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广东龙塘距海口最近的港口

宋军中军大帐内,胡应彪大刺刺的端坐在中央,众将分坐在两旁。

海安统领高蒙站起说道:“胡大人,在下已经战船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出发。”

胡应彪点点头,向下首的一名副将说道:“海南的反贼那边情况怎么样?”

那副将起身答道:“回大人,据细作禀报,现有反贼近万人守在海口所,战船三艘,小船二十余艘,其它地方尚未查到有反贼。”

胡应彪不屑的哼了一声,说道:“不知殿帅怎么想的,区区万余反贼,三艘战船,竟让我等率三万人马远远赶来。张荛,传我号令,后日三更造饭,五更起程,三日后在琼山上岸,把众反贼从后面全部围在海口,我要把他们都赶到海里喂王八。”

“回大人,万万不可轻敌,细作回报说,反贼练兵有方,实力不可轻视。”张荛担心的说道。

“张副将何时变的如此胆小?无非是群反贼而已,何谈练兵?这样吧,给你勾抽(抽调)5000人马,先行起程,以防万一。”“是,张荛领命。”转身说罢离去。

“如果没什么事,都下去吧。”胡应彪边说边向一名参将使了个眼色,那人点点头,留了下来。

众人纷纷离去后,胡应彪压低声音对那人说道:“等我占了海口后,你带3000亲兵迅疾将华威给我抄了,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给我用船运到湛江,明白了吗?”

那人低头答道:“小人明白。”

“去吧。”说完,胡应彪好象放下了一桩心事,端起一樽酒,一饮而进。

海口所,华威总部。

肖克垣召集了海南第一军,团以上军官的第一次会议。海南省省长邓善、华威实业总管李承顺、科技研究院沈括、第一师师长施庆春、第二师师长施庆野、海军舰队队长何喜亮(原琼洲驻军水军统领),情报部部长阎喜旺、特种纵队队长黄逸民和各旅、团级军官参加了会议。鉴于火炮营和火枪营的重要作用,他们也在会议名单之中。

肖克垣问的最多的就是阎喜旺了,阎喜旺详细的汇报不断传来的宋军情报:“宋军共约30000人,是从湛江抽调过来的,统制名叫胡应彪,还有海安水军统领高蒙,擅长水战,但这次只是率战船百余艘配合胡应彪。刚接到的情报说,昨天夜里有二十艘战船出海,去向不明。海上侦察现在还没有结果,胡应彪大军明日上船出海来海南。”

阎喜旺说完望着肖克垣,后者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他们的水寨和粮草都驻在什么地方?”

“水寨设在龙塘,粮草则在距龙塘30里的地方,有2000人驻守。”

肖克垣想了想,对众人说道:“大家谈谈各自的想法,你们认为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登陆?”

施庆春首先说道:“我认为海口是宋军登陆可能最大的地方。”

肖克垣看了看施庆春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海口现在是我们最重要的城镇,如果海口丢掉,我们基本上就被吃掉了三分之一,元气大伤,我们可有一半的产业都是在海口,我想大家都明白,海口丢了,我们意味着什么。”施庆春充分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肖克垣冷静的环顾了一下四周,观察着每一个人的反映。

邓善的脸上是布满忧虑,李承顺、沈括和施庆野似是在想什么,而阎喜旺、黄逸民和下面的军官们则是微微点头,显然,他们是赞同施庆春的看法的。

沉默了一会儿,肖克垣见没人说话,便打破了沉默:“其他人有没有别的意见?”

这时李承顺接口说道:“本来我不该参与军队中的事,但我提个建议,我认为庆春说的不错,海口肯定是宋军的攻击目标,但不一定是登陆的地方,毕竟我们在海口的布防有万人之多,宋军不可能查不到,我不认为他们愿意用硬碰硬的打法来直接攻海口。”

此话一出,众人表情不一,沈括和施庆野显然同意李承顺的建议。肖克垣心里也是暗暗赞赏。而施庆春却自有自己的道理:“他们的目标终究是海口,如果再从海口分兵去防守漫长的海岸线,这恐怕是不现实的。”

“如果宋军在背后登陆,把我们围在海口,切断我们和潭布村之间的要道,断绝我们的粮草,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呢?”李承顺反问道。

