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徐晃之心

第三章 徐晃之心

整整四个月之后,杨奉的伤势才算是彻底痊愈,只是,脸上却留下了两道浅浅的抓痕,使得原本丑陋的脸更加狰狞。但是,杨奉的部下并没有因此更加害怕他,反而是觉得杨奉很可亲,因为杨奉和一个月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不但脾气温和了许多,更是待兵如子。

杨奉也在这四个月的过程里慢慢适应了杨奉这个身份,虽然对于这个皮囊很不满意,但是这也已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毕竟三国时代的医术还没有整容的技术。由于在与西凉兵一战中,杨奉立下功劳,被李榷封为骑都尉。

就在李榷认为杨奉将会更加卖命的时候,殊不知杨奉却趁李榷和郭汜在长安大战数月,两败俱伤之局,突然反水,从李榷和郭汜的手中将献帝和百官尽数救出,屯兵在了扶风郡的周至县。

仲夏的夜晚,皎月当空,繁星闪闪,虽然不如白日的可见度,但二十步之外也能将事物瞧个清楚。尤其是一阵阵的凉风吹过,让人感觉从头到脚都是清爽的,白天的燥热积攒在心头的郁闷心情也被微微凉风轻轻吹向了远方。

这是雍州扶风郡的周至县南二十里处,杨奉击败李榷和郭汜的联军之后,便将军队驻扎在这里。军营虽然不是很大,却也足够容下五千士兵。在动乱纷争的汉末,驻扎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在野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是让人感觉稍稍有点不正常的是,杨奉部队的军纪特别的好,虽然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了,但站哨的、巡逻的士兵竟然没有一个偷懒的,整个军营显得井然有序。

虽然打败了李榷和郭汜,救下了献帝,但是杨奉却丝毫不敢松懈,因为李郭二人合兵一处之后实力仍在杨奉之上,是以现在虽然已经是后半夜了,杨奉和徐晃二人还没有睡觉,正在大帐之内商议事情。

杨奉的大帐并不在军营的正中间,而是在最靠近军营门口的位置,这是兵家大忌,但凡熟读兵书的人都知道,主将的大帐应该设在军营的中央,甚至于再靠里面一些,以为发生异常变故的时候,能够不被袭扰,使得军队首领能够掌控全局的形势,指挥战斗。

难道说杨奉不懂兵法?

有可能,因为杨奉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名将。但是,即便杨奉不懂,徐晃却是三国名将,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如此浅显的道理的。

其实,只要你能够再向军营中央的位置看上一眼便能知道原因了,因为最中央的那个位置是一个超大的营帐,比杨奉所在的主将大帐还要大上两倍,而且大帐的中央的旌旗竟然是黄色的五爪金龙旗。

是了,杨奉将那个位置让给了汉献帝,自己则将主将的大帐设在了靠近营寨大门的位置,一是为了能够很好的保护汉献帝的安危,二来也是因为杨奉对自己的军队十分的放心,在如此严密的哨岗和巡逻之下,不可能会有大批军队不知不觉地靠近自己的营寨的,何况在营寨的四周,杨奉还派了二十多名斥候,时刻盯查外部的情况。

杨奉的大帐之内甚是简陋,竟然连地毯都没有铺,使人感觉在进了大帐之后除了看不到头顶的皎月和繁星之外,和在野外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是一张破旧的案几,一盏昏昏明明的油灯和几卷竹简,以及堆在最里侧的一张被子和褥子。

案几的内外两侧,正分别跪坐着两个全身披挂的武将,里面一人约莫二十三四的模样,浓眉麟目,塌鼻蛟嘴,瘦尖形的脸型,此人的长相和帅哥是没有丝毫关联的,而且还显得有些猥琐,脸上更有两道抓痕成十字状,此人正是杨奉。杨奉对面坐的便是徐晃,约莫二十出头,虎背熊腰,虽然是跪坐着,但也能看出他的身高至少在八尺开外,眉间高挑,圆目闪神,国字脸型,刚毅尽显于此脸之上。

“公明”,杨奉盯着地图看了半天,最终叹了一口气,抬眼向徐晃看来,“你可有良策将皇上安然护送到长安?”

徐晃本来正在思考,听得杨奉问话,这才停止住大脑细胞的跳跃,长舒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道:“主公,晃愚笨,至今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徐晃的回答似乎在杨奉的意料之中,他也长吁了一口气,颓废道:“公明不必自责,如今张扬在槐里驻军六千,胡才在坞乡驻军驻军七千,韩暹在闻喜驻军一万,就连李乐也在鏊屋驻扎了五千士兵,还有李郭二人虽然刚刚兵败,合在一起也有一万多军队,而且他们几个人所在的地方相距都不远,彼此之间正可互为救援,更是将去长安的道路封得死死的。我军只有五千士兵,虽然战斗力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强,但要同时与他们为敌则风险太大,更何况我们还肩负起了保护皇上和百官的重任,此举不能不小心哪。”

徐晃深深地点了点头,很是很佩服地看了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主公一眼,道:“主公分析的不错,只是如果我们过不了这一关,便无法到达长安,更不要说护送皇上去洛阳了,而且我军的军粮也只够半个月所用了,这一带又没有什么可以补充军粮的地方。”

在徐晃的心中,对于早先投奔杨奉为主很是后悔,当年因为太年轻了,一心想从军,想建功立业,是以见了杨奉率领的正规军便眼红不已,基本上没有经过思考便轻易地认了杨奉为主公,做了他的亲兵。

但是在后来的接触中,徐晃发现杨奉此人不但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更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不是他值得托付一生的明主,只是徐晃此人素来忠义,虽然心中后悔却也从未生过背叛杨奉另头明主的念头,当然这其中也有杨奉确实将他引为心腹,并多次提拔的原因。

只是在四个月前,杨奉为马超所伤,伤重将死的时候,徐晃才产生了将杨奉厚葬之后,向东投靠明主的念头。只是,这个念头也随着杨奉的“复活”而再次被压在徐晃的心底。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丑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国丑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徐晃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