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三藩】

第八章【三藩】

大唐立国之时本来划分天下为十道,后来前唐国祚在藩镇之乱中凌乱,后唐烈祖皇帝平定天下之后因大唐国都长安已在战乱之中损毁,定都洛阳,改洛阳为中州。又因为青州乃是龙兴之所,故又定青州为东都。

鉴于行政上的方便管理,烈祖皇帝划分河南十二州为山东道,山东十二州为:汴州、淄州、沧州、海州、兖州、宿州、沂州、密州、齐州、青州、莱州、登州。

后唐立国之初鉴于天下战火初平,但是各地盗匪依旧严重,为了方便地方平叛,烈祖皇帝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协助朝廷管理地方,其中在山东道设立的就是平卢节度使。

烈祖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过世之后没有多久大唐便再一次重蹈覆辙,压制一时的节镇在烈祖皇帝身死之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拔地而起,偌大个大唐王朝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便再一次的重现了前朝元和年间节镇林立的现象,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发展到本朝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宣定年间,山东道节镇一再扩大,发展至今年,山东道一共有节镇五家,分别为节镇沧州的横海节度使,节镇青州的平卢节度使,节镇淄州的淄博节度使,节镇汴州的宣武节度使,节镇登州的东海节度使。

这五大节度使分镇大唐东南西北中五大地域,势力稍弱的掌兵六七万,实力威猛的挥兵二十几万,实力悬殊之大在大唐林立的藩镇争霸中乃是最平常不过之事,可以说山东道之藩镇乃是大唐无数藩镇之中的一个缩影。

汴州,宣武节度使府。

宣武节度使林宗一脸阴沉的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在他的左边,站着一个年约四十的壮年男子,男子面色沉稳,一身杀伐之气。林宗的右首坐着一位羽扇纶巾的儒雅男子,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风雅之气。

这两个男子就是宣武节度使林宗最为倚重的两个心腹,武将乃是宣武军中最英勇善战的将领林天平,文士则是名满河南的书生欧阳晓生,林天平和欧阳晓生一文一武,辅佐林宗南征北讨,终于有了汴州城宣武节镇今天的地位和繁荣。

今日林宗在得到朝廷诏令之后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苦闷了半天,中午的时候便匆匆召回了还在城外练兵的林天平与暗中打理银号的首席谋士欧阳晓生,诏令中林宗并没有说明发生何事,是以现在宣武节镇的两大巨头尚且不知道宣武节镇发生什么变动。

林天平乃是武将,一向勇于冲锋陷阵,最是受不了这种沉闷的气氛,他最先开口说道:“节帅,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要你用加急文书召唤末将回城?可是宣武镇发生什么重大变故?”

宣武节度使林宗神色阴沉的对着中堂中自己最为倚重的左右副手说道:“天平,欧阳,想必你们一定很奇怪,在这个时节本座会这么着急的将你们召唤回汴州,或许你们也得到风声,前段时间逆贼漫天网一众胆大包天,率众攻打东都,宣定皇帝盛怒,下令齐王和丞相苏方海带领禁军剿灭叛乱。眼下叛乱已经彻底剿灭,齐王府令人传来诏书,要本座前往东都觐见,本座苦思冥想半天也想不透其中的道理,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回事?”

齐王虽说是亲王,眼下既已受封青州,那便是大唐之藩王,与众藩镇一般,割据一方,分疆裂土。除了在身份上高贵一些,眼下的李景齐与宣武节镇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齐王府竟然下令宣武节镇进京觐见,这其中的意思就需要揣摩了,齐王虽说是君,宣武节镇明面上乃是臣子,但是天下大势,藩镇林立,宣武节镇拥兵十万,乃是山东道五大藩镇之一,多年来据土一方,隐有不臣之心,这个时侯听突然得到朝廷的诏令,怎能不心中起疑?

林天平虽说有些性急,但是却不是无知莽撞之辈,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林宗的左右手,堂堂宣武节镇的二把手,听得林宗最终爆出的消息,林天平心中一凛,已然有种不良的预感。

林天平问道:“大帅,不知道这一次齐王除了召见我们宣武镇外,其他三镇是否也在召见之列?”

林天平一阵见血,问的问题正中核心,林宗脸上露初意思赞赏之色,他缓缓的说道:“齐王这一次除了召见我们宣武镇之外,东海镇和淄博镇也都在召见之列,本来据说横海镇也在召见之列的,不过因为沧州还在动荡,横海节度使脱不开身,所以暂缓觐见。”

欧阳晓生摇摇手中的那把纸扇,沉声道:“齐王使者可曾说明这次觐见所谓何事?”

林宗叹口气道:“我也曾问过那名使者齐王召见三镇之意图,但是那名使者并没有过多的透露,只是说战乱初平,殿下初镇青州,想与四方诸侯聚聚,所以让四方诸侯务必到达,如果没到则以延误军情论罪。”

欧阳晓生眼前一亮,说道:“哦?大帅,那齐王使者真的便是这般的说法?”

