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潭布村

本是不起眼的小村子,近几个月来,北方难民潮涌般来到这肥沃的土地,农田大量开垦,百姓居住区渐渐密集,潭布村的码头和集市日渐繁华,本地的黎族百姓也加入开发大军,整个一片繁荣景象。

华威在这里新建了冶炼厂、机械厂、玻璃厂、火柴厂、火药厂、纺织厂。研究院和华威学院从九海搬迁到这里,并成立了军事学院。华威在九海的招募的大量的工人、难民和趟子手,除了原本华威两座钢厂和一座机械厂的工人,十之**都迁移到了海南。在新建的工厂里,补充的工人们(这里的新名词)进工厂前还要接受培训才能去做工,这一切在人们的眼里都是那么新鲜。

相比之下,军事学院就神秘的多,建在隐蔽的山沟里,而且严禁闲人进出,驻守在海南的官兵也将分批进学院学习,据说是知府大人为防倭寇正在大量招募兵士,银子却是华威出的。学院学习结束后的学员们将被分派到各个沿海城镇分兵驻守,从学院出来的将都是千人以上的大官。

而在九海的知府茅蕴,却因华威的迁移大大的不满。传说当地的巨富李晋被倭寇杀掉后,李家无人能再支撑庞大的产业,各分号趁机吞占李家的产业,幸亏原在肖克垣手下训练的家将们找到信誉良好的华威实业,将产业托付给华威,李家人搬迁到京都开封去了,毕竟这里的倭寇给了他们太大的伤害。华威实业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接收了一部分产业,毕竟李晋进期发展的产业太大了,无法收回全部分号,很多产业被众分号侵占,李家从此败落。

茅蕴的财路也只剩华威一家而已,现在的迁移岂不让他去喝西北风?华威带动了九海的繁荣,使自己在朝廷中也获益非浅,是众多知府中,各项赋税上缴最好的。真后悔当初还听李晋这死鬼的话,想霸占华威,现在人家要走了,怎么才能留住呢?

正发愁时,有人来报,华威送银子的人又来了。茅蕴听了大喜,暗想:“这银子还在送来,那么就说明……嘿嘿……,看来这华威,以后还真得扶持一下才好。”

海南,琼洲府

“大宋内忧外患,朝廷**,民不聊生,各地方官更是不顾百姓死活,只知搜刮银两,难道大人还期待这样的朝廷能振我汉威,平定番邦么?”邓善耳边还回响着肖克垣几个月前对自己说过的话。

想想自己的境遇,为百姓鸣冤,却落得如此下场,大宋还真的有救吗?不收贿赂却受排挤,更有朝廷重臣,只知屈膝于契丹,朝朝纳供,我汉人大好河山就这样败于己手么?想到这里,邓善悲愤不已。

肖克垣这一腔忧国忧民之心,让邓善自愧不如,同时,也看得出,肖克垣的雄心壮志决不是海南这么简单,自己该何去何从呢?邓善心中矛盾不已,与肖克垣的促膝长谈,使自己看到了海南的希望,而肖克垣的建议却是与朝廷大相径庭,高价收取当地富商豪绅的土地,低价租给没有田地的农户,从收成中收取很低的赋税和田租,并高价收购粮食,这对百姓来说是无比的福音,而这些富商豪绅怎么能肯出卖自己的土地(宋时土地被认为是家产的根本)?如果传到朝廷那里,头上的乌纱帽也该摘下来了。想到朝廷,心中又是一阵隐痛。邓善狠了狠心,对朝廷的失望,和海南即将来到的繁荣,邓善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只是,肖克垣将怎样说服这帮富商豪绅呢?

几天后,海口所兴隆酒楼内,众商贾富绅窃窃的议论着肖克垣刚才所说的话,能够从华威以低价(出厂价)买到华威的产品,再以与华威的商号规定的统一的价格卖出去,虽然不是很满意,可利润毕竟是可观的,对于所说的不能擅自抬高价格,否则停止供货的这条硬性规定也不是太在意了。肖克垣却是在想,这在21世纪是否称之为垄断呢?

