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经济战争

美苏经济战争

美国惯用“经济战”来打垮自己的对手,但表面上它却从来都自诩是个“市场经济的信徒”。美国舆论称,一切都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美国政府根本无法左右市场,因此那些有关“经济战”的阴谋论都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美国领导人从来都认为市场是可以引导的。无论哪个美国领导人,无论他相信政府干预还是相信市场优先,在遇到外来威胁时,都会先考虑利用经济因素,用引导市场的方法来对付敌手。

里根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市场经济的信徒,他当选总统后,在美国搞了一系列恢复市场、放松政府管制与私有化的活动,掀起了一场“新保守主义”的旋风。然而,里根政府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后来写书透露了里根政府利用“经济战”搞垮苏联的做法,我们从这些手法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对付它的“敌手”时,是不惜操纵、控制市场的。在“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时,它决不在乎违反市场的规律。

里根政府上台后,认为苏联的扩张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搞垮苏联。在内阁讨论会上,国防部长温伯格提出,技术创新是美国的一种独特优势,可以用它来损耗苏联的经济。他认为,关键在于把美苏的军备竞争的重点从数量转向质量。如果美国的技术创新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受阻碍,就可以把苏联抛在后面。在五角大楼的绝密文件中,温伯格将此称为“经济战”的一种方式。他相信,如果苏联无法从西方得到贷款和技术,它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因此,美国应抓住每一次机会限制西方对苏联的技术贸易出口,遏制并打击苏联可以换取外汇的那些领域。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苏联经济格局做了分析后认为,苏联的弱点在于它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很大,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就会下降。苏联外汇储备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西欧的国家银行给它发放贷款时就会三思而后行。苏联利用西欧的贷款下降,它用以改造技术的能力就会下降,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上就会落后。苏联倾全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会耗尽它的实力。

经过这些计算后,美国就从国际油价入手。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油价攀升,苏联靠石油出口赚了一大笔钱。美国人估计,石油价格上涨1美元/桶,苏联一年就可以多获得10亿美元的硬通货。如何才能压低油价,打击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呢?

20世纪80年代,影响国际油价的单个产油国只有沙特阿拉伯。沙特的产量占欧佩克总量的40%,而且与其他欧佩克成员不同的是,沙特可以迅速地增加产量,它的石油储备运用起来也很方便。换句话说,沙特具有其他产油国都没有的生产弹性,能够靠控制出口石油的量来影响国际油价。当时,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略大于求,每天有200万至300万桶石油属于过剩供应。许多欧佩克国家强烈要求沙特削减出口量,以将每桶石油的价格从32美元涨到36美元。

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便飞到沙特首都利雅得会见沙特亲王,说明美国对油价的关心。当时,凯西的论据是,美国经济需要低油价支持,沙特如果不向其他欧佩克国家屈服,就是支持美国,美国会感激沙特,会向沙特出售一些尖端武器,以保证沙特的安全。当时沙特担心苏联的向南扩张会影响到自己的安全,沙特亲王又是个对**意识形态非常反感的人,美国的劝说立即得到了沙特的积极回应,双方一拍即合。沙特认为美国的计划符合沙特的利益,除了强大的美国可以给沙特提供安全保护外,低油价会让欧洲停止从苏联购买天然气而选择从中东进口石油作为替代,还可以让伊朗这个有可能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伊斯兰革命的国家受到惩罚。沙特向美国人保证一定会顶住欧佩克组织要求减少石油产量与提高石油价格的任何努力。

美国用了一切办法来压低油价,其中之一就是缩减需求,包括缩减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从1973—1974年阿拉伯产油国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就开始构建战略石油储备。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在平时要多购进一些石油,贮存在专门的地方,以备万一石油进口中断时,拿出来使用。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多藏在一些偏远地区的自然地下岩洞中。美国国会原计划到1990年时储备7.5亿桶石油,这要求美国每天要购进22万桶。1983年,里根政府宣布,因为政府预算紧缩,美国每天只能购进14.5万桶石油。除以之外,美国还要求西欧及日本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油价上涨,就抛售战略石油储备,以打击石油投机,平抑油价。

1985年,沙特国王法赫德对美国进行了访问,美国又说服他继续维持石油产量,必要时甚至应多开采一些。对于沙特来说,这并不困难,因为沙特开采石油的成本非常低,平均每桶1.5美元。油价再低些,只要石油出口多,对沙特来说仍然是笔利润丰厚的买卖。

为了给沙特阿拉伯一些甜头,美国政府通过国际银行家告诉法赫德国王,美国财政部正在设计美元贬值的计划,准备在未来12个月内让美元贬值四分之一。这一消息对法赫德来说是无价之宝,使沙特有时间来安排它的境外财产,美元以外的资产当然会随着美元的贬值大幅升值,沙特为此大概大赚了一笔。沙特当然要投桃报李,1985年夏末,沙特政府正式通知里根政府,它准备增加石油产量,国际石油价格将急剧下跌。当年11月,每桶原油的价格从原来的30美元跌到了12美元。

