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厕所也要付钱!
出厕所也要付钱!
(某网友的一个夸张比喻)杜鲁门总统骂人的时候风度翩翩。
他轻轻说出的三个字母通常是。
它是"
sonofbitch"
的缩略语,翻成汉语,可以是"
狗娘养的"
……不好听。
这种骂人的法被我称之"
环保骂人法。
它绕过不雅之词,可并不因此降低其一解心头之恨的功效。
在我庸俗的想象中,如此"
骂人法"
一定让杜总统尝到了甜头--1950年12月,一个寻常之夜,总统千斤在华府举办独唱音乐会。
某莽撞记者撰文热情抨击,称之为"
荒腔走板,不堪入耳"
,结果,总统写信给莽撞记者所在报社,直抒愤懑之情。
结尾处,杜总统说:"
时事评论家伯格勒是个下流坯子,比起你来,他还算是一个正人君子。
我这几句话是骂你个人,跟你祖宗八代无关"
(乔志高,《美语录》P5-18)如此"
环保型骂人法"
与我们老祖宗所谓"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的说法非常接近--它是一种"
优雅"
的疯狂,一种"
得体"
的愤怒……一个人在怒火中烧、肝胆俱裂时刻,说话仍留心"
得体"
,这对一个人的修养算是一个残酷考验。
不容易。
甚至可以说,就"
说话"
而言,"
得体"
比"
优雅"
更不易"
9·11"
事件后,美记者采访布什夫人劳拉。
记者问:"
人们都说,自打'9·11'开始,你的丈夫一下子成熟起来……"
劳拉答:"
我想恐怕不是这样。
这些人恐怕只是刚刚开始了解我一直非常了解的那个人……"
如此得体真是令人钦羡不已。
对于劳拉来说,"
得体"
当然是为了避免陷阱,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得体的表达,则是坚守自我有限话语权直至为自己创造全新话语权的基本前提。
你想啊,我们原本仅有一穷二白,如果我们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中,还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不从"
得体"
做起,还能指望什么?在现有媒介环境中,骂中国足球或某某电信已被"
默许"
,可要骂得漂亮骂得精彩骂得解恨,仍需探讨、研究,直至反复斟酌。
像如下这则短文,就属上佳之作:其环保效果上上,而泄愤清火效果亦毫发无损,可算"
得体语文"
之范本"
某某移动CEO当了厕所所长,为使我们的厕所能够与国际接轨,本人作为我市'WCEO'(厕所首席执行官)现在宣布厕所改革计划如下:1.将传统的单向收费方式加以改革,改为双向收费,即进厕所要付钱,出厕所也要付钱,否则不让你出去!
2.实行大小便分开收费方式,大便一次两元,小便一次一元。
考虑到大便次数要少于小便次数,所以大便可稍微下调一些。
这一措施将深得跑肚拉稀者的欢迎……"
可见"
得体"
一事,做到位,也会成就一种"
优雅"
:它不露声色,全无声张,自律得紧--却也同时烂漫山花,千红万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