肖克垣见议论的差不多了,回头看了看邓善。后者点了点头,便对众人说道:“我有个建议,能使各位赚取更多的银子,不知各位是否感兴趣。”

话音未落,就有人问道:“什么建议?快说说看。”

肖克垣顿了顿,说道:“我们华威想高价购买各位手中的土地,让各位有更多的银子来华威买更多的新鲜产品。”

听了这句话,底下登时大哗,一个人呼的站起来说道:“万万不行,别的都好说,这田地是万万不能卖的。”

肖克垣仔细一看,原来是成达。

自从李晋死后,成达和那海盗突然没了动静,肖克垣让斥候营加大了侦察力度。昨日得到情报,有三个十分可疑的人进了成府,一直没有出来。所以肖克垣才选择了今天召集众商谈此事。此时他却第一个蹦出来,正中下怀。而其他人的表情都是一副观望的态度,当下微微一笑说道:“此事不急定论,我们华威将给你们很高的价格,对各位只有其利而没有其害,各位可以考虑一下,再找我们华威商谈。”

听了这话,成达仍是一副愤愤不已的样子,不过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在这之后的美酒佳瑶缓和了尴尬的气氛。

当天夜里,琼洲府驻军共500人,兵分两路包围了成府。

“铛铛……铛铛……”急促的扣门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

“谁啊?这么晚了。”好久,里面才传出不满的声音。

“开门,奉邓大人之命,搜查倭寇,快开门。”领队的军官说道。

“查倭寇怎么查到这来了?这是成府,你们没弄错吧?”开门人有点不敢相信,不过还是打开了大门。

官兵一窝蜂似的冲了进来。

“少废话,给我搜。”那军官气势汹汹的说道。

“等等,让我通报一下。”开门人慌慌张张跑进去。

官兵们哪里还等他通报?已经开始挨个房间开始搜查。

成达衣冠不整的领着家人走出来问道:“你们怎么……”

“啊!”一声凄厉的惨叫打断了他的话,打斗声随之传来。成达面色大变。

“成达,你好大的胆子,窝藏倭寇,竟敢反抗?来人,给我统统拿下。”那军官一声号令,官兵一涌而上。

成府后花园里,一群官兵密密的围困成一圈,三个人背靠背站在中央执刀拼命反抗。地上的死尸越来越多。领队军官见状大怒,大喝一声:“弓箭手,准备。”

一对弩兵冲过来,齐刷刷的站在军官面前。而对面的官兵则慢慢向两翼退去。

中央的一人见状,仰天长叹一声,扔下了刀。身侧的一个矮个子忽的大喊一声:“八格!”一刀将此人的手臂砍下来。然后和另一个人疯狂的向弓箭手冲过来。

“放箭!”军官大喝。

随着命令,箭如飞蝗般射进三人的身体,登时,成家大院内布满血腥的味道。

次日,成家老少被关进大牢的事迅速传遍海口所。

聪明的商人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纷纷跑到华威实业,把自己的土地全部卖给华威,得到丰厚的回报也就渐渐淡忘了曾经发生的一切。而风源商号则由官府纳收了。

肖克垣呆呆的看着手里刚刚研制的火枪,说实在的,这哪叫枪?整个一铁管加一树根,下面还当啷着个小铁棍儿。半年多了,就弄出这么个破玩意儿来,肖克垣实在高估了现有的设备和鸶淮创造性思维,也不能怪他,以现在的生产技术,能做出这样的枪已经够难为他了。

鸶淮紧张的看着肖克垣。照着肖克垣的样品,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只是扳机就弄了半个多月,更难的是枪管中的几条线,自己的车床,怎么也弄不出来。

按照杨雪柔给自己的那些资料上所记载的,曾经用过那样品枪,远距离的杀伤力和精准度,让他几乎绝望的失去信心。足足想了一个月,也想不到人家是怎么把这东西做出来的,如果这东西放在战场上,不要说战上几百回合,还没等看见对方,怕就已经死翘翘了。

还有子弹,精细得无以伦比,试着做了几次,大的大,小的小,有的干脆放不进枪中,恨的自己半夜撞得墙咣咣响。

要不是来海南后请教了肖克垣,这把火枪还没做出来呢。按着肖克垣所讲的,不再仿制样品,改为以击锤打火,前装弹丸式,直线膛(滑膛枪)。这倒是好做的多了,因为他曾听沈括说过这种发射方式(据《宋史•兵志》记载,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点火后子窠发出,如□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肖克垣走到靶场,从枪口装入发射药,再填入弹丸,用通条将弹、药冲压填实,瞄准了100外的一块木板,勾动了那根小铁棍儿。

