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远东惊蛰(一)

第44章:远东惊蛰(一)

1933年4月,日本关东军大部精锐云集长城一线,战火愈燃愈烈。就在世人把目光投向华北之际,从远东传出一条惊人的消息再次震动了世界:日本向苏联开战了!

一时间,大洋两岸的中国、美国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法、德、意诸国,都感受到了这股强震的冲击。令人惊讶的是,世界诸强似乎都以欢快的心情,注视着远东中、苏两国交界处的那座仅100多米高的小山峰:张鼓峰,以及图们江。

日本人胃口大得惊人,这个本土面积不及中国任何一个中等以上省份的岛国,不仅向身边的一条巨“龙”张开血盆大口,而且不待吞嚼化尽,又一拳向北面的巨熊身上擂去。日本人胆量也大得惊人,敢冒兵家之大忌,同时向两个大国挥动战戟。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就是败于两线作战,但自诩有天照大神护佑的日本人这么干了。弹丸小国日本,把刚刚趋于平静的世界,又搅得个动荡不安。刚从一次大战废墟上站起身的世界各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又被浓重的战争阴云所笼罩。

欧洲,纳粹已在德国上台,众多中小国家面对这个即将崛起的可怕巨人,被箍得透不过气来,重重地呻吟着。而英、法等军事大国,也被这股冲天的邪气震慑住。混沌不堪的世界,正义一时失去了光亮。在亚洲,中国已在日本点燃的战火中挣扎了近一年半了,而朝鲜半岛已被日本的太阳旗融化。东南亚诸岛,随着英法力量的衰落,这里几乎成了防御的真空。关于日本的“神话”越来越多,越传越神。

日本,就象是从潘多拉宝盒里逃出的一个恶魔,转眼间便把平静的世界搅得个倾斜动荡,喧沸不宁。

如果说日后的疯狂之冕属于德国的话,那么1933年中最张狂、最急不可待的,则是日本。

4月1日,日本“朝鲜军”精锐第19师团,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苏联远东红军踞守的张鼓峰等高地,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苍茫、沉寂的远东之夜,被隆隆的枪炮声、喊杀声惊醒,在大风中呜咽着、颤抖着。兵力处于极度劣势的远东红军面对汹涌如潮的日本“矮脚虎”的猛攻,无力招架。当夜,张鼓峰等一线阵地尽数落入日军之手。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也被这震动世界的消息惊呆了。

远东突发的战火,并没有搅扰莫斯科春夜的宁静。克格勃出色的保密工作使这座美丽的俄罗斯古城仍处于宁静之中。自从纳粹在德国上台,希特勒公开叫嚷要将布尔什维克从地球上抹掉后,这里似乎也嗅到了战争的气息。许多工厂早已停止了民品生产,急急忙忙投入到飞机、坦克和枪炮的制造行列中。斯大林冷酷无情的肃反运动已经启动(历史上苏联的肃反在1936年左右大规模展开,但在这个时空由于1931年底就开始整肃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反革命集团”,所以肃反也提前开始)。白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似乎都想避开这动荡年月里随时都可能降临自己头上的灾难。天一黑,街道上便人迹稀落。人们早早溜到属于自己那一方小天地的家中,关门闭户,图个清静。这使得莫斯科美丽的夜晚有一种冷峻异样的宁静。

克里姆林宫一间宽大的办公室里,一盏台灯幽幽地照着四壁。墙上,映出个魁伟的巨大的身影。斯大林握着他那几乎不离手的大烟斗,忧心重重地在屋里来回踱着,思索着。上午,来自前线的报告惊得他半天说不出话。虽然他对日本挑起军事冲突并不感到意外,但这次冲突的规模、时机还是令他震惊。这其中有什么背景,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他觉得眼前的事情象一堆乱麻,扯不清、理还乱。这时,他感到头隐隐作痛。近几个月来,国际形势的不断恶化和国内的肃反,使他象一部昼夜运转不停的机器。他本来习惯于整夜整夜的工作,白天休息。可现在,白天他也很少能会上眼。

本来,苏联就处在东西方列强的夹缝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环境。一世精明的斯大林不可能不有所顾忌。但权力的高度集中,使他头脑发热,无端猜忌。初入克里姆林宫时尚能保持的谦虚有礼、善纳良言,随着民众个人崇拜的日益疯狂,早已象夏日的冰雪一样,荡然无存。“居功自傲”,这个曾一直令他生厌的东西,如今可悲地落在了他自己的身上。

