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衣主教

灰衣主教

苏斯洛夫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苏斯洛夫(МихайлАндреевичСуслов1902.11.7-1982.1.26)苏联**和苏维埃国家、国际**运动杰出的活动家。

苏斯洛夫由于其人冷漠而又谨小慎微故得名“灰衣主教”,思维敏捷,为人谨慎,对苏维埃国家怀着无限忠诚,热爱全世界受剥削压迫的人民,仇恨各种背离正统苏联路线的叛徒。他身材瘦高,让金丝镜片掩饰着他逼视的目光,在对阶级敌人发怒时像一个宗教狂,永远穿胶皮套皮鞋,戴圆型列宁帽,说话很注意逻辑性,写文章时喜欢引用列宁的言论以加强力量。因为苏斯洛夫很少涉及苏联国内的具体问题,所以很多人把他当作虚拟的意识形态偶像。苏斯洛夫在同时代的苏联高层里是最清高的,与当时苏联社会的物质至上的思想格格不入,被称为“社会主义苦行僧”或“**清教徒”。一般人们认为**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大多数人的私心无法泯灭,但是苏斯洛夫起了一种令人震惊的表率作用,假如苏联每个人都像苏斯洛夫那样,苏联的思想还会持续很久。

苏斯洛夫1902年11月7日生于沙霍夫斯克,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十月革命时还是少年,但是仍然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1918-1920年在贫农委员会工作,在1921年加入了光荣的布尔什维克党。他在莫斯科先念完了工农速成中学,然后毕业于著名的T·B·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最后又完成了在红色教授经济学院的进修。毕业后到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和工业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妻子都是他的学生)。这段时间苏斯洛夫不仅从事教学工作,还积极参加了反击党内反对派的斗争,奋力攻击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以及后来的布哈林的思想,坚决捍卫斯大林的路线。另外苏斯洛夫不时向真理报投稿,经常大量引用领袖们的话,特别是列宁的话,深得主编梅赫里斯的赏识,以后每当真理报需要引用列宁的话时,就去找苏斯洛夫,他准能找到适当的引文。从此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还有一种说法时苏斯洛夫因为在30年代宣传揭露富农父亲的少年莫罗佐夫有功而升迁的。

30年代初,苏斯洛夫开始在党的机关工作。1931-1937在联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负责职务。1937-1939年担任罗斯托夫州委书记,1939年担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区委书记。这些职务保证了苏斯洛夫被选进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斯洛夫担任北高加索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游击队司令的职务,利用他的威望和组织能力,积极动员边疆区人民开展敌后作战,在解放北高加索时与苏军密切协同。斯塔夫罗波尔从法西斯占领下解放后,以苏斯洛夫为首的斯塔夫罗波尔党委,成了卓有成效的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恢复解放区经济政策的典范。并且参加了将战争中政治上不过硬的卡拉恰耶夫人(穆斯林)从斯塔夫罗波尔迁移出去的活动。1944年,根据斯大林的特殊决定,苏斯洛夫担任了联共(布)中央主管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事务的负责人。其任务是使立陶宛苏维埃化,消除战争后果,并粉碎立陶宛民族主义者,工作效果显著。整个波罗的海沿岸从德**队手中解放出来之后,从1944年开始进行内战和反对苏军的游击战争。这一时期,苏斯洛夫不仅在立陶宛,而且在整个波罗的海沿岸,都被看做是斯大林的主要特使。立陶宛的体制与苏联体制完全不同,要将苏联制度强加给他们谈何容易,苏斯洛夫就是要办这件难办的事。苏斯洛夫对由富农和与德国合作过的民族主义者组成的反苏维埃恐怖组织-林中兄弟的残酷镇压正合斯大林心意。所以1946年他返回莫斯科被提升6大书记处书记之一,与斯大林,日丹诺夫,马林科夫,库滋涅佐夫并驾齐驱。1947年起任中央书记,1948年日丹诺夫逝世后,苏斯洛夫主管意识形态工作,此后的34年中,哲学、社会科学、文学和艺术中所发生的每件事都同他有关。1949-1950年兼任真理报总编辑。

苏斯洛夫是东欧社会主义的保护者。1956年正是苏斯洛夫作为苏共中央的政治代表前往匈牙利,建立新的政治领导体制,恢复建立匈牙利**,强化苏军的武装干涉。1964年10月罢黜赫鲁晓夫事件是苏斯洛夫一生最风光的时候,虽然他不是主谋,但是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作为主要控诉人(之前他控诉过强大的马林科夫和朱可夫)在列举赫鲁晓夫种种错误时,理论家苏斯洛夫巧妙地用了尖酸刻薄,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气质。