“乓”巨大的响声,震得鸶淮耳中嗡嗡做响。

两人走到木板前,弹丸浅浅的镶嵌在木板边上。鸶淮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喃喃的道:“成功了,成功了。”

看着鸶淮激动的样子,肖克垣完全能够理解鸶淮此时的心情,这按当时的科技,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实在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便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道:“你应该自豪,这是世界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枪,你的名字将被历史永远记载,我相信,你还会制造出更好、更强的枪支,我们的强大,因为你而开始。”这话倒是肖克垣的真心话。鸶淮听完之后眼睛渐渐被幸福的泪水湿润。

待鸶淮渐渐平静下来,肖克垣才继续说道:“这把枪做的非常好,但是有几个缺点我们必须要改进。刚才你也看见了,子弹是镶嵌在木板边上的,距离是100米,这个距离和杀伤力对契丹骑兵根本不能起作用,而且安装子弹的时间这么长,射速太慢,精度也不够,这些都是致命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拟补。”

鸶淮想了想,说道:“这些我也想过,可一直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想火药能不能再多些?”

“不错,推进药的能量越大,赋予弹丸的动能就越大,弹丸的射程当然就越远,侵彻力也就越大。但是并不是侵彻力越强,杀伤力就越大。”肖克垣说道。

看看鸶淮不太明白,就又解释道:“由于高初速带来的高稳定性造成弹丸进入人体后,很少翻滚变形,所以杀伤力反而不高。加装推进药的缺点是会造成对枪管的烧蚀加剧,导致其报废,同时膛压也会上升,达到极限后,就会炸膛。”

“啊?那这该怎么解决呢?”鸶淮显然没意识到这点,一时没了主意。

肖克垣笑了笑说道:“别担心,听我说,这时弹丸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如果弹丸的外形好,在空气中所受阻力小,射程和侵彻力就大,而且某些特定的弹形还会加剧在人体中的翻滚变形,加大杀伤力。”

鸶淮听得有些蒙了,什么是空气阻力呢?正暗自猜想。

肖克垣这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过头了,他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空气阻力?忙解释道:“空气就是风,射箭的时候,风向、风大和风小的时候,射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鸶淮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肖克垣继续说道:“球形弹丸最好的材料是铅,因为铅的质地很软,进入人体内,受到阻力后会剧烈变形,加大杀伤力,不象铁,几乎不变形。”

“还有,枪管也是很重要的,枪管越长,推进药的燃烧就越充分,射程和威力也随之上升,但是加长身管的后果则是费用、重量上升,同时烧蚀加剧,身管寿命缩短。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线膛。”肖克垣说道这,叹了口气,以现在的设备是无法加来复线的。

而鸶淮却低头沉默不语,心里不断的重复着肖克垣的话。

忽然肖克垣想起了什么,兴奋的说道:“我想到一个办法解决射速慢的问题了。”

鸶淮有些迷茫的望着肖克垣。

原来肖克垣想起了双管猎枪,如果再加一只钢管,形成双筒,这样不是将射速提高了一半儿?当下详细的给鸶淮说了心中的想法。

鸶淮顿时茅塞顿开,暗中直骂自己怎么这么笨?这也不是很难想到的,人家能想到,自己为什么想不到呢?

他却不知道,这肖克垣却是在盗取别人的版权呢。

火炮的制作,让肖克垣还比较满意。这火炮的样子,简直就是清朝时期用火炮的一个翻版。

黑黑的铸铁炮,前装式,点燃火绳发射。发射的巨响,使大地为之颤抖,幸亏这靶场建在偏僻的地区,不然非引来百姓围观不可。肖克垣给鸶淮提出做迫击炮思路,让他回去研究。鸶淮点点头,看到肖克垣要走,赶紧问道:“这火枪和火炮是不是可以批量生产了呢?”

肖克垣想了想,说道:“不,火枪还要试制双管的,成功后再投产,至于火炮,现在就可以开始了,另外,你把有关炮弹和子弹的资料送到火药厂去,由他们生产,这样快些。”两个人边说边离开了靶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迷失特种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迷失特种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