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巡工场惊天冤案 平民愤君无戏言5

第一回 巡工场惊天冤案 平民愤君无戏言5

第九节

赵惇意外的看了爱妻一眼,见马忆灵冲他皱皱小鼻子,顿时明白,忆灵这是在给父皇设套!干脆不开口,跟着站了起来,看她怎么往下说。

“父皇可要保重身子,别和惇哥生气,他是个拗种。”马忆灵起身之后,跑到太上皇身后,小心的帮他捶背。

“还是忆灵儿体贴长辈,明理贤惠。”太上皇这时已经消了不少气,享受着儿媳的孝心,脸上总算是出现了笑容。

马忆灵更加满脸笑容,讨好的对太上皇说道:“父皇夸奖了,惇哥也太倔,人家的家里人死绝了都不打算追究,他还非要把这事儿给掀开,惹得长辈们生气,何苦来的。”

“你说谁不打算追究?”太上皇又是一怔。

听了太上皇的问话,马忆灵一副轻松的样子,轻描淡写的回答:“就是那个乔月山,也就是被灭门的那家唯一留下来的那个人,他的父母亲和妻子全死了,岳父家也就余了大舅子一个,他自己亲口说不想再翻案的。”

“不打算翻案?为什么?”太上皇追问,大家也都看着马忆灵。

虽然不想杀了韩节,可灭门大仇的重量却都还是清楚的。否则,以韩节一个郡王的身份,用的着幽禁终身吗?!这人居然打算放弃,实在是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他说本案太难办,与其办个一半还不如不翻案,这是他真心在为惇哥着想。”马忆灵看大家都注视着她,干脆把在工场所见所闻全都说了一遍,最后叹息了一声:“说起来,那真是个痴人。”

听到乔月山所说:“当年大宋亏对幽云百姓、亏对虞王殿下,但虞王却还是至死无悔!罪人虽不敢比虞王,但至少还懂得国恨大于家仇,这里是大宋的希望,罪人不敢有所损害”的话,在场的人全都沉默了下来!

良久,太上皇才重重的出了一口气,看向马忆灵:“皇后,你是故意复述乔月山之言,在帮着皇帝说话吧?”

听太上皇称呼自己的名号,马忆灵重新走到前面跪了下来:“父皇,媳妇是个妇道人家,可也知道‘君无戏言’这四个字的份量!也知道,‘律法为重’的真正含义。如果,韩节因为他是韩老王爷唯一的孙子就可以免罪,是不是所有功勋子弟杀人都可以不偿命?将来朝廷还如何管束他们?又如何面对全天下的臣民?请父皇三思!”

“君无戏言!”太上皇苦滞的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喃喃自语:“直到今天,朕才知道,平时说的最多的这四个字,重如泰山。”

马忆灵又转向呆立在一边的岳王,轻声问道:“外祖父,孙媳也听人多次提起,你在军中的时候,从来都是以军法为重,不循私情!岳帅刚正之名天下皆知,难道,为了一个灭绝人伦的韩节,您就要放弃自己得来不易的名声,晚节不保?甚至不惜违背君臣之礼,与惇哥作对?”

“我……”岳王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自然知道赵惇并没有错。

可不坚持己见,韩节必死无疑,自己将来如何去见良臣兄?坚持己见,一旦此事为外界所知,一生清名葬送!只怕,今后也无颜再见这天下百姓。虽然他以当初秦桧一案堵外孙的嘴,但当年的他又何尝服气,只不过是君命难违罢了!

“哀家有话,不知当不当讲。”在一边旁观至今的太皇太后吴氏,突然在此时开口说话。

“母后请说。”太上皇恭敬的起身行礼,请太皇太后训示,大家也都连忙起立,等着太皇太后说话。

当然,心中还是有些奇怪:太皇太后素来不干预朝政,平时也就是吃斋念佛,最多与大家讲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不知她今天又会说些什么?不会是打算为韩节求情吧?!

“大家还是坐着听吧,站着怪累的。”太皇太后抬手示意大家都重新落座,然后才接着说道:“说起当年秦桧和孝贤皇后之事,当初先帝并不打算放过秦桧,还是灵儿为他求情,先帝不得已才如此为之。哀家还记得哀家的两位婆婆,当时对哀家说起过其中的屈直。”

居然是因为孝贤皇后的解劝,先帝才会放过秦桧?这大概是最让人意外的事了。而且太皇太后所提及的婆婆?不就是定策太后孟氏和先帝生母韦氏两位贤后嘛。大家都不明白为何太皇太后会在此时提及她们,但都全神贯注的等着太皇太后继续解释。

“当年,灵儿是因为秦桧交出了不少东西,算是最后干了回好事,这才会为他求情;先帝之所以放过秦桧,没有直接杀了他,追究他的家人,也是因为他手中有不少自己的**,不敢逼他过甚,也就给了儿媳一个面子。”

听到素来贤惠的太皇太后这么说,除了赵惇自己,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坏了,严谨自律的太皇太后,也被赵惇这个口无遮拦的小子给带坏了!

