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再交锋宋金和亲 理军事大宋西进3
第五节
“没错,朕的确说过不纳侧妃。但如果皇后不幸比朕早亡,朕还是会另娶。”赵惇才没有忌口的习惯,直接来了这么一句,旁边的官员只好苦笑。
乔月山也没想到天子居然会来了这么一句,意外的盯着他。
“不要这样看着朕,朕说的是实话,夫妻之间尽情尽义理所应当。你对妻子有情有义,是个男人!可是,身为人子也有传后和祭祀祖先的责任。你只为了尽情义,就放弃了所有的责任,难道这是一个读过书的秀才该做的事吗?”
赵惇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看乔月山已经低下头去,知道自己的话他已经听进去了、正在犹豫,便继续问道“如果你的妻子泉下有知,会希望你为了她就让乔家从此断子绝孙?还是,你想让妻子替你背负这个骂名?朕言尽于此,你好好想一下。”
说完,天子转身打算离去,刚刚走到院门,后面传来了乔月山的声音:“陛下之语,晚生听懂了。晚生不敢辜负先人,不敢愧对云秀。以后之事,全听陛下安排,不复多言。”
“既然你已经明白过来,那就做好该做的事,为乔家光宗耀祖。”赵惇转回身,看向跪在地上的乔月山,淡淡的说道:“今日吴云秀之封,不过是朝廷对死者的安慰。如果你真的是为了她好,就凭自己的能耐给她挣个荣封,让她也能在九泉下为你骄傲,才是真的守了情义。”
韩节一案还没有彻底收尾,沙州回鹘可汗使节得罗艾已经在新年刚过就来到了临安。兴奋的百姓庆贺大宋终于又开始出现当年万邦来朝的景像,代表着国家的重新兴盛,而朝中的众臣想的却不是那样的简单。
这边大宋尚未做出决定,倾天网已经传来了回鹘的新消息:土蕃突然入侵回鹘,回鹘可汗活剌散已经率兵前去抵抗,在战争结束之前已经无法前来大宋。
赵惇立刻命令倾天网:详查回鹘是否向大金救援,尽回报大金对此事的态度。
在等待回鹘方面的消息的同时,折腾了五个多月的韩节一案,终结于重兴元年二月初:天子赵惇下了罪已诏,向天下百姓承认自己的过失,向上天请罪,并明令此诏以坻报、《朝报》和"露布飞报"三种方式传告天下吏民百姓。
随即,天子携皇后亲赴宗庙和蕲王家庙通告此事,并向皇室历代祖宗和韩老王爷请罪。
罪已诏一下,天下再次轰动:此案在绝大部分臣民眼中与天子赵惇并无太大关系,最多不过是天子收回了当初的承诺而已。而由于此案而收回免罪的承诺,臣民大都并不认为是天子的过失,这铁券又不是他的;部分老儒生虽然对天子有违父道颇有烦言,但这回被收掉的可是他们不信任的武人,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过于批评天子。
大多数臣民则是认为韩节过于骄横、自寻死路,朝廷对韩家也尽了心,还特地为韩忠指婚,安排好他的生活,已经是够优待的。
可天子却下诏自责,还亲向祖宗和上天告罪,把责任全揽在了自己一个人的身上。
此诏一下,不少奏章又如同雪片一般飞向宫中,这回大家都是认为天子对自己太过严苛,想劝天子不必如此自责。可所有的奏章还是如石沉大海一般,天子又一次不加理会,这回臣子们倒没了怨气,而是感动。
就韩节一案在大宋成为第一话题的时候,不甘寂寞的金主迪古乃又来新招数了:彻底改革朝廷旧制,将大权收归皇帝一人掌控。
为了收回军权,迪古乃果断的撤消了全面掌控军队和全部军事的都元帅府,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当然不是仅仅换个名称而已,枢密院"主管军事"只是主管了军队的调动和作战。至于将领的升职、后勤等杂七杂八的事,都被后来迪古乃重新整合的唯一中央机构"尚书省"给拿去了,这样就使得军队和将领受制于朝廷和皇权。
有意思的是,南北两个互相敌视的皇帝,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部分分权”的方式,来总结了解决军队和将领对国家的威胁。
随后,极有魄力的迪古乃再次对朝政进行了调整:把三省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给废掉了,连原来相职之一的“平章政事”也同时废除。尚书省主官尚书令以下,依次是左、右丞相、尚书左、右丞和参知政事。这又和南方的大宋来了个不约而同:大宋天子赵昚当年的改革是把三省合成了一个“中枢省”,相位比金要少,总共只有五个。
同时,为了限制职权过于集中的尚书省权力,迪古乃又加强了御史台的职权,把它升到了和六部一级,仅次于尚书省。所有的言官全部划归御史台,还在地方上设"按察院",并授于言官们联名弹奏之权,以监察尚书省和御史台内部,这点又和大宋相似。
这回倒是不用奇怪,因为这样的监察设制就是迪古乃从大宋搬过来的,整个儿一个赵惇创立的国家监察系统全盗版,不过是改了个名字而已。还好不是现代,否则以大宋皇帝赵惇的精明,一定会找迪古乃收一笔数目不小的版权费。
朝廷改制基本完成之后,迪古乃又重新设定了所有机构各级官员的员额和品级,各部的编制内官员没有一个过百人的,严格限定不得出。
至于那些已经封过了的官位和爵位怎么办呢?