听了他的话,众人暂时都没有了声音。

“很有可能是从海口东侧的入海口乘船进入岛内登陆。”半天没有说话的施庆野说道。

“不错,很有可能是那里。”沈括也表了态。

李承顺接着说道:“所以,我认为极有可能是琼山附近或者是大致坡。”

他的话虽然有道理,但众人却是难以接受,因为李承顺毕竟不是军中的人,一个地方官员提出的疑义显然是军官们很难接受的。

肖克垣却不是这么想,李承顺的建议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足以显示出李承顺的军事才智和战略眼光,当初把他安排在华威做总管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军队,所以今天才让他和沈括来参加这会议。肖克垣记得历史上沈括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但没李承顺这名字,可能是他不耻宋朝廷的软弱,才没有作为,而被后人所知吧。从刚才的观察来看,沈括和施庆野显然也看到了李承顺所想的这一步,只是无法确定具体位置而已。从这次会议,已经可以看到将来自己军队中的一些将才。

肖克垣见众人意见不能统一,便说道:“我同意李总管的看法,如果真的从琼山上岸,将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大致坡登陆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比较远,而且我们很容易切断他的补给线。即使我们判断错误,也来得及补救,但我们必须要防范这一地区。”

“我们有个有利的条件,就是我们的奇兵----独立野炮营和岸防火炮营,敌人对这些武器,了解不会很多,毕竟这是火炮的第一次亮相。肯定会准备不足。”

“所以我命令,现在起,各师团必须保持高度的通信通畅,通信员所经过的路途要确保安全,千万不能出现联系不上的情况。施庆春和我,率第一师及军直属海军岸防部队驻守海口,第一师由施庆春率布置在海口以南,谨防宋军从琼山方向攻破海口,并准备随时机动。我率军直属海军岸防部队和军属火炮营布防在海口所主要港口。二师一旅的一团、二团驻守屯昌,三团驻守老城,并随时准备机动。施庆野,你亲自率第二师其余旅团在琼山与海口的必经要道------赤峰两翼埋伏,并将一师、二师野炮营、火枪营归你调遣。”

肖克垣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海军舰队何喜亮率三艘战船分几次将你部运往九海,防止九海那里出现意外。至于小船和小船上的船员要全部留下,由黄逸民调遣,协助特种纵队执行秘密任务。至于什么任务,黄逸民和阎喜旺留下,会后单独安排。”

“阎喜旺,你要密切侦察宋军的一举一动,随时报告,另外,注意反渗透,近期必然要有很多探子打进来。最重要的是尽快查出那二十艘船的去向。”

“还有,老邓,你回去后要发动潭布村的人们组织自卫队,严加防护粮仓。”

“承顺,你…………”

“我会做好各厂的安全准备。”没等肖克垣说完,李承顺就接道。

肖克垣赞许的点点头。

龙塘南30里处,深夜。

“那小娘子这够白净的。”一个哨兵拄着长矛,低头回想着一个时辰前的那个村妇,白皙的大腿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奶奶的,这里又没有反贼,巡个什么哨?害得大爷不能在那热被窝里多待会儿。”看了看眼前成堆的粮草,心里就一肚子的窝囊。不由得把这帮当官儿的女性家属全部问候个遍。

正低头暗骂间,忽然被一只大手堵住了嘴,接着看见一个刀尖从胸前透了出来,鲜血顺着刀尖泉涌般喷溅出来,有人捅了自己一刀,好象没感觉怎么疼啊?身体越来越软,怎么使不上力气?捅刀子的人慢慢的把自己放在了地上,看清楚了,是一个穿浅蓝花衣服的人,戴着花帽子,正看着自己,那眼神好冷,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好象在看一只要死了的兔子。张了张嘴,可发不出声音。那人走了,天啊,不是一个人,好多,一大堆穿花衣服的,向粮草跑过去了。自己要死了吗?不,我不想死。那天上的星星好亮啊,可离自己越来越远,还有那个小娘子,白皙的大腿…………

