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匈奴又来了(7)

第七十三章匈奴又来了(7)

不墨迹了,我们还是看看他给老板提了什么意见吧。

他首先用狄道的胜利做例子,指出以前匈奴来小入则得小利,大入则得大利,反正把我们汉人当成肥羊,没事就来宰一刀。可这次在狄道为什么会被打的抱头鼠窜啊,还不是有个官吏带了个好头。

因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安边境,立功名,在于有没有好的带头人。

这个结论得的好象也不是很稀奇,估计有点逻辑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可是,他这个建议是有背景的,因为在前195年,刘邦要去镇压黥布的叛变,就从全国抽调了大量的兵力。这样与匈奴接壤的北郡,上郡,陇西(即狄道)从此再也没有了正规军的驻扎。所以那里的老百姓过的很凄惨,说是汉人吧,被匈奴扁了也就扁了,日子过的没有滋味。

接下来他就提出的“兵体三章”。

首先他认为用兵要注意三个事情,一:地形,二:军人要训练有素,三:武器先进

这个很稀奇吗?早在N年前,无数的军事家们早就提出了比这丰富多的多的理论,这三条在他们看来就是小儿科。但是要是放在汉文时代来看,这个还有比较有现实意义的。

在汉以前战场的主力部队是车兵,以乘为单位,一乘就是一驾驶员,左右两攻击手,再带十二个步兵。所以千乘之国也就万把人的部队。汉代初期的部队编制是车骑兵混合编队。由于夏侯婴一直是给刘邦赶车的,所以他自然成了车兵总司令。在彭城之战后,刘邦的56万人马,被项羽的10万骑兵打的满地找牙,刘邦痛定思痛之后,就让灌婴建立一支骑兵。所以在汉文时代,部队仍然保持车骑兵的混合编队。

但是跟匈奴打,车兵可就一点用场都没有了,谁能指望车兵去翻山越岭去追击匈奴。

因此,研究合适的地形对汉朝的部队就非常重要了。

军人训练有素,这个更扯淡了,军人都不训练那还打什么仗?可是在汉文时代,军人的训练还真是个大问题。从春秋战国时代起,中国一直实行的是民兵制,也就是平时为民,战事为兵。只保留一部分人做职业军人,比如到汉代守卫长安的南军和北军。平时其他的军人都回家种地养儿子,一旦有战争立即扛起枪杆子去打仗,所以不要看一支百万大军,能打的没几个人。到了汉文时代,国家很久没有战事了,这个部队训练自然成了大问题。

在看武器,汉文帝连给老婆弄件好衣裳都舍不得,让他给部队添置点像样的武器,我估计也比较难。

然后他对汉朝和匈奴的军事做了个仔细的比较,认为匈奴有三个长处:适应复杂地形,骑射好,人经踹。而汉朝有五个长处:适应平原作战,武器先进,护甲精良,多兵种配合作战,近身搏击能力强。所以,和匈奴作战自然要想办法扬长避短,同时,他还推荐人海战术,你们匈奴充其量也就30万战斗力,我用人淹也能把你淹死。

最后,他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就是让投降过来的义渠族人打头阵,把匈奴诱到平原地带,然后用车兵猛砍。

这个“兵体三章”对于我们来讲,很不稀奇,但是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看帖要仔细,回帖要认真。

在提出了一大堆建议之后,晁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只是个太子家令,并不是朝廷官员,所以在最后他写道:“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汉文帝很高兴,用正式的盖了打印的公文来正式回复晁错,以示恩宠。同时说:“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这才是国家的大患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匈奴又来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