没多久,一道能把死人给气活了的旨意颁行天下:总和自家宗室过不去的金主迪古乃,这回要降的是“爵”和“官”,反正一个都没能跑的了。
当其冲的是“王爵”,无论死活、无论大小,所有的王一块儿降级。
连迪古乃最仰慕的祖父兀术也不例外,从越国王一下被降封为金源郡王,这王号还是和几乎所有的开国元勋共用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迪古乃懒,或是根本没想到去起什么新的王号,大家都一样,用传说中女真人的源地为王号,一下子制造出了二十几位“金源郡王”。
也不知道兀术在地下知道自己这个宝贝孙儿的作为,是不是会被他气的跳出坟墓来。
还有不少死人、活人们连王爵都保不住,直接降格为“公”。这公的称呼就更不像话,迪古乃连起的兴趣都没有,直接用被降了格的倒霉蛋的名字标注。
然后,被取消了“爵”的是倒了血霉的女人们。
第六节
过去有“妻凭夫贵、母凭子贵”的说法,女人虽然不能在朝廷做官,但只要嫁了个好丈夫、生了个好儿子,就能指望得到朝廷不同级别的“诰命”,当当诰命夫人来过个瘾。
可现在,迪古乃一道“百官不当封妻”的旨意把这个希望给打了个粉碎。唯一的一个好处是官员们用不着再头痛,喜新厌旧的时候可以轻易休掉没有了“诰命”封号的正妻了。
最后,自然还少不了在世的各位重臣和非重臣们,迪古乃还特地设了个专门负责降"官"的官衙。已经故世的和还没死的一样,原来封赏官位的"官告"(就是后世的任命公文)全被收走,还的时候统统降级!
大金的朝廷经过这样一番的整顿,从此倒是干净利落的很,既精简又高效。经过了上述调整,迪古乃真正的做到了他的第一宏愿:“国家大事,皆自我出”,大宋天子赵惇可是羡慕死了。
结果,正在头疼官制改革的赵惇干脆也来了个“扬之弃之”:学习好的、放弃不合理的,把大金的官制构架大部分搬到了宋朝,也把乱七八糟的官位、爵位给整理了一番。
只是,赵惇没有如同迪古乃一样,把已经册封的也给改了,已经封过的就不再动。另外,还增加了“平民功爵”,把之前的只有偶尔对有特长之人进行奖励的爵位分为四等,规定只要是对朝廷有功之人,就可以得到功爵。
虽然一些老儒对赵惇居然想起来学习他们眼中的蛮人十分不满,更不满意皇帝居然打算将过去只封给官员和功臣的爵位,去封给他们看不起的平头老百姓,可却说不服赵惇,只好任由他去。
得罪了大部分宗室、臣子还不到半年时间,新年一过,性子急躁的金主迪古乃又向汉化行进了一步,特地下旨:从此女真人和原辽的各个少数民族,在公开场合都必须以汉名相称,不得再称各族的本名,这本名也就是孩子出生时命名一下,之后就只能在自己家才可以用了。
当然了,金主迪古乃从此也只用他的祖父给他起的汉名“完颜亮”,而且还命令大金的史官,将史册中历代女真人先祖的名字也改成了汉名,没有汉名的祖宗八代则由迪古乃自己给祖宗们起一个。还真不亏是狂妄的迪古乃,连汉人绝不敢动的老祖宗也给改了。
大臣们觉得这也太不像话,就算是再害怕,也不能看着皇帝乱改自己的祖宗吧?!一齐向皇帝进谏:改改自己和后人的名字也就算了,不要连祖宗都要改。
可金主迪古乃,不对,从此往后要改称他为“金帝完颜亮”!这在大金是绝对不能错的,否则立刻就是杀头之罪——金帝完颜亮听都没听,大笔一挥:“改!”