他是伟人,但他也是凡人。为扫除个人崇拜的障碍,使自己的意志能够无条件地实现,他终于导演了让历史垂泪的肃反运动。一时间,党内、党外人人自危,担心有一天无名的横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一时怪云笼罩,血雨腥风弥漫全国。

斯大林就象是被怪物控制了大脑,挥刀猛砍自己的躯体。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一向意志坚定,坚定得可以说是固执、倔犟。他认准的道儿就一定要走下去。他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从不会为自己的所为而后悔。

内忧外患,更加重了苏联的危机。

苏联的危机,他有时也能意识到。尤其使他忧虑的是,红军指挥员**上的消失,必然严重损害红军的肌体,危及国家的利益。为此,他时常陷入矛盾之中。希特勒这个战争疯子,一向以**著称,与德国交战,只是时间问题。但他不会放弃已定的政策,也不可能走回头路。他只希望战争能晚一些到来,他首先需要的是党的“纯洁”,国内的安定,其次才是红军的强大。日本人这么早地闯了进来,打乱了他心中的计划,这使他既不安又充满怨恨。

“可恶的黄祸!”他心里恨恨地咒道。

门轻轻地开了,苏联国防委员伏罗希洛夫轻轻地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可斯大林象是没看见来人,仍在那里想着自己的心事。

斯大林对日本人的警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日本征服朝鲜半岛,并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苏日边境从此就不那么太平了。自1933年初起日军便屡屡在边境上挑起冲突,迫使他不得不强化国防建设,在边界处大修防御工事。咬着牙拿出有限的卢布,组建、充实了远东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并同蒙古签订了军事盟约。但这一切仅仅是权宜之计,他并不想真正与日本人动手打起来,虽然他并不怕日本人。当欧洲局势象失去控制似的不断恶化并四处蔓延时,斯大林的头脑却越来越清晰。在他眼里,日本人再张狂,毕竟不如德国那么有威胁。德国人的扩张,不可能迈过苏联,尤其德国现在正控制在一个**产主义的战争独裁者手中。

他想避战,日本人却偏偏不放过苏联这个巨人。东京日本陆军少壮派势力日渐扩大,“北进论”在东京愈益猖撅,对苏联远东红军发起试控性攻击的念头一天比一天迫切起来。苏联国内政局动荡、远东红军实力薄弱就不再是秘密。

斯大林终于被推入了困难的抉择之中。他吃不准日本人的真正意图。如果苏、日由此导致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苏联必将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觉得自己象是被推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岩,稍稍处理不当,带来的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斯大林缓步踱回桌边,捏起一撮烟丝不紧不慢地往烟斗里塞着。桌上台灯发出的幽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明暗相向,一脸冷峻。他好了眼恭立一旁的国防人民委员,低低地开了口:“伏罗希洛夫同志,前线情况怎样?”

“斯大林同志,敌军今天又进占了沙草峰。前线指挥员报告,敌人控制两座山峰后,全面转入防御,似乎没有继续进攻的迹象。”

“我们后续部队在哪里?到达前线需要多久?”

“预备队正向前线调动中。坦克旅大约需2天,而步兵师至少得3到4天。如果途中没什么意外发生的话。”

斯大林微微点了点头,突然,他停下了脚步,转向元帅问道:“这件事是不是有可疑?比如,中国东北的抵抗军穿着缴获的日本陆军制服,向我军开火,引诱苏日两国卷入交战,以缓解目前华北的战事?”

伏罗希洛夫答道:“确实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据图们江区舰队的司令瓦舒金报告,是他的旗舰首先遭到炮击,炮塔被打穿,才引发与日本海军的冲突的。这一点已得到其他目击者一致证实。但我方旗舰炮塔的装甲厚度达100毫米,而中国东北的抵抗军只有轻武器,最多是少量的迫击炮,决不可能有这么威力强大的重炮。能一炮摧毁我方旗舰炮塔的,只能是对面日本军舰76毫米主炮发射的高速穿甲弹。”

斯大林点点头:“你认为日本人挑起这场冲突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这件事上东京和前线的军人们会不会存在分歧?”