70年代苏斯洛夫的心脑血管硬化症发展迅速,曾经在大面积栓塞下才恢复健康。进入80年代苏斯洛夫一天只工作3-4小时,但是只有他一个人才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苏共与意共的争论、波兰团结工会的兴起、西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引起苏斯洛夫的极大不安。在苏联国内也出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贪污舞弊的案件层出不穷,但苏斯洛夫坚持不向公众公布,只在小圈子里秘密处理。1982年1月18日,苏斯洛夫曾与勃列日涅夫多年的亲密战友-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有过一次秘密的谈话,而恰恰在一天后,茨维贡突然自杀,而苏斯洛夫突然血压升高,失去知觉,直到几天后逝世(1982年1月26日逝世)。作为排名前几名的政治局委员,是第九位葬在列宁墓后的人,自从1953年斯大林葬礼之后从未有过如此隆重的葬礼,而在他克宫墙下的半身塑像正好紧挨着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的人,非常清楚谁才是斯大林去世后的影子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个行列的第五位是苏斯洛夫,而且他没有给自己留下继承者。

苏斯洛夫对苏联文化界管的非常严格,文人称他为“灰衣主教”,而党内几乎公开称他为“头号思想家”。作为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他在党内控制着宣传鼓动部、科学和院校部、文化和信息部、青年和社会团体部、两个国际部、苏军政治部和对外人事部的工作。文化教育部、国家出版委员会、国家电影业委员会和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也都在他的领导和监督下工作。报纸和杂志以及所有其他出版物和书刊检查(报刊保密检查总局)、塔斯社、苏共同其他**的联络以及同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属于苏斯洛夫的管辖范围。他很重视对作家协会工作党的领导。党的教育系统、知识出版社、中学和大家的人文学科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苏维埃国家同各种宗教和教会团体的关系等等,苏斯洛夫都掌管过,在这些方面都有表示决定性意见的权利,并参加解决意识形态破坏活动的相关问题。

由于苏斯洛夫出色的文笔和权威性,苏联历史上很多历史性的重要决议和文章都由苏斯洛夫主笔,这些文章也为他赢得了苏联三朝理论元老的美名。这些文章有:1,妥善安排斯大林葬礼的《告全体苏联劳动人民书》-真理报主编苏斯洛夫亲自主笔。2,《保卫和平与反对战争挑拨者的斗争》-1948年在情报局上的讲话揭批铁托反苏集团。3,《党和人民不可摧毁的团结》-真理报1957年7月10日社论揭批反革命贝利亚集团。4,《关于改进苏联陆军和海军中党的政治工作的决议》-带领文职人员向居功自傲的军事波拿巴主义者进攻。5,《苏共1957年6月全会报告》-批判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反*集团的控诉人。6,《关于苏联为国际**运动的团结而斗争》-在中苏论战中阐述苏联的观点。7,《赫鲁晓夫唯意志论和专断在党内造成的影响》-充当勃总夺权的理论打手。8,《列宁主义和世界的革命改造》-这篇发表在74年的苏联杂志上的文章,率先提出了某些后来被经常用到的理论。9,《关于各国社会主义党派代表会议结果的决议》-1957年和1969年大会的决议都由苏斯洛夫主持起草。

