的,你不趁此机会历练历练,难道将来想做昏君吗?!我朝仁宗.宣宗做太子时,都能独当一面,朕相信你也能,你办事,我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朱常润热泪横流,跪地叩首道:“儿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辱父命!”

网虫又拍拍朱常江的肩膀:“昔日曹孟德有太子曹丕,而有猛将黄须儿曹彰,常润就是朕的曹丕,你就是朕的曹彰!现在,你跟随我出征;将来,你要效忠你的兄长。先有君臣,后有兄弟,你懂吗?”

朱常江立刻跪地,向太子叩首:“臣弟誓死效忠太子!”

朱常润起身,热切的拉起朱常江:“兄弟行的什么礼节!你只记住一条:此次深入敌境,父皇要是少了一根头发,我都饶不了你!”

朱常江郑重的点头,网虫也感动得眼含热泪,双手揽过自己的两个儿子,父子三人,亲密无间。

但如果你是旁观者,而且足够细心的话,你就会发现,这父子三个在感动得热泪横流之时,依然在用眼角余光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袁洪二人此时恍然大悟:皇上将自己单独留下,实际上就是要演戏给他们看,就是要他们两个充当这次‘父子亲情’的煽情戏(父子三人都该得奥斯卡奖,演技真的很不错)的证人啊。。。。。。

政治,真的需要这样无耻吗?!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是万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我是万历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异军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