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乱烘烘的家务事(一)

第三十二章 乱烘烘的家务事(一)

想当年刘邦长年在外,留下如狼似虎的吕雉长年在家,本来就寂寞难耐,如果不出点什么事那是不正常的。

和刘邦结婚后,1年得女,3年后得子,4年后刘邦起兵反秦,而且这一走,就是7年。

刘邦走后刘下哥哥刘仲和审食其在家照顾家小。当刘邦家小被项羽俘获后,审食其以舍人的身份陪伴在吕雉身边度过了2年4个月的艰难岁月。即便是后来的史学家对两人之间是否有问题争执不休,但两人的患难之交,却是不争的事实。

问题是刘邦是否知道两人有问题呢?刘邦称帝后,为了感谢审食其对自己家小的照料,封他为辟阳侯。这就是后世争论的焦点,如果刘邦知道,为何不问罪呢?反而封侯。如果不知道,那怎么可能?除非两人真的没什么瓜葛。

反正刘邦是没拿审食其怎么样。但无论如何审食其被列为中国十大男宠,要是和吕雉没啥关系,打死我也不信。

刘邦死后,吕雉和审食其的恋情就进入了半公开状态。审食其自然开始骄纵起来,正史记载只是说他行为不太检点,但也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

但是,小报告历来都是毁伤一个人的致命因素,即便是老板非常英明也在所难免,因为谎言说上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

终于小报告打到老板那里了,惠帝本来因为吕后的事对这个人就很感冒,十分光火,就把审食其抓了起来,还要杀他。而太后惭,不可言。同时,大臣多有附议,纷纷要杀之而后快。起哄历来是人类一个很可笑的习惯,当然也十分可怕。

审食其非常着急,就想到了一个人。

朱建,本是楚人,一直是黥布的相,黥布起兵时,他苦谏黥布不要造反,就因为这样,后来黥布兵败,刘邦封他为平原君,家徙长安。但是由于这个人比较直率,也比较不合群,所以混的很不咋地。就连老母亲去世了,连葬具都准备不起。审食其本来就想和朱建建立一定的联系,可是朱建不知是看不起他,还是脾气太臭,总之,就是拒人千里之外。

现在机会来临了,看到机会的是著名的陆贾,他一直和朱建交情不错,于是就急忙跑来见审食其,恭喜他说:“朱建的母亲死了。”审食其奇怪了:“他母亲死了,跟我什么关系啊”

看来审食其真不是个脑子转的快的人。陆贾只好直说了:“以前你想和朱建交往,他不鸟你,现在他母亲死了,没钱安葬,这不是好机会吗?”

审食其明白了,立马派人去送钱,其他的人一看审食其都送钱了,为了巴结审食其也都跟着送,于是,朱建共得了五百金。朱建虽然一向标榜自己是名士,可是在贫穷面前名士是显的那么的苍白无力。于是两人就开始了正式的交往。

如今,审食其落难了,其他人不落井下石就好了,谁还肯帮他呢,只好派人来找朱建,朱建推迟了:“你现在犯事了,不敢来见你”。其实他并不是不想去救,而是觉得到监狱相见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暴露意图。但审食其并不知道,他得到回报,自然十分生气,十分郁闷。

朱建可没闲着,他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关键人还是惠帝。于是他连忙跑去见一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惠帝的幸臣-闳籍儒。这两个人一个是太后的幸臣,一个是惠帝幸臣。既然是幸臣自然会被别人妒忌,自然会被人打小报告,自然对有些事也有相同的感受。

朱建开门见山:“如今皇上听说谗言要杀审食其,日后太后怨恨肯定会报复,你说她会找谁下手啊。你还不如到皇上那里替审食其求求情,太后肯定也会很高兴。这样,两个老大都喜欢你,你的富贵自然也有保障了。”

闳籍儒果然要死要活给审食其求情,惠帝也没办法,就放了审食其。

审食其本来对朱建恨的牙痒痒,但出狱后,知道了详细的情况,十分惊讶。

为什么史记单用一篇来给朱建立传,后世有很多争论。他也没什么别的功劳,只是用计谋救了审食其而已,但其实,司马迁是利用写朱建来表现他的微言大义,表达他对审食其这件事的看法。我们就用儒家的微言大义来分析一下吧,因为写《史记》的司马迁是后世大儒董仲舒的弟子,而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公羊学家,其毕生都在挖掘和运用春秋大义,司马迁自然也受到影响,在写史记的同时自然也就把很多大义都隐含在内,所以在我们读《史记》的时候一定要留心隐含在背后的微言大义。

首先,儿子不应该违背父亲的意愿。刘邦没有对审食其怎么样,而你刘盈(惠帝)却因为谗言要杀他,这是违背你父亲的意愿的。

其次,儿子不应该让母亲难堪。你杀审食其不要紧,但要置你母亲于何地啊?大臣犯了错,可以有很多种处置方法,但要是直接杀了,你母亲可就颜面扫地了。

其三,审食其对刘氏有功,并无大错,不该杀。

所以司马迁通过给朱建立传来表述对审食其这件事的看法。

审食其出来后,吕雉自然好言安慰,同时规戒他以后注意言行。为了能更好的做到眼不见,心不烦,就借着立皇后的机会,把惠帝迁到了未央宫居住,自己就可以和审食其双栖双归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乱烘烘的家务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