斯大林两道锐目象两柄剑,伏罗希洛夫一时有些张皇失措。平时,斯大林很少要国防委员会的元帅、将军们单独拿意见。这使他极不习惯于今天这种场面。伏罗希洛夫元帅知道不开口不行,只得咽了咽唾沫,望着斯大林,慑儒地答道:“我想,驻远东一带日军有8个师团(注:含驻朝鲜的2个师团),兵力集中。而我远东军区防御面过大,兵力分散。也许日本人在东京的授意下想钻我们的空子。”

“那么你认为日本人是想与我们大规模开战吗?”斯大林继续问道。

“从目前敌方兵力看,似乎不可能有大的升级。”

“嗯”。斯大林轻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伏罗希洛夫同志,我们对这场冲突,还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东京这次采取军事行动,究竟是什么意图我们不清楚,但我总有一种感觉,今后时局的发展,也许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态度。眼下,我们抽不出太多的部队到远东去,一定要设法把这次事件控制住。”

最后,斯大林从嘴上取下烟斗,表情凝重地吩咐道:“你现在回去抓紧布置反击工作。布柳赫尔要亲自去指挥远东方面军。告诉前线指挥员,一定要拿出全部力量,给人侵的敌人以迎头痛击。只有在军事上给敌人以教训,远东的安宁才能有保障。另外,总参谋部也得做好远东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准备。眼下局势这么动荡,什么事不会发生呢?”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象是喃喃自语。伏罗希洛夫仍是僵直地站着,不敢开口。良久,斯大林才回过神来,看了对方一眼,说道:“你去吧!”

元帅如释重负,转身离去,斯大林又陷入沉思中,满屋散发着格鲁吉亚烟丝淡淡的香味。

莫斯科。斯大林愁肠百转,忧虑重重。而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却是心花怒放,连日来阴沉的脸上终于现出了阳光。当外交部转来苏日冲突的报告时,蒋介石眼睛倏地一亮,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一把抓过电文,兴奋之情毫不掩饰地从眼角眉梢流露出来,紧锁多日的眉头也舒缓了许多。末了,他放下电文,一声长叹;“好,好啊!天不负我,形势终于要变了!”

这一声长叹,道出了他内心的苦辣酸甜。1931年,当世界还处在通向混池的和平时期,内战不绝的中国就先尝到了外敌入侵的苦痛。天皇的野心,时时都在威胁着蒋介石那十分脆弱的国民政府,也使他的不抵抗政策受到了国民党内外地普遍谴责。热河丢失,装备低劣的国民党军,甚至大多的是他的嫡系部队,在战场上连遭败绩,目前的长城防线危如累卵,激愤的民众一片怨怒。政府人员也言战言和,莫衷一是,人心难测。更令他无法接受的是西方诸强对中国抗战的冷落。内外交困,使他倍感为政的艰难。他太渴望能有一个国际盟友,一个真正信得过的盟友,能与他共御日军。可有谁能与他同舟共济呢?一向标榜主持正义的美国人,在与日本的较量中从未拿出对国民政府的那股威风劲。老牌的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辉煌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就远东问题,从未在日本人面前直起过腰,中国从未从它身上得到什么直接的援助。一向深受蒋介石器重的德国,希特勒刚上台,底还没有摸透。倒是一向没什么好感的社会主义苏联去年年底与中国复交,眼下长城告急,斯大林挟正义断然不相退让,在远东跟裕仁操起了家伙,这使蒋委员长犹如三伏天喝下杯清凉的甘露,那股舒心畅快劲就别提了。

下午,蒋介石一觉醒来,气色格外好。一个月来,前线的战事搅得他心里火烧火燎的,很少能踏下心来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今天的消息,虽没给华北战场带来什么显见的效果,但至少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门突然被推开,风韵不减当年的宋美龄面含桃花,款款走了进来。立刻,一股幽幽的香气和一片晃动的笑魇罩住了蒋介石,令他砰然心动。就在他机械地起身,向着夫人伸出双手时,宋美龄玉齿微露,带着股难抑的兴奋脱口道:“大令,有好消息了,是吗?”

