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最想见的人
七月的一天,天气炎热,北京大街上行人匆匆忙忙,熙熙攘攘,一身便装的朱由校兴致勃勃地走在街上,好奇地打量着大明国都―――北京城的风貌。
这里算是如今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最为富饶的一国之都了。这里有漂亮的街市,热闹的市场,富丽的王宫府坻,各地的特产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因而北京汇集了天下最丰富的财物,天下最杰出的人材,北京以自己的吸引力吸引着全国的最出色的东西,无论是人财物。与此同时,北京还有着大量被称为皇亲贵戚的人渣,北京的水很深,也很浑,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让这座帝王之都陷入了一丝疲态。街市景物依旧,人潮不断,但朱由校却从他们的脸上品味出了一丝麻木和萧索的意味。
“唉,大明朝已经开始衰败了。”朱由校不禁暗自心痛,在封建统治和儒家理学的影响控制下,中国人正在逐渐丧失自身的活力,到了后来风雨飘摇的时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更是一片黑暗,真是恨其不幸,怒其不争。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朱由校穿大街走小巷,逛了多半个北京城,一边逛,一边观察北京的城市建设和风土人情,暗自了解各种有用的资讯,并琢磨着以后行政的政策和改革的方法。可惜的是身边也没有个有用的班底,不然的话就搞个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就以手中的资料进行参考分析,为以后的行政和解决各种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
另一个让朱由校念念不忘的事情是,在大街上教训几个流氓,救个把美女,当回英雄救美的幸运小子,让美女芳心暗许,暗生情愫什么的,很多书上不都是这样写的吗!但可悲的是这样的好事一回也没发生在朱由校身上,再说了自己还太小,应该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不要老想这些歪七溜八的,以前的老师们不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吗。不过美人没遇到,穷酸到是碰到不少,他也私下里结识了一些学子,想着收点可用之材,但让他气愤的是,他碰到的这些个书生只对两样事情感兴趣,一是女人,一是八股。听了几次酸腐儒生们大讲什么八股窗课之后,朱由校被憋得险些吐出黄胆来。自此以后他再也不对满大街的儒生感兴趣了。因此朱由校很失落,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一切不和实际的幻想破灭后,朱由校终于对这个现实世界感到失望了,这大街也逛得有气无力了。
虽然他在街上没碰到什么好事,不过也没有太失望,至少北京的茶馆和饭店是进去享受了多回,只可惜手里的银子太少,实在没办法大手大脚的花差花差了。当然了,进茶馆和饭店品的不是饭菜香茶,而是这个时代的气息。
这一天,朱由校又悄悄的溜了出来,带着李进忠,安定北和靳大有等几个人继续化了妆在街上逛,但这街逛多了也觉得腻。朱由校正想着到哪去找点乐子的时候,李进忠突然拉了拉朱由校的衣服,很神秘的对他说,“世子殿下,咱们被人跟踪了。”
朱由校听后吓了一大跳,这可不是好事,要是让满朝的群臣们知道自己悄悄溜出来逛大街,那是要倒楣的,而且要是被郑家的人发现就更要命了。于是他急忙问,“是谁在跟踪我们?”