琼山以东,入海口内,大批战船漂浮在水面上,大批宋军登陆后,向琼山方向进发。

施庆野坐在地图前,思考着当前的形式。这是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场大仗,必须要打好。通信兵不断的传来肖克垣那边新的战略部署,使自己对战场的形式更加清晰。根据情报,胡应彪部已经在琼山附近登陆,并向自己的方向行进。这说明在会议上,我方对敌方的进攻方向判断完全准确,刚才传来的新的消息,肖克垣已经派第一师快速向琼山急行军,力争穿插到宋军身后,截断宋军的退路,自己的胜算更大了些,只是这些训练还没结束的新兵能否坚决的将宋军阻击在这里。经过出发前自己做的战前动员,看着斗志昂扬的战士们,斗志士气是不成问题了,最担心的就是战斗经验。

“报告,敌人距离我阵地三里。”侦察连的士兵报告。

“继续观察,随时报告。”“是!”侦察兵转身出去了。

“通知各旅,做好战斗准备,以炮声为号,发动攻击。”施庆野坚定的向通信兵说道。

胡应彪坐在马上,心里想着白花花的银子,很糟的心情,变的好了起来。本打算把大军全部带过来的,可船上一次不能带过来那么多人,只能让偏将吴宝带领5000人先驻守在龙塘,自己带着的20000人马对付些小毛贼应该没问题了,何况自己手下武功高强的大将比比皆是,几个回合内毙敌于马下的本领还是有的。

宋军先锋已经慢慢进入口袋,炮手看着施庆野,期待着点火的命令,而施庆野只是冷静望着下面长龙似的队伍,并没有任何表情。

“师长,我们是不是……”火炮营营长有些急了。

“不,这是先锋,大队人马还没到,再等等。”施庆野打断了他的话。

一个时辰后,施庆野看见旗号中出现“胡”字大旗的队伍已经全部进了口袋,向火炮营长说道:“做好准备。”火炮营长马上举起了令旗,只等一声令下。

胡应彪在队伍中望着越来越险恶的地势,不觉有些担心起来,如果这地方设下伏兵,可是万万不妙,被人包了饺子的后果不堪设想,便转身对身边的一员大将说道:“马上派斥候去两侧查探一下,我觉得这很危险。”

“轰,”一声巨响传进胡应彪的耳朵,接着看见自己旗头(军队中选拔的壮勇者执旗,作战时麾众当先)被炸得飞上了半空,随之四面八方“轰轰”的巨响不断传来,爆炸不断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开,自己的队伍登时被炸的死尸遍地、中军队伍火光冲天。随着每一次爆炸,必定要倒下一片,大量的鲜血伴随着断肢崩得到处都是,血腥的恐怖迅速传遍每个人的心头。

胡应彪张大了嘴巴,抹掉溅在脸上的一块儿血淋淋的碎肉,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实的,心目中的战争,必然是两军面对面的冲杀才能分出胜负,而眼前的一切,这……这算什么?还没看见敌人,就已经死这么多部下。向来自负的胡应彪怒火冲天,大吼一声:“众军听令,不可慌乱,与我排好阵形。”

他的吼声被淹没在隆隆的炮声中,本无斗志的宋军何尝见过如此的屠杀似的战争?纷纷掉头向回便跑,胡应彪哪里阻拦得住?只得随人流向后退去。

败军终于逃到了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域,炮声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溃逃的队伍渐渐稳定下来。

胡应彪回头看去,跟着逃出来的只有12000多人,而且不少带着伤。看来继续前行是不可能,只能先退到海边再做打算了。而胡应彪并不知道,火炮哪里有炸死那么多人,只是巨大的心理恐慌使官兵惊骇过度,更多的是四处逃散而已。

刚刚行走不远,却看见一只衣着奇怪的队伍,大约有四、五千人,齐齐的排成两个密集的方阵,布置在左面一片空地上,前两排的人交错站列,手里端着带管子的树根指着自己。后两排却蹲在地上不知道在做什么。再后面是一个人数比较多的方阵,手执奇怪的刀和长矛躲在队伍后面。这正是施庆野的一师火枪营、二师火枪营和二师的三旅。

怒火正旺的胡应彪终于看见了敌人,急下令展开队形,压住阵脚,向身后问道:“谁与我打头阵?”

