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萧规曹随

第三十一章 萧规曹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黄金搭档,刘邦和萧何就是比较早期的,后来的如李世民和房玄龄,赵匡胤和赵普,朱元璋和刘基,以及近来的**和周恩来。这是不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呢?它似乎在述说某种规律。

前面穿插交代了萧何大致的生平,有几个细节我们来交代一下,希望从中更好的体会如何成为老大的黄金搭档(如果你只想做老大,可以跳过以下内容,HOHO)

细节一:

刘邦在刚被封为汉王的时候,是很不高兴的,瞎子都能看出来自己的封地是彻头彻尾的穷山恶水啊,刘邦就想跟项羽干了,免得受窝囊气。手下人都劝他,刘邦仍愤愤不平。

萧何说:“虽然去了个坏地方,总比死好吧”

刘邦不高兴了:“你说清楚,怎么会死呢!?”

萧何说:“将少兵寡,百战百败,还不是去送死吗?”

刘邦无语。萧何一看,老大受打击了,就赶紧安抚他,又是引古又是论今,最终给他定了三大国策

-韬光养晦

-还定三秦

-天下可图

可别小看了这12个字,等于是给刘邦集团指引了方向,成为当时最叫的响的号角。

细节二:

前204年,刘邦在荥阳和项羽展开拉锯战,大本营就由萧何看守,而刘邦孤军在外,一切补给都依赖萧何,如果萧何要是反了,或有了其他的意外,他刘邦只有死翘翘了。于是,刘邦隔三差五的就派人回去,说是慰劳萧何,其实是查岗来着。萧何就索性把自己的兄弟门凡15岁以上的都发配到战场上去了,以安刘邦之心。

细节三:

韩信被诛后,刘邦不但多封了他5000户,还赏赐给萧何一个500人的私家护卫队,那可是不得了的封赏。但萧何没有接受,还把自己的家产用来资助军队。

在黥布反叛时,刘邦把能带的大将都带走了,只留下3万人留守长安。刘邦对萧何又不放心了,就老派人来问他相国你在做什么呢?

萧何就说:皇上在打仗,我还能做什么呢,当然是管理百姓,资助军队了

有人就对萧何说:你在关中呆的时间比较长,很得民心,皇上派人来问你,那是怕你倾动关中啊。况且,你已经为相国了,功第一,皇上也没什么可以封赏你的了。你何不多买田地,则上心必安。

于是,一个百姓心中的好总理,就开始干起了欺压百姓的事,把数千人的田地贱买了过来,弄的怨声载道。

刘邦得胜归来,就在路上碰到几千人的告状队伍。被告:萧何,罪名:强行贱买土地。

刘邦呵呵笑了,就让萧何自己去和老百姓谢罪。萧何一看,这样还搞不臭自己,就又想了个怪招。萧何说:“长安地方狭小,而上林苑有许多空地,可以开放了给老百姓去种,还能养活点野兽什么的。”刘邦终于生气了,上林苑是老子的私人地盘,你小子连我的地盘都动脑筋,肯定是被贿赂了,找抽啊。就把萧何抓到监狱去了。

细节四:

萧何每次购买田地的时候都选择偏僻的地方,家里也从来不建高墙大院,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子孙学会节俭,即便是出了个不咋地的,也不会被人巧取豪夺,起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

就在他这种风格的影响下,他的侯位断断续续传了8代,直到王莽时代。也是汉代功臣传爵最长的人之一。

好吧,交代了这么多细节总该说点什么吧,不然还有什么意义呢!