“这不是哀家受了惇儿的影响,只不过是实话实说。哀家从建炎二年入宫,在宫中已有四十多年,就算入宫前再不通世情,也给磨练出来了。”太皇太后看到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禁笑了起来,摇摇头:这可是赵惇自己害了自己,谁叫他平时太淘气的,一有坏事大家就立刻想到和他有关。

“当初,哀家也是认为入宫之后,当个贤惠的后妃,就如两位贤德的婆婆一样留名史册。结果,哀家过了十多年了才现:完全不是哀家想的那样。”太皇太后想起当年听两位婆婆谈起朝政的时候,那种震惊至今还留在心头:“当时,哀家刚刚被封为皇后的时候,两位婆婆曾经和哀家谈过心,提醒哀家身为一个大宋的皇后,最应该做的事。”

“大宋皇后该做的事?”"马忆灵迷惑的问道,她大概是最不明白大宋的皇后究竟该如何做的。

“两宫太后只是告诫哀家:一切以大宋为重!身为后妃,能像灵儿那样干政的并不多,大多数也只是以自己的为人影响着朝政。不要以为后妃不干政就与朝廷无涉,无论是受宠的后、妃,还是不受宠的,至少会影响到自己的娘家。”太皇太后摇摇头,苦笑了一下:“那个时候,哀家还不太明白两宫太后的意思,以为两宫太后也只是在告诫哀家:要管束自己的家人。直到,两宫太后相继故去,哀家眼看着灵儿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才明白她们当初究竟想跟哀家说什么。”

第十节

“哀家虽贵为皇后、太上皇后,却一生无儿无女,自然在宫中、朝中就硬气不起来。幸好,皇儿和灵儿都极孝顺,哀家也从没把你和灵儿看成是外人。当初,看着灵儿越来越劳累,哀家也是苦中心头:两宫太后的嘱咐,哀家做不到。”想起当初在宫中,看着儿媳独自支撑着政局,自己却束手无措的情景,太皇太后的声音开始哽咽。

“母后……”

“不必宽慰哀家,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哀家也只是一时伤感。”看太上皇打算开口劝解,太皇太后摇摇头,继续说道:“当初哀家全力保护惇儿,也并不完全是先帝的嘱咐,而是灵儿和哀家谈过,求哀家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她的孩子,不能让那些臣子害了惇儿。”

“是我母后拜托过皇祖母?!”赵惇吃惊的问道。这之前,他一直以为当初之事是先帝故意为之,却没想到此事竟然和自己的母后也有关系。

“灵儿是个多聪明的女子,先帝所为,真的能完全瞒过她吗?!只是,身为儿媳,在大宋这个礼法大于天的地方,她又如何能独力与自己的公公、君主抗横?为了大宋的将来,灵儿是义无反顾。可她是个母亲,不可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她利用哀家去安慰她的机会与哀家深谈,就是要哀家保住惇儿。”

“灵儿和当年两宫太后所言基本差不多,只是,她更明确的告诉哀家:哀家只是大宋的太上皇后,想保住她的确不容易,但要保住惇儿却并非不可能。”太皇太后回想着,当初虞水灵在面临着太上皇和臣子们的那可怕压力的时候,与自己的那场肯谈:“哀家在大家的眼中,不过是个平常妇人,只想护着最疼爱的孙儿是理所当然之事;就算先帝有一天改了主意,也不能因为哀家想要保住孙儿,就来找哀家的麻烦。只要哀家还在,惇儿就能安然,大宋的未来也就有了保障。”

“原来,当初的事还是灵妹的安排,朕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没用!”太上皇愣愣的听到这里,羞愧之心又涌上来,低声说道。

“不要如此说,哀家何尝不是什么都不懂,只是按着两位婆婆和灵儿的话去做罢了。后来,先帝也托付哀家保住惇儿,哀家自然会尽心尽力,对婆婆和儿媳的承诺,总还算是做到了一部分。”

太皇太后说完了当年之事,扫视着眼前的亲人:“当初,两宫太后是要哀家一切为了大宋!灵儿要哀家保住惇儿,何尝不是为了大宋的将来。哀家不懂什么朝廷大事,只想问大家一句:此事的处置,怎样对大宋才最有利?”

看大家都沉默着没有回答,太皇太后又追问了一句:“如果,灵儿还在,她会如何处置此事?或者,大家将来去面对逝者的时候,如何对他们言说?”