“末将考谰愿往!”随着他的话音,一个魁梧的副将挥舞大刀策马窜出。

考谰来到两军中间,向对方大喊:“谁敢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铛……”一声枪响给了他肯定的回答,考谰应声翻落马下。

宋军的队伍当时全部愕然,这是个什么打法?对方不敢出战么?暗箭伤人?本已经心惊胆战的队伍又有些乱了。胡应彪大怒:“全军听令,与我冲上前去,杀了这帮反贼,违者就地砍头。”

听到命令,没有了主意的宋军大声叫喊冲向对方。官兵们眼见冲到对方面前,可对方还站在那里拿树根指着自己,不由胆气壮了起来,更加奋勇冲去。忽然从前方传来一声大喝:“放!”一片“铛铛铛铛……”声音传来,冲在前面的官兵瞬间倒下一大片。还没等后面反映过来,又是一声大喝:“放!”“铛铛铛铛……”

哗……又倒下一片,接着,对方前面的两排呼的向后退去,后面的两排交错的站到了前排,端起了树根。

宋军冲到前面的顿时已经死伤几百人,后面的看到面前血淋淋的一片,哪敢再冲?调头就跑,后面又传来大喝声:“二旅!冲!”虽然不知道二旅是个什么东西,也没心思回头再看个究竟了。后面跑得慢的被人用怪刀劈死,惨叫声不断从身后传来。

败军再也控制不住,四下向海边方向散逃。胡应彪也被冲得只能跟着败走。一路奔逃,直到看不见追兵,人流才渐渐慢下来。胡应彪见自己的大军丢盔卸甲,已经剩不到万人,不禁仰天长叹。

一直跟随身边的那个神秘参将靠了过来,说道:“大人,离海边不到六里了,我看还是先退到那再做打算吧。”

胡应彪黯然的点点头,刚要开口,却见前方烟尘滚滚,登时大惊失色,显然已经被切断了退路。难道自己将战死在这?已经没有退路了,曾纵横沙场多年的他,不禁把心一横,大声对军士们说道:“众将士听着,只要上了船,反贼便奈何不了我们。不想死在这里的,拼了命跟我冲出去。”说罢,挥起大刀大喝一声:“随我来!”众官兵见此,当然不想死在这,也顾不得许多,奋勇跟随冲了过去。

第一师三旅旅长丘耘合焦急的领着4000人,连续的急行军终于快速的赶到海边。大部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师长命令自己不惜代价牵制宋军,阻止胡应彪逃回船上。自己终于在敌人之前赶到了,不由得长出一口大气,只可惜自己没有火枪。刚刚喘口气,就已经见到远处冲过来的胡应彪了,马上组织队形,严阵已待。

瞬间,官兵已经冲到眼前,一阵乱箭射倒一片官兵,可没能阻挡住宋军的冲势,两军混战在一切,喊杀声大起。正酣战间,丘耘合忽然发现自己队伍后面大乱,一队数千人的人马冲杀过来,本来训练就没有结束的部队立即难以支持,慢慢被围在核心。眼见自己身边的战士一个一个倒下,身边已经剩不到两千人,特种兵出身的丘耘合不禁内心一阵阵刺痛,咬紧牙关,奋勇的冲杀,自己已经不知道受了多少伤,眼前只看见通红的鲜血,砍!砍!砍!丘耘合奋力挥动着战刀……

胡应彪立马站在包围圈外面,看着血人似的丘耘合拼命冲杀,对及时赶来接应的张荛赞叹道:“这真是一员猛将啊!可惜呀可惜。”张荛也不由得暗自佩服。

“大人,大队反贼杀过来了。”身边的一个官兵惊呼。

胡应彪抬头看去,西北方灰尘冲天,显然是敌人大队人马,侧身对张荛说道:“命众军,不可恋战,速速上船!”“是!”

丘耘合满面鲜血,机械的挥舞着战刀,忽然听到身边有人大喊:“援军到了。”丘耘合顿时感觉象是得到了解脱,身边的敌人在迅速的减少,自己的力量也在随之而逝。吃力的把刀拄在地上,支撑着自己,张了张嘴,说出了最后一个字:“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迷失特种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迷失特种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