对苏联来说,真是祸不单行。除了石油价格下跌、苏联出口的能源换回的外汇大幅缩水外,美元贬值使苏联换回的实际价值也更加缩水。美元贬值四分之一,苏联出口换汇的实际收入也就减少了四分之一。

除了压低油价外,美国还组织了一系列针对苏联的经济战:利用巴统委员会来限制西欧对苏联的技术出口,利用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来限制给苏联提供的贷款,鼓励西欧国家利用各种替代能源,减少对苏联天然气供应的依赖,等等。

巴统组织成立于1950年,是与北约差不多同时诞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战”组织,其正式名称为多国出口协调委员会(COCOM),因总部位于巴黎,又被人简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成立后至1953年,其成员国便由最初的美、英、法、意等七国发展成为包括加拿大、西德和日本在内的十五国。巴统是美国建议成立的组织,目的是联合西欧北美国家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防止和限制西方的战略物资、高技术及产品流向社会主义国家。

1982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巴克利、副国防部长伊克尔率领着一个代表团到巴黎参加巴统会议。他们提议,根据目前的情况,巴统委员会的工作程序要做三项改变。首先,美国想更严格地执行有关向苏联出售关键技术的禁令,包括先进计算机及其电子部件、光纤、半导体和各种冶金方法。美国还想限制西欧的公司把工厂迁入苏联境内,因为它担心这些工厂将有助于苏联的军事工业发展,担心西欧工厂的先进的方法会被苏联利用,从而有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其次,所有与苏联签订的价值超过一亿美元的合同,都要自动交委员会审批,以确保敏感技术不会流到苏联。再次,美国要扩大该委员会从成立以来制订的禁运清单,把它扩大到最新的技术与产品。

美国人认为,通过了这些协议后,从西方流向苏联的高技术产品显然减少了。1975年,在美国出售给苏联的全部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了32.7%,销售总额达2.19亿美元。到了1983年,出售给苏联的高技术产品在全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为5.4%,其总额只有区区3900万美元。

1983年的3月,巴克利又率一个金融专家小组赴欧洲穿梭访问,以关紧西欧向苏联提供贷款的阀门。美国人发现,西欧人向苏联提供了大量低息贷款,以筹建苏联通向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巴克利便与西欧国家的代表在经合组织的框架内展开了谈判,最后把苏联重新定义为“相对富裕的国家”,而不是原来的“中间借贷国”。此外,华盛顿还提议,停止对较富裕的国家的贷款提供补贴。如此一来,苏联从西欧借的贷款利息上升了许多,大约从原来的7%―8%上升为17%。

此外,1983年春天,美国官员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项协议于1983年5月在威廉斯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正式签署,它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也使西欧国家不得不转向其他方向去寻找代替能源。

1985年,美国对苏联发动的“经济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石油价格暴跌与美元贬值使苏联的外汇收入锐减,苏联预期从西欧获得的出口贷款、硬通货和技术不是被停止就是被砍掉了,这使苏联从西伯利亚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大大推迟,原计划得到的硬通货也泡汤了。天然气管道项目推迟对苏联来说是个巨大的灾难。1980年,莫斯科以为这条天然气管道1985年就可完工,将使苏联每年获得80亿至100亿美元的收入。如果到90年代第二条管道也完工,每年就可获得150亿至300亿美元的收入。然而,由于里根政府的经济战,苏联修建第二条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彻底失败。苏联苦苦等待巨额硬通货,经济陷入了混乱。美国人估计,因为建设两条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完全泡汤,苏联大概损失了150亿至200亿美元。同时,因为美国严格限制西欧盟国向苏联出口技术,苏联在这方面的损失也有数十亿。

1985年是苏联领导人频繁更迭的年代,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相继去世,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危机四伏的帝国。苏军在阿富汗进退两难;在它原来控制的东欧势力范围内,波兰的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公开挑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的经济在美国的打压下陷入了一片混乱;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把仅剩的一点资源都投到了军事领域。戈尔巴乔夫本来指望着向西欧出口能源来换取更多的硬通货,以筹措购买技术和进口生活消费品的资金,最终实现他的改革计划。但在美国的经济攻势下,他的一切计划都落空了,苏联只好通过出售黄金来维持正常的贸易。

苏联的解体当然有内部深刻的原因,但正如亲自参与了对苏经济战的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官员施魏策尔所说,“使克里姆林宫陷入深渊的并不是哪一个事件或哪一项政策。里根政府的总体战略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是各种政策的综合效应。这些政策就像一阵阵强烈的飓风吹进虚弱的苏联体制之中”。里根政府精心设计好了一幅经济战的蓝图,而苏联则被美国牵着鼻子一步一步拖入了深渊。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苏联之官路烟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网游竞技 重生苏联之官路烟尘
上一章下一章

美苏经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