“母后不必说了,朕明白您的意思。”太上皇羞愧的低声回答了一句,怅然的看向岳王,两人相视无语:连向来慈善的太皇太后都支持赵惇,韩节的命,是保不住了!

太皇太后看到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再次出声说:“韩节是死定了,但韩家却可以不绝后。”

“母后这是何意?”

不只是太上皇,所有人都不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莫明其妙的看向她。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提醒大家:“过去,大家总是说韩氏只留下了一人传宗接代,是因为韩节的堂兄韩忠是个痴傻之人,二十多岁了还不知冷热,从来就没把他计算在内。可如今,韩节重罪难赦,韩忠虽傻,却还是韩家人。到时,给韩忠配一门亲事、多娶几个小妾,只要他能留后,韩家自然就可以传根。”

“可韩忠是个傻子,谁愿意把自家的女儿嫁给他啊?这等于是一辈子守活寡。”马忆灵脱口而出,也难怪她有这个想法,她生长在大食,对大宋的传统总还是不甚明白。

“忆灵儿,你不了解大宋的传统和规据。女子嫁韩忠为妻,虽然本人定是守活寡,但却算是为朝廷尽心,只要事先把话谈开、重重的恩赏,那女子可以为家人挣得前程和荣耀,自然会有人愿意。”皇后这么问,太皇太后轻笑了一声:“至于妾室,就从因罪没入宫中的宫奴中挑选吧。虽然当个傻子的妾室不是什么好事,总比终身为奴、为婢的好。这事就交给哀家好了,哀家自会挑选几个老实本分的女子,免得将来再弄出什么事来。”

“此事就依母后,劳烦母后安排吧。”看太皇太后想的如此周道,大家自然没有什么说的,太上皇便点头应允下来。

太皇太后又想了一下,出言提醒赵惇:“只是,这正室要好好的安排一下,出身不能太低,至少要配的上韩家。总不能让人说朝廷亏待了韩氏,惇儿可要想仔细了。”

“这事还真叫朕为难,朝中臣子家适龄的女儿是有不少,可朕要是随便指定一个,大部分人家肯定不愿意。”赵惇头疼的抓抓头,皱起眉头说道:“一旦老王妃梁氏故去,韩忠之妻等同于蕲郡王,必须有掌家的能力。若是强行赐婚,不要说那女子能不能真心对待韩忠,也不能保证她能执掌蕲郡王一家的家业。”

“陛下不必为难,老臣倒有个主意。”一边的岳王突兀的开口说道。

“外祖父请说。”

“臣家有孙女九人,适龄的也有四个,就从臣的孙女中挑选一个为韩忠之妻吧。”岳王看大家都吃惊的看着自己,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良臣临去之时,曾经再三嘱托于臣,要臣教导他的孙儿,可臣愧对了他。如今,韩节必死无疑,臣只有让自己的一个孙女嫁给韩忠,以保住韩家的门庭,免得将来无颜去见故友。至于朝廷的封赏,就不需要了。”

“岳王果然是信人,朕倒是汗颜了。要说没有尽到责任,朕何尝不是。”太上皇叹息了一声,随即想到了一事,看向赵惇:“惇儿,此事如何对老王妃梁氏说?如果不把她安抚好,这事可就不好办了。”

提到梁红玉,大家都有头皮麻的感觉:这梁老王妃的脾气可是不一般,敢于上战场打仗,敢于当面指着秦桧的鼻子骂“奸佞之徒”。

而且,梁老王妃在朝中威望极高,大概在有封号的女性中,现在也就虞景儿的声名能胜过她。现在要杀的可是她的亲孙子,要是梁老王妃闹将起来,只怕所有人都会头疼的吧。

“此事,还是让老臣的儿媳先去和她谈谈吧。至少,她应该还能听的进景儿的话。”犹豫再三,岳王终于提了个建议。

“景姨虽然和梁老王妃关系不错,但终究是晚辈,拦不住她脾气的。”天子赵惇想了一下,狠了狠心:“既然是朕要收回当初的承诺,怎么能让景姨去替朕挡灾。朕去见梁老王妃,去给她磕头赔罪,要打要骂随便她。”

太皇太后听了赵惇的话都觉得心惊胆战,连忙出言阻拦:“惇儿,梁红玉的脾气哀家可是见识过的,不是好惹的。这回又的确是皇家理亏在先,她可不会太好讲话,你可别疯。”

“没事的,皇祖母,孙儿也不是个文弱之人,皮厚的很,打上两下没事儿。”赵惇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反倒是轻松起来,笑着安慰自己的皇祖母:“再怎么的,梁老王妃也不至于杀了孙儿吧?!最多让她出出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血铸山河之两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血铸山河之两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回 巡工场惊天冤案 平民愤君无戏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