已经过世多年的老祖宗们,自然是没法子从坟墓里出来反对他的做法,也只好由着这个不孝子孙乱改一气。
为了防止大家的不满和拖延,完颜亮下旨:以后在文书和灵位、墓碑上不得出现被废除的各种爵位,更不得出现旧名。还自己带头行事,把几位已经升级为帝陵和本来就是帝陵的祖宗灵牌、墓碑,这才立上没多久的全砸了重立。
好嘛,砸墓碑在一般人眼中那是恶毒、阴损至极,可完颜亮只是为了去掉不合自己口味的字样,这也太有“魄力”了吧?!
皇帝都带了头,当然没人再敢和他较劲儿,也只得主动毁了原先的灵牌、砸了自家的墓碑。
不但降了大家的职位,还污辱了自己和大家的祖宗,只是为了一个不必要太较真的目的,叫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位大金的皇帝。
更名之后,金帝完颜亮派出使节通知了周边的各个国家和部族:“我大金人全都改名啦,以后正式场合要称我们为‘完颜**’,不许再称原来的蛮族名字。”
大金的属国和附属部族倒好说,乖乖奉命便是。
已经打算与金朝脱离附属关系的回鹘可汗接到大金的国书,先想到的居然是“庆幸”二字:幸好回鹘已经决定内附大宋,否则宗主国出这种洋相,连带着属国都抬不起头来。
地位已经平等、不必要过于在乎金朝反应的大宋接到这样的国书,君臣立时呆愣……
总算是回过味儿来的天子赵惇先大笑出声,随即满朝文武众臣爆出满堂哄笑,羞的金使是无地自容。
赵惇笑了半天,方才止住笑声,一本正经的对金使说道:“请转告贵国皇帝,朕对他的胆略佩服到五体投地,贵国陛下比起朕来强了不是一点儿、两点,而是强的太多了。朕胆子再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乱改自家祖宗的名讳。朕彻底服输,再不敢与贵国陛下争这‘天下第一不孝子孙’的名头。”
刚刚停歇下来没一会儿的笑声又一次响起,大宋群臣全笑的东倒西歪,负责纠查大臣们礼仪的殿中侍御史自己也笑的没了形儿。
金使差点儿给这个恶毒的大宋皇帝气趴下,可自家的皇帝出洋相,让一个小小的使节能有什么办法?只得强忍羞辱,告辞而出。
也不知大宋天子赵惇是不是故意和迪古乃作对,正式来往的国书中倒是按大金的要求改变了称呼,可大宋国内通行的文书却半点儿也没改。
这样,历代金帝和重臣们在大宋就有了两个称呼,以迪古乃为例:两国间正式行文时是“金朝皇帝完颜亮”,而其它的文书中一律是“金主迪古乃”。这么颠来倒去的,有的时候大宋的臣子们一不小心还会写错。
反正写错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赵惇才没心情去管教臣下,结果就为了这名字,两国外交官总得打嘴仗。
大宋皇帝的所作所为,把金帝完颜亮给气的够呛,却拿那个狂妄的赵惇没半点办法。
(没办法,尊重一下迪古乃的强烈要求,在叙述大金的时候用一下他的汉名,作者也学大宋君臣颠三倒四一回,写错了只好拉倒,反正迪古乃没法从书里跳出来砍作者)
赵惇自己没改过名字、更不会去乱改祖宗的名号,金帝完颜亮当然没机会如赵惇一般的,拿他来戏耍取笑,只好暂时咽下了这口鸟气。
不过,完颜亮不亏是完颜亮,没多久他就有了好主意来折腾赵惇,出一口恶气!
什么主意?联姻!
完颜亮的嫡母徒单太后无子,却生了一个遗腹的小女儿完颜轻韵,今年也已经有二十岁了。这位轻韵公主长得倒是堪称绝色,可她名义上虽然是大金地位最高的公主,实际上却连个奴才都不如。
公主在完颜亮的眼中,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女人,还是自己素来最厌恶的正室所生的女儿,自然是不会在意她的死活。自从徒单太后因为反对完颜亮南征大宋被害之后,完颜轻韵和自己的奶娘、贴身宫女一起被幽禁在冷宫之中,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