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绿柳絮风惊故女
沈凤仪跪下禀道:“陛下,容臣细细禀告。月余前,微臣与娘娘去怀圣寺进香,寺里的菩萨忽然金光四射,对娘娘面带微笑,然而很快又神色黯淡。娘娘十分不解,便去请教寺内明清主持。明清主持让娘娘焚了烟火,然后测得说:娘娘近日必得遇又吉又祥的贵人。但是喜忧参半。贵人驾临之时,也必会有一场叫做七蛾之灾的大灾大难。若娘娘真遇了七蛾之灾,便要赶快来寺内寻求解药,以免伤了性命。微臣当时和娘娘听了,虽半信半疑,却也没有当作很重要的事情看待。
直到昨夜娘娘突临大难,太医熏毒清解之际,微臣在娘娘的寝宫中真地发现有七只毒娥的尸体。张太医看了,以银针所试,那蛾全身上下竟然都被涂了一种毒粉。众太医各施所能,却终不能围解娘娘身上所中之毒。微臣再去堪查,发现青蛾不多不少,正是七只。微臣这里便忽想起怀圣寺明清主持的一腔衷告,还有七蛾之灾之言。事不宜迟,臣赶紧连夜赶赴怀圣寺。明清主持再次焚香拜告,终求得女娲娘娘一贴。命用竹汗拌贵人青丝熬成汤水,便可救娘娘生命。微臣一时不解何为贵人。明清主持道,娘娘因何故患七蛾之灾。微臣一时茅塞顿开,赶紧剪昭漪公主头上青丝做引,果然便救了娘娘。可知那怀圣寺明清主持的话句句都是真的。微臣始才得以信服。”
刘邦听得早已愕住了脸,半晌才道:“竟然会有这样的事!如此灵验!改日朕一定前去拜访。”这时吕后身子轻然一动,颤声唤道:“陛下!”
刘邦上前探道:“你好些了吗”
吕后流泪道:“臣妾,头晕心痛……好不难受!”
“凤仪官已经为你寻得解引之药,你喝了就没事了。”一面又急令太医上来解毒清肠,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刘邦又呆了一会,绝口不提七蛾之毒。见吕雉慢慢地好转,外面忽有人报外使求见,刘邦便很快走出来。
昭漪见皇上走了,就从内室里走出,泪如泉涌,在吕后身旁悄悄跪下,只是低声哭泣,也不说话。吕后睁眼看见了,命众太医退了,唤道:“昭漪!”
“奴婢罪该万死,想不到奴婢一只金钗挑得一只飞蛾,竟让娘娘有这样的大灾大难!”
“本宫不怪你,怎么会是你的错。是你的,想逃也逃不脱。本宫早知这一劫,在所难免。”
“娘娘!”
“你回蕊珠宫歇着去吧。我会派人到御膳房再做些补药给你。”
“娘娘要保重身体。不如让奴婢前来侍奉娘娘。”昭漪含泪说道。
“如今贵为公主,侍候的事儿就不在你的份内。这个孝心,你的母后听了,已经非常高兴了。”吕后在床上禁不住微笑。银灯里,她的眼睛闪出很明亮的一道光芒,温和如慈母:“下去吧。”
昭漪悲切地起身,又叩拜了几次,这才缓缓地离去。
屋里面幽静异常,只剩了吕后与沈凤仪,一同默默地沉郁。寝宫里熏着一股浓浓的异香,窗外,嗖嗖响起高鸟的歌唱。一点明媚的清光从窗屉中无言透入,又是一个白日的开始,如此锦绣辉煌。
两个深沉地对望。良久,凤仪慢慢走过去。吕雉握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握着,脸上复杂的表情一重接着一重。
“不是你,我早死了!”吕后动情地说道。
“娘娘,日后务要加倍小心。”
吕后眼中冷如锋剑的光似乎要穿透屋中华丽的一切:“她又在我这里拿了一条命过去。却也不知我这里到底有多少命才能被她拿得尽。我一日不死,她一日都睡不安稳。而她也必然明白,我这里每一笔帐都要好好地给她记清楚。云开日出的时候,她从我这里拿走多少,我必要她奉还多少!”
“娘娘!”
吕雉忽然放声大笑,笑声清脆。象只奇异的鸟儿从窗里突然穿出去,又很奇异地在椒房殿内,上下游荡。
清明的前两日,寒食节到了。那一日早饭毕,吕后命人唤昭漪前去。
无边的春意笼罩着整个未央宫,无声无息。椒房殿外柳絮细密,幽如绵绵雪帘般逶迤而下,轻柔而又多姿地落在昭漪白底子的桃绫儿裙上。落在眼处的,却是殿前几株参天的古柳,那柳随风漫天飞舞,寒烟般拂动柳下黄色锦衣少女身上的丝纱。然只见她仍木石般伫着,仰脸静看,那份神姿让人惊诧。
昭漪立即便认出眼前这位美女正是那晚椒房殿的禁门月花丽人。此女这般情态,却是为何?昭漪不由自主地走近,细细相看。然而未及近前,那女子却滴滴地笑起来,也不转身,仍然望着青柳道:“昭漪,你可还认得我吗?”
昭漪大惊,女子转过脸来,眉间掠过一丝熟悉的忧伤。昭漪轻动了一下朱唇道:“你,你是……”
“你认不出我,可我却认得你。你耳朵后面胭脂红的胎记我记得最清楚。”
“你是柳九儿?”
“我不是柳九儿,跟你跳舞的刘鸳歌才是。只可惜她眼拙,到现在还看不真切你。”
“你是赵玉儿!”昭漪愕然叫道。
女子便点头道:“我是赵玉儿,但现在的名字叫赵漱玉。小昭,想不到我们竟然会在这里见面。小时候那样的一番对天祁愿,长大了却恰恰相反。你的愿望实现了,贵为公主。而我们俩个,可能永远都是贫贱的奴才。”赵漱玉仰天长叹,悲切而又感叹地流下了两滴痛苦的眼泪。
“愿望?”昭漪轻叫道:“玉儿,我开始是想做过贵夫人,和你们一样。可是那样的想法却完全是想拯救我的娘亲。后来我娘死了,我再也不想当什么贵夫人了。我只想种花。我爱花,胜过我的生命。我的世界没有花,就会失去一切颜色。”
“可是你却不知你这公主的身份是怎么得来的。全都拜我和鸳歌所赐。若不是那只玉佩,你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