林宗肯定的说道:“没错,在接到信息之后我飞鸽传书联系过淄博节度使,淄博镇得到的信息也和我们大同小异,没有多大的出入。”

欧阳晓生缓缓起身,在大堂中不断移动着,陷入沉思之中,良久,他开口说道:“大帅,你的意思是什么?遵从齐王的诏令上京吗?”

林宗咬咬牙跟,面怒狰狞,但是最终却也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如果放在平时,林宗也许会拒绝这个命令,但是眼下,想起东都集结的那将近五六十万的庞大军队,林宗心中胆寒,他纵有私心,却也不敢拿自己全部的家当做无谓的抗争。

林宗叹气道:“我倒是想据令,可是现在形势不明,贸然抗令只怕会给宣武镇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本帅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

林天平一听说林宗要上京,顿时出声反对道:“大帅,万万不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可是宣武镇的核心,东都并非汴州,那是朝廷的地盘,大帅贸然进京,安全都无法保障,万一那个齐王心生歹意,大帅岂不是身陷虎口,末将虽然愚钝,却也能看出来朝廷这一次并非善意,大帅千万三思啊。”

林天平效忠于林宗,行为处事事事以宣武镇为先,俨然忘记了朝廷的存在,将朝廷置之一旁,林天平一个节镇的将领尚且如此,身为朝廷封疆大吏的各个节镇们的猖狂程度可想而知。

欧阳晓生反对道:“不,大帅,这一次您必须上京。”

林天平听见欧阳晓生竟然教唆节帅上京觐见,顿时怒火中烧,他怒声说道:“欧阳晓生,你究竟是何居心,竟然教唆大帅上京觐见,青州有多危险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怎么忍心将大帅至于那般危险的境地?”

林宗对于自己麾下的首席谋士是绝对了解,他们君臣共事十几年,林宗相信欧阳晓生绝对不会陷害自己,他这般的说法必然是有着自己的考虑,林宗谦虚的说道:“欧阳,为何这么说?”

欧阳晓生对着林宗露初一个只有他们君臣之间才能看得懂的眼神,缓缓说道:“大帅,欧阳并非信口开河,欧阳之所以敢如此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第一,眼下齐王刚刚平定了东都叛乱,正是意气奋发之时,这个时候大帅若是对齐王的诏令视而不见或者故作推脱,只怕齐王自此以后便会怀恨在心,如此一来宣武镇与齐王府的关系便会陷入僵硬,这并不符合我们眼下的利益。

第二,眼下大唐虽说藩镇割据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大帅明面上毕竟还是朝廷册封的节度使,乃是效忠于朝廷的封疆大吏,眼下朝廷有诏令,大帅却抗命不尊,便是抗旨,若然是从前大帅抗旨不尊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眼下青州却是集结着将近五十万的庞大军队,但凭宣武一镇,还没有能力与朝廷对抗,所以建议大帅眼下还是以隐忍至上。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帅执掌汴州,麾下拥兵十万,乃是山东举足轻重的藩镇,齐王不会看不到这点,眼下圣上卧床,诸王夺嫡,齐王身为龙种,我就不信齐王没有夺嫡的心思,但是单凭齐王一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抗拒他的四个兄长,所以齐王必定会寻求外力支持,厄大帅偏偏又执掌一方,如果齐王够聪明,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一定不会加害大帅,相反,他还会想方设法招揽大帅,所以在京城大帅的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不管如何,这是齐王第一次书面召见大帅,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大帅都应该尽心准备一番,上京觐见,或许此次上京真的会有意外的收获也不一定呢?”

听的欧阳晓生娓娓道来的一番解析,无论是林宗抑或是林天平都是心悦诚服的接受,林宗更是激动地拉起欧阳晓生的双手动情的说道:“欧阳真是我的智囊啊,能够深得欧阳先生和天平相助,实在是林宗此生最大的荣幸啊。”

林宗真不愧是拉拢人心的高手,渐渐一番话便将手下的两大臂膀再一次牢牢的收买,不管他说的这番话是真是假,此刻在林天平和欧阳晓生的心中,都已经深深地被林宗的真心之言所感动。

两人激动地说道:“愿为大帅肝脑涂地,舍生忘死。”

宣武节镇在接到朝廷的诏令之后经过一番精心的探讨,来决定以后的走势如何,宣武镇如此,其他两镇也相差不多,一时间三藩动荡,山东大地继战乱之后又一次蠢蠢欲动,夹杂着暗中窥视的匪患,华北大地风起云涌......

【恩,开始正常的更新了,如果昏君还在书架的话,就不用下架了,你幸福的日子已经来临了】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昏君有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昏君有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三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