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猖狂】

第七章【猖狂】

青州,作为大唐王朝的东都,它的军事力量和地理位置无疑得天独厚,理想非常,按理来说,天子脚下,治安平平,四海升平才对,但是眼下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大唐王朝国力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国内盗民四起,战乱不断。

昔日的大唐东都如今已经沦为乱逆攻打的目标,大唐的国威已然低落到历史的最低点,虽然说有大唐齐王英明神武,果断平定叛乱,降低损失,但是齐王所能够挽回的,仅仅只是一点颜面罢了。东都遭受攻击,对于一个强盛的正统王朝来说,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在漫天王的部队攻打东都之前,东都就已经不是那么的安静祥和,甚至在宣定皇帝巡视东都之时,躲藏在东都城外崇山峻岭之中的抢匪甚至于异想天开的想要刺驾,不过有朱凌这个忠君的平卢节度使在,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便被官军以强有力的优势扫灭。

尽管朱凌出兵扫灭了其中的一股抢匪,然而青州城何其庞大,东都外的山岭何其众多,朝廷的军队最重要的任务乃是守卫家园,守土一方,剿灭叛乱虽然也是他们的责任,但是眼下的大唐皇朝早已非昔日的雄狮,帝国国内扑之不灭的造反趋势已然无可挽回,如果没有意外,大唐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时候纵然朱凌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将东都城外,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匪乱全部平息。

纵然朱凌有这个心思,却也没有这个精力,东都城中的军队不仅仅起着拱卫皇都的作用,他还要威慑着山东大地林立的节镇,虽然说这些年来经过朱凌的整治,如今的山东是铁板一块,基本上没有什么异样的声音,但是政治权利这种东西是世界上最最难言,最最没有常理,最最难以推断的一种东西,有些时候,为了权利,一个疯狂地政客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做出来的。

若然东都城中没有了这二十万大军的拱卫,东都城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说不定在明天东都城周边就会马上多出几十万的盗匪,而各个州郡的节度使说不定马上率领着自己的牙兵来“守卫”东都。

谁都知道,这个年代官就是贼。贼就是官,双方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京城、东都天子脚下,治安比起天下其他州郡稍稍好了一些,但是这却无法改变双方之间那脆弱的本质联系,一件本来便是一样的东西,又何谈什么区别呢?

青州的山岭何其众多,一座连着一座,官军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其中剿灭,这些年来官军与盗匪之间打打停停,若是盗匪行事嚣张,惹起众怒,则官军出面剿灭,压压他们的势头;等到官军撤退,盗匪又再度猖狂,双方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攻守趋势,十几年来断断续续的对垒着,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发生,这样的对垒还要在继续,一直到改朝换代的那一天。

这样的做法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双方貌似达到了某种平衡,彼此之间攻守有道,官匪双方互不吃亏,但是仔细想来,这种做法却是在养虎为患,自取灭亡。

自古以来兵匪两立,如果偌大的朝廷连剿匪的能力都不在拥有,这个王朝存在的根基便已然动摇,它的灭亡便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便观历代王朝,王朝强盛之时四海升平,天下盗贼清靖一空。

而当皇朝末路,摇摇欲坠之时,定然是盗匪四起,天下战乱不断,而王朝最终也在战乱之中毁于一旦,荡然无存。

大唐王朝历经三百七十余年,几经沧桑,现如今已真正到了斜阳西下,穷途末路的地步,反贼尚且单干攻打东都,那么东都城外多些打家劫舍的盗匪又有什么值得惊奇的呢?

相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东都没有盗匪倒是一件值得新奇的事情吧。

李景齐淡淡的问道:“朱大人,这东都的盗匪当真就这么难以剿灭吗?”

朱凌不敢怠慢,慌忙将情况和盘托出,身为平卢节度使,手中掌握二十余万大唐精锐部队,坐拥大唐东都,乃是大唐堂堂五大节度使之首,在拥有如此优势的情况之下却不能将东都的盗匪清靖一空,朱凌实在是没有颜面拜见大唐朝廷。

若是其他人遇上这样没有面子的事情或许会选择隐瞒,但是朱凌乃是忠君爱国之辈,满腔热血皆尽报效国家,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深得宣定皇帝宠信而镇守国之重镇青州了。