初汉三杰,韩信功高震主被诛,张良功成身退,笑傲山林去了,惟独萧何不但兢兢业业支撑汉室江山,同时又善于明哲保身,真正做到了“内圣外王”的境地。他内用黄老,修身养性,处处示弱;外用儒术,积极治世,成为一代名相。

有人评价萧何是副手中的高手,此言不虚也。

总结下萧何职场的金科玉律吧,希望对我们有借鉴。

一,要于领导同甘共苦

二,低调永远是正确的

三,适当搞点猫腻,可以让领导对你更放心

四,功劳都是领导的,错误都是自己的

五,你的是领导的,领导的永远是领导的

萧何死后,谥号“文终侯”,要知道在中国古代,谥号里带有“文”,“正”“忠”可都是不得了的评价,然而后来有个猛人谥号既有“文”又有“正”,那就是曾国藩,曾文正公。

萧何一死,有个人就开始打点行装,准备进京上任了,他就是曹参。

曹参本来是齐国的丞相,辅佐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他刚到齐国,就召集齐地的数百个儒生,问他们治国的方法,可是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弄的曹参很烦恼,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听说胶西有个人叫盖公的是个牛人,就派人去请。盖公的治国方略很简单就是清净无为,而民自治。曹参一拍大腿,简单就是真理,就他了。于是,就把自己的正堂让给盖公住,以示恭敬。于是,9年里,齐地治平,百姓安居乐业。

就在他走马上任前,对后来接他齐相位的人有传授了一个秘诀就是关注狱市,不要去扰乱,保持原样,后来的人不明白了:难道没有比这个更要紧的了?曹参严肃的说:狱市是个大杂烩,什么鸟人都有,你要是扰乱了,这些坏蛋没地方容身,肯定要作乱的。

关于狱市,后人有很多解释,有人说是个地名,有人说是监狱和集市。

我个人认为就是类似于以前的集贸市场,龙蛇混杂,但又是很多人的生活来源,而这些人都是些没有土地的人,靠做点买卖度日,如果真的把他们惹毛了,什么事都做的出。

曹参进京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摩拳擦掌要大干一番,可是很久都没什么动静。而且,任用官员尽拣些老实巴交的人,如果碰到能说会道的就立即呵斥,弄的一帮年轻的人愤愤不平,觉得没有出头之日了。不但如此,他还整天喝酒,凡有人来汇报工作,他就大口喝酒,别人刚一张口想说点什么,他就装自己喝醉了,弄的汇报的人很是没有方向。

上行下效,于是,他手下的官吏也渐渐的开始日日饮酒作乐了。他也不管,有人向他打小报告,他就干脆和他们一起饮酒高歌,不亦乐乎!同时,对手下人的小毛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人不高兴了,那就是老板惠帝,他就让曹参的儿子,曹窋回去问他老爸为何整天饮酒作乐,不好好工作。曹窋在沐浴假回去问了,却被老爸抽了2百鞭子。惠帝生气了,打狗也得看主人啊,曹窋是我身边近臣,他去问你,你明知道是我的意思还扁他,这太不给我面子了。就在上朝时,很不高兴的问曹参:“是我让曹窋问你的,你为什么要打他啊”

曹参急忙脱下帽子(注意那个年代丞相是不对皇帝下跪的,直到后来出了个软骨头丞相赵普)道歉,然后开始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陛下你自己认为你能比得过你老爹吗?”

“我怎敢和先帝比啊”

“那陛下认为我能比的过萧何吗?”

“你好象比不过哦”

“着啊,高皇帝和萧何定天下,法律都很完备了,我们遵守勿失,不就是最好的治国之道吗?”

惠帝晕了。

前190年,曹参也告别的这个世界。他儿子曹窋世袭了他的爵位,后来也传侯8世,算是福荫子孙了。

曹参死后,百姓歌颂他“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

后人对曹参的评价有褒有贬。褒他的说他休养声息,无为而治。贬的人说他碌碌无为,因人成事。

好吧,我就勉强说下自己的观点吧,

曹参刀笔小吏出身,因战功卓著而封侯,其功业是相当值得肯定的。刘邦称帝后前后8年都在忙着“平反”,老百姓根本谈不上安居乐业,真正没有战争的年代到曹参去世只有短短4年,你还能要求曹参弄出什么新的治国花样?而且,有人统计只要给中国老百姓20年的和平,他们就能国上富裕的生活,这就是中国人的特质。最典型的就是在明万历年间,有30年左右时间中国完全进入无政府状态,但也就恰在这时,中国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所以,历史证明,中国的老百姓并不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只需要20年的太平。好了,就以此作为曹参的评价吧,或许也是恰当的!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萧规曹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