真是尤物!什么大事看来都瞒不过她。蒋介石心中叹道,含笑不语。

宋美龄天生丽质,又颇会笼络人心,蒋介石身边的文武百官、侍从谋臣,谁不愿在她面前绕舌卖乖呢?更何况她还是第一夫人,所以很多事情蒋介石前脚知道,她后脚就能拿出令委员长叹服的主意。

蒋介石温情地拉着宋美龄的手,在长沙发上坐下。宋美龄仍微露笑魇,静静地看着他。他知道她在等什么。

“大令,你消息知道的好快啊!我看雨农(戴笠)也不及你。”

声音有些沙哑。蒋介石起身抓过桌上的温开水,喝了口,继续说道:“唉!大令,时局的安危也让你牵肠挂肚。现在好了,俄国人不再沉默。我想,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多了。”

“你认为斯大林会和日本人真正动手打下去吗?”宋美龄问道。

“这次冲突是日本人挑起来的。日本不知道天高地厚,集重兵于华北,又在中苏边境挑起战端。可对我们来说,这是件好事。斯大林嘛,绝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会看着日本人危及他的后方。仗是一定要打下去的。”

宋美龄静静地听着,神情极专注。不时下意识地抿抿鲜红的嘴唇。

“现在苏联红军的后续部队正在开往前线,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这种时候,一根导火索就能燃起一场战争。只要日苏开战,我相信,不论东北、华北,甚至本土的日军也得北上,那么整个战场的形势也许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蒋介石越说越兴奋,这种时候,他宁愿相信事情能如他所愿地发展,他甚至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图画。身穿上黄色军服的日军,与皮帽皮靴的苏联红军在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杀得天昏地暗。一队队日军不断地撤离中国战场,从陆上、海上向北、向东,进入朝鲜半岛,进入蒙古,进入苏联。而他则驱动着国民革命军百万大军,沿着曾经败退的路径,杀向华北、东北,收复热河、辽宁,光复吉林、黑龙江。中国又重新归于他的国民政府,或者更确切地说归于蒋某人手下。果真如此,那他甚至比以前还光耀。民族英雄的美誉、一统的中国、控制更牢的军队,一幅多么美好的场景啊!蒋介石简直有些心醉了。

宋美龄也沉浸在喜悦中,看来受到蒋介石感染,她双眼放光,胸脯一起一落,激动难抑。精明的宋美龄有自己的考虑。当初,家产万贯、名闻十里洋场的名媛宋美龄顶住各方压力,下嫁给已有妻室、且下野赋闲的北伐军司令,便充分显示出她的精明。宋美龄正是这样精明且不乏远见的女人,一个令蒋介石的文武百官汗颜的女人。渊博的知识和机敏,为她搭成了一座座施展才能的舞台。

身在南京,宋美龄依然寻找着、观察着,终于抓住了一个良机。宁静的夜晚,她时常坐在广播电台的麦克风前,利用美国人提供的广播网,以一口悦耳、纯正的美语向美国公众发表广播演说。她再次成功了。很多美国人未必知道中国的蒋总司令,但绝少有人不知道一位曾留学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的中国女子在扮演着东方天使的角色。关于她的神话传说一时风靡美利坚。她也使西方公众突然发现在遥远的东方,一个文明古国正在抗击着日本人的侵略。一时间,同情、支持中国抗战的呼声日渐高涨起来。蒋介石靠自己娇小的夫人,在自己政治声誉、外交、军事上大大捞了一把。得意之余,对自己的这段姻缘倍感骄傲。

宋美龄跃上了政坛,但也把自己捆在了中国抗战的战车上。

今天的消息,同样令宋美龄振奋。但作为女人,她到底比蒋介石实际些。未来再好,那毕竟是一只未吃到的雁。眼下日本人就在中国,就在鼻子底下,这更厉害。想着,她低声问道:“大令,近来长城外围情况好吗?”

一声轻语,把蒋介石拉回到现实中来。尽管日军的压力仍是强大,但兴奋感仍在刺激着他的大脑。

“形势还好。各个关口都顶住了日军,中央军在古北口打得尤其好,傅作义在察哈尔组织了几次反击,收效不错。日本人也许没多久就要北调了。为适应形势,我们应该考虑考虑今后的军政方略。”

宋美龄柳眉蹙了几蹙,张嘴想说什么,但终于还是压住了。笑容重新浮上脸。她拉起蒋介石的手,说道:“出去走走吧,别老是闷在屋里。”

4月,正是树木葱绿,花草怒放的季节。蒋介石、宋美龄信步在庭院里走着,几名侍从官远远地跟在身后。这时,深得夫人宠爱的侍从官小张看着一旁身材魁梧的侍从室主任俞济时,神秘地问道:“今天先生、夫人气色不错,知道为什么嘛?”

俞济时扫了四周一眼,低低地叮问道:“少卖关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

“日本人和苏联人干上了,知道吗?!”小张得意地答道。

“嗯?!”俞济时睁大了吃惊的双眼。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章:远东惊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