再者说就算是朱凌眼下不说,李景齐入主东都,镇藩山东乃是不争的事实,总有一天李景齐也会知道这件尴尬棘手的事情,与其等到日后让齐王知晓问罪自己,还不如现在和盘托出。

携平叛大胜之余威,进而围剿无良盗匪,说不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还真的能够将为害一方的盗匪全部剿灭也说不定呢。

朱凌沉声说道:“回禀殿下,东都盗匪,由来已久,自三十五年前开始便一直在东都肆虐,本朝皇上登基之后曾经几度下旨剿匪,先后几任平卢节度使,包括微臣在内,也都屡次尽忠职守,奉旨剿匪,但是微臣惭愧,八次进剿,八次落空,没有一次能够将盗匪彻底剿灭。”

李景齐满是疑惑的说道:“本王承认青州之山峦是有些联众,但是本王猜想就算是山峦再多,幽谷再深,也总有个尽头的时候吧,东都有我大唐精兵二十万,还剿灭不了区区几千山匪流寇,朱大人,这是你在忽悠本王呢还是本王无知呢?”

李景齐自幼成长于深宫大院之中,纵然其奇才天纵,但是没有切实的经历过一些世事还是难以相信某些事情,对于朱凌所说的困境李景齐便心存疑虑,在他看来,就算是山峦再多,盗匪再是会躲避,也不可能在朝廷的进剿下苟延残喘。

如果一个朝廷下定决心要剿灭一个组织,不管这个组织拥有多大的能量,与朝廷对抗的下场也只能是覆灭,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不管是什么组织,不管是盗匪还是江湖门派,都没有妄自尊大,与朝廷公然对抗。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有些大逆不道之徒逆天改命,让自己的组织推翻朝廷,然而这类人中能够真正成功取得大位的少得可怜,多数的结果都是做了贵族的踏脚石,一处义兵的崛起总是伴随着一个贵族家族的兴衰。

其实不光是李景齐,换做是其他任何一个人听见这样的情况也只会是认为朱凌无能,抑或是朱凌根本就没有用心剿匪,否则的话堂堂二十余万大唐精锐部队怎么可能连区区几千盗匪都剿灭不了?

朱凌苦笑道:“殿下,并非微臣无能或者微臣进剿无心,而实在是情况复杂,难以进剿啊。”

“哦?你倒是说说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看朱凌的样子并非有心欺瞒,李景齐虽非明主,却也不是昏聩之徒,朱凌是忠是奸他心中有数,这样一个忠君爱国之将领却无奈坐视东都周遭盗匪林立而无力围剿,定然有着自己难言的苦衷。

朱凌叹口气道:“殿下可知道山东拥有多少节镇?”

李景齐脸色一震,他敏感的把握住了朱凌这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意,莫非盗匪的背后有各地节度使的影子不成?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节度使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连东都都胆敢算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所不敢做的?

李景齐叹口气说道:“大约三四个吧。朱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说这些盗匪背后有人在支撑不成?”

朱凌头痛的说道:“回禀殿下,山东一共五大节度使,除了微臣镇守的东都为平卢节度使之外,此外尚有辖制淄州的淄博节度使,辖制登州的东海节度使,节镇沧州的横海节度使,节镇汴州的宣武节度使。除开横海节度使听令平卢节制外,其他三州节度使对于朝廷命令向来都是阳奉阴违。微臣几次意图进剿青州匪患,可是三州节镇却每每都不配合,让微臣煞是头痛,却苦无良策。”

李景齐早在京都之时就已知道天下节镇猖狂跋扈,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帝国中心,国之重镇山东之下的节度使竟然胆大包天,但敢于朝廷公然抗令,怪不得强势如朱凌都没有能力进剿尽在眼前的匪患,有三家节镇在背后虎视眈眈,任谁也无法安心剿匪。

李景齐愤怒的一拍桌案,狂怒道:“好大的胆子!这三家节度使难道想造反不成?胆敢与朝廷作对?朱大人,传本王的旨意,让淄博节度使,东海节度使,宣武节度使立即来东都觐见本王,本王倒要看看这三家节度使有几个脑袋,敢在这种事情上玩阴谋!”

.....

【昏君有道灵庆个人网站lqwxw.有连载哦,喜欢本书的朋友情多多支持哦,不管是在起点还是在断章,都请真心喜欢昏君的朋友推荐宣传,灵庆会努力认真的把它写好的】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昏君有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昏君有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猖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