在个人性格方面,苏斯洛夫同其他克里姆林宫领导不同,他不爱抛头露面,不想吸引他人的注意,国内外很少谈到他或写文章介绍他。苏斯洛夫的卧车从来就没有超过每小时60公里,有时他让汽车停在离克里姆林宫大门不远的地方,自己步行去办公室。他对部下从来不大声斥责,对所有的人都彬彬有礼,不仅同他邀请来的作者和学者,而且同党中央机关里最普通的职员都握手问好,他通常总是从给他准备好的讲话稿和文章力量删去最强烈尖刻的用语和比喻。苏斯洛夫外表宽厚而实际性格阴鸷,不易激动,对人客气,极不喜欢抛头露面,很多事不亲自出头,指挥别人干。不知道他厉害的人,同他初次接触时,往往都会小看他,就连索尔尼任琴都写过这样的话:在电影厅有一个瘦高的人,向我们走过来,那人使劲握着我的手不停摇摆,说他读了我的书,非常喜欢,仿佛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其他人都自报姓名,只有他没说自己是谁。我问别人刚才同我说话的事谁,他低声责备我,你连米安苏斯洛夫也不认识!苏斯洛夫在私人生活上是个禁欲主义者,不修建豪华别墅,不举办盛大宴会,喝酒从不过量,不大关心儿女的前程,他的儿子和长女都没有得到要职。苏斯洛夫还没有学位和学术职称,并不渴望得到,与勃列日涅夫恰恰相反,苏斯洛夫还建议禁止苏共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权利获取学位。苏斯洛夫还置身于苏共高层人士的受勋浪潮之外。苏斯洛夫每年把中央的会计叫到办公室来两次,向他报告自己半年收支的情况,拉开抽屉,把剩余的工资全部上缴。他到外地视察,一定要交饭费。还要补充一点,苏斯洛夫衣着毫不讲究,始终穿苏共很多领导都不穿的旧式西服和套鞋。即使是一贯仇视勃总时期老一辈干部的戈尔巴乔夫,也难掩对苏斯洛夫的崇敬之情,在苏斯洛夫最后一次住院后,戈尔巴乔夫感叹说:“这人真了不起,很聪明,现在还承担着政治局和书记处那么多的工作。我不明白,他怎么能应付得了这一切……要论做书记处的工作,谁也比不上他,他总是那么有条不紊,充满信心。”

苏斯洛夫时代的苏联文坛是百花齐放的,当时的主流思想是人性和和平,大量描述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唤起了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意识。对于影射攻击苏国内官僚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作品,苏斯洛夫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以至于出现“解冻”文学的现象。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斯洛夫改变了赫鲁晓夫时代对斯大林全面否定的说法,在否定斯大林主义的同时,肯定斯大林的些须功劳,并且不避讳在影视作品中出现斯大林。相反,在对待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这种以作家出现的反苏分子时,苏斯洛夫采用了敌我分清的两面派手做法。在公开领域上,苏斯洛夫运用冷酷的行政手段镇压他们,他为了保证多数人的自由而无情地剥夺了这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的自由。另一方面,苏斯洛夫会仔细考虑这些反苏分子提出的问题,并在实现工作出体现出来,在政策不适合的地方做出改变。

在斯大林“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指引下,他和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是同时代被提拔的领导人,也是斯大林逝世后少数几个不依靠赫鲁晓夫挤进主席团的人之一,他的地位一直维持到他逝世,堪称三朝元老,在苏联政坛成为传奇,其中1937年起为最高苏维埃代表(任职45年),1941年为中央委员(任职41年),1947年任中央书记(任职35年),1952-1953和1955-1966年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1966-1982年为政治局委员(任职30年),在生前最后15年苏斯洛夫一直是党领导层的二号人物。在任上,苏斯洛夫积极参加和制定建设**、发展经济文化、提高人民福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工作。在实现苏联的对外政策,进行国际交往,巩固国际**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团结,实现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方针,巩固世界和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党务和科学活动方面,他致力于苏联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政治和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致力于马列理论发展、当代世界社会发展和**运动、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现实问题的研究;同时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左”的或“右”的修正主义进行斗争,曾带领苏共代表团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参加外国**和工人党的多次大会。

马克思列宁主义曾是苏联的国家意识形态,是苏共权利的主要支柱和依据。为这个意识形态服务的有大量组织和机关,而苏斯洛夫很多年一直站在这个庞大金字塔的最顶端,他是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是苏维埃国家牢不可破和稳如磐石的化身,他满腔热忱地致力于不让党的大船渗漏,不让他左右倾斜。正是由于他在这方面的突出作用,他刚逝世苏联的意识形态领域就立刻混乱起来,进入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时代。

尽管不重名利,但由于长期身居高位,苏斯洛夫一生也获得过很多勋章,他是两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获得者(1962,1972)。获列宁勋章五枚,十月革命勋章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一枚,奖章多枚。苏联科学院卡尔·马克思金质勋章一枚,并获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最高国家奖。

其主要著作有《苏斯洛夫言论选》莫斯科1972年版,《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学说》莫斯科1973年版,《在**建设的道路上(言论集)》2卷,莫斯科1977年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活(演讲集)》莫斯科1979年版。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苏联之官路烟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网游竞技 重生苏联之官路烟尘
上一章下一章

灰衣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