李进忠左右瞧瞧,看着他这副样子,朱由校实在是有些反感,这家伙就是这么鬼鬼祟祟的一副小人样。贼溜溜的李进忠看看没有太多的人注意,悄悄跟朱由校说后面的大内侍卫发现有一个小道童和几个伙计跟了咱们好几天了,不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不过他们光跟着,也没看出来他们打算要做什么。
“唔,”朱由校想了想,“咱们还是要小心为妙,找个地方把这些人给甩了,然后我们去一个地方。”
“不知殿下要去哪,”李进忠问。
“这个你不要问,总之到时候你会知道的,但有一点要注意,我的身份是不可以暴露的。”
“是,”李进忠答应一声就退到朱由校身后了。几个个接着在大街上逛,不过在逛街的时候时刻注意着身后远远缀着的人,找了个地方把这些人给甩了。
把尾巴甩了的朱由校一行人来到了北京南堂附近的一处宅院,在朱由校的示意下,李进忠上前去打门。
朱由校看着这座很简陋的住所,就如同在瞻仰一座丰碑一样,如果说来到这个时代后,把小朱很想见的名人排一个名单的话,那么无疑的,排在第一名的将会是徐光启。
徐光启,大明朝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名字足以让后人敬仰,他的功绩将辉耀千秋,他的成就照亮这个黑暗的时代,明朝因为有他而精彩。
朱由校不是一般的想见见这位科技界的前辈,尽管从后世来的他,其科技知识和水平远在徐光启之上。朱由校想得更多的是,明朝有着太多的科技人才了,自己尽管知道很多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毕竟是一个人,而且万事开头难,要发展科技光靠自己实在是不行的,自己就算知道的再多,又能在这条件极其简单简陋的时代做出什么成果来吗。
有了徐光启的帮助就不一样了,在自己的指点下,徐光启将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量来,各种难以致信的科学发现搞出来,那还不跟玩似的。而且到时候组成一个以徐光启为中心的科学院,集齐天下英才,呵呵,以后我们的大明朝,或者说是中国将会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下越发的强大起来。
“什么?不在?”宅子里出来了一位老家人,他告诉朱由校一个惊人的消息,现在的徐光启正在天津进行新作物实验,也就是在天津种地呢。朱由校顿觉犹如当头一棒一样。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点,这真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去,怎么自己想找个人都这么难呢,以前看小说的时候那里面写的可不是这样啊,人家想找谁都是一下子就碰上了,自己到处找都找不着,大家都是人,怎么运气差得这么多呢。
在徐府碰了壁的朱由校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太子府,李进忠等人看他的样子也不敢打扰,都在一边小心地伺候着。
到了晚上,朱由校的心情都没怎么好,他看着有些低沉意味的书房,看着灯影下不断变幻着样貌的各种工具,暗暗叹息,自己想要改变这个时代,想要改变这个世界,最缺的是人材和机遇,他可不想等以后自己当皇上了再进行改革什么的,他的一贯风格就是一定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他这种心思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手中有粮心不慌。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掌握的强大实力,强大到自己可以使用这力量推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他可不相信什么小说上写的皇上王霸之气一散,写点高科技的技术资料,大臣们欣喜若狂地下去办去,君臣们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下大力发展科技,大造先进武器,大力推动现代化教育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对科学进步来说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那些个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大臣和儒生们,他们可不会同意你发展什么科技,你要是发展口头上挂着的礼义廉耻什么的,这些人会很高兴,你要是发展什么奇技淫巧什么的,你不被骂死才怪呢。在这些人眼里,一个正常的伟大的皇上应该是亲君子远小人,满口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事事都听大臣们按圣人之言所做的结论,并按这个结论实行,不管后果是什么才行,你要是脱离了这一点,那么你就是昏君,你就是跟所有的官僚系统为敌,跟所有的只会圣人之言的学子们为敌,跟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就算你逼着这些人去发展科技,走正确的发展道路,以那些老油条的个性来看,他们绝对会阳奉阴违,办事拖拖拉拉,绝对不给你玩活,你还拿他们没办法。
“无论如何,今后一定要掌握一支自己可以支配使用的力量才行。要开拓,要发展,实在不能靠明未的那些官僚,得有自己的势力,完全听自己话的人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才能开创一个新时代吗。”朱由校这样想着,但悲哀的是,如今他的人手不过是四个小太监,四个小道童和一众大内侍卫而已,李进忠?他是指望不上,孙承宗?以后再说吧。徐光启?竟然见不到他,唉,俺咋这么命苦呢,他这样想着。
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办法的朱由校一狠心,不想了,于是他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木工工具上,一时间屋里响起了叮叮咣咣的作木匠活的声音。
一段时间以后,朱由校停下了木工工具,看着自己辛苦忙活了一阵子的成果,他做了一个木工工具箱,当然工具箱是现代样式的,方便实用,可以把一大批工具装进去,整理好。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总有一种成就感,他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从来都是很满意的。估计要论及科技水平和创造发明能力的话,这个世界上还真是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想到这他突然一下子感觉到了什么,对了,科技呀,这个时代不光有伟大的徐光启,还有很多其他有名的人物呢,找不着徐光启何不去找别人去呢,自己真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到,真不知道前一段时间都干什么去了。
呵呵,朱由校不由得笑了起来,他知道以后要干什么了,至少明天他有一个地方是要去拜访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