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探父生磨擦

夫妻探父生磨擦

1956年4月的一天,**侄女林兰英在其父林庆佛的带领下,来到北京中组部招待所。

她是专程到京照顾祖父林明卿的。

林兰英生于1930年,她系**哥哥林庆佛的前妻夏氏所生。

她出生不久,因林庆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将她送给了人家。

此后20多年,林兰英与林家基本断绝了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期,林兰英与上巴河镇柳家大村出生贫农的村干部柳喜元结婚。

柳家世代系农民,家境很不好。

林兰英与柳喜元结婚后,因家中人口较多,灾难频繁,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1954年春,鄂东一带发生罕见的大洪水,黄冈县上巴河地区一片汪洋,柳家房屋、田地均被洪水淹没。

林兰英见一家人生活无着,带着小孩到武汉谋生。

她先给人当了一段时间的奶妈,后又给一名因伤残疾的军官当保姆。

这时,林庆佛也在武汉。

随着年岁的增加,他时常想念当年送给人家的女儿林兰英,四处托人打听林兰英的下落和她家中的情况。

1955年冬,林庆佛终于打听到女儿在武汉。

一天,他按人家为他提供的住址,在汉口那位残疾军官家里找到了林兰英。

他们父女见面时,抱头痛哭一场。

此后,林庆佛时常抽空去看林兰英,林兰英也时常去看父亲。

1956年春,**写信给林庆佛,告知在北京的老父亲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身边急需请一个人去照顾。

**在信中还说,林明卿虽已离开家乡多年,仍保留着老家的许多生活习惯,口音也未变。

因此,请来的人最好是黄冈老家的,以便照顾。

林庆佛很快收到了这封信。

他心想:到老家去找人,不如叫女儿林兰英去。

由孙女照顾父亲,既贴心,又可使她生活有着落。

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马上回了信,同意林兰英去。

过了几天,林庆佛带着林兰英到了北京。

第二天,林庆佛给**打了电话,告知他和女儿林兰英已到北京。

**当即在电话中表示,他很忙,现在不能来,过几天,他和叶群一起来看看老父亲和他们父女。

由于林庆佛是请假到北京的,不能多呆。

他住了两天后,先回到了武汉。

过了几天,**给林明卿打了电话,告知马上就来看他和侄女林兰英,要林明卿、林兰英不要外出。

林兰英得知**、叶群要来,心里颇紧张。

因为,她从未见过**的面,初见面时,不知在这位做了大官的二叔面前讲些什么好。

她先烧了两壶水,然后将所有的茶杯一个个地洗得干干净净。

**的车子开进招待所的院子后,**先下车,叶群后出来。

站在门口的林明卿见儿子、儿媳来了,转身对林兰英说:“你二叔、二妈来了,快出来叫他们”

林兰英连忙跑出门,鼓起勇气走到**、叶群跟前,笑眯眯地喊道:“二叔、二妈”

**一听她喊二叔,便知是侄女。

他点了一下头,对站在身旁的叶群说:“这就是大哥的姑娘林兰英”

叶群连忙拉住林兰英的手说:“兰英,二妈好想你啊”

他们边说边进入室内。

**、叶群坐下后,林兰英给他们各倒了一杯水。

**有好长一段时间未来看林明卿,他先询问了林明卿近来一段的身体、生活情况。

随后,又仔细问了林兰英家中的人口、生活及住地。

林兰英一一作了回答。

林兰英是首次见**、叶群夫妇,说话时,因心里太紧张,常常断句。

叶群立即帮林兰英说:“兰英,我们是自己人,在你二叔和我面前放随便、自然些,不要那么紧张”

林兰英点了一下头,但心里一时仍然难以平静。

他们谈了一会,**口渴了,端起茶杯要喝水。

叶群立即用手按住杯子说:“不准你喝这里的水”

**仍要拿杯子:“我口渴了”

“口渴了回去再喝嘛”

“你……”

**对叶群此举显然不满。

“不准你喝这里的水”

叶群又重复了一句。

林兰英见叶群按住杯子不放,连忙向她解释说:“二妈,我已将杯子洗得很干净,水也是刚烧的,二叔可以喝”

叶群听不进,对林兰英说:“你不知道,他有病,医生说他不能在外面喝水”

**见叶群在老父亲、侄女面前出他的洋相,很恼火。

他生气地说:“父亲、侄女在这里,你是怎么搞的?”

叶群见**发了火,也忍不住地吼叫道:“不准许你喝,就是不准你喝”

“你太过分了”

**又吼了一句。

林明卿看不惯叶群这一套,起身走进了里屋。

站在屋里的林兰英见**、叶群都气鼓鼓的,不知如何是好。

**心里颇不是滋味。

坐了一会,他起身走到林明卿的卧室说:“父亲,我走了”

说完,他走出了门。

叶群见**出了门,也跟了出去。

他们走后,林明卿出来对林兰英说:“你二妈太不讲理”

林兰英问林明卿:“二妈为什么不要二叔喝这里的水呢?”

“搞不清楚”

林明卿接着又补了一句,“可能是嫌我们这里的杯子和水不卫生,也有可能怕人投毒”

林兰英摇着头说:“你是他的父亲,我是他的侄女,这里又没有一个杂人,谁投他的毒呢?”

“不说她了”

林明卿余气未消地说,“她是自己筐里有烂杏,老疑别人筐里没好桃”

这一天,林明卿、林兰英都不快活。

到了晚上,林兰英心里还在想:二叔、二妈都是大官,他们为什么也与常人一样吵嘴?这是怎么回事呢?由于她是晚辈,心里有疑问,也觉得不好问祖父。

过了一段时间,**、叶群夫妇又来看林明卿。

这一次,他们又在林明卿处发生口角。

起因是为**原来的未婚妻。

**与林明卿见面后,非常爱谈一些老家的人和事。

叶群从未到过林家大,他们父子谈老家的事情时,她插不上嘴,只在旁边当听客。

这一天,林明卿又把话题扯到了**原来的未婚妻汪静宜身上。

林明卿说:“前些时,我给回龙山的汪家寄了一笔钱,不知何因,一直未回信,钱也不知收到没有”

**连忙问:“你还给她寄钱?”

“我总感到对不住友成兄,寄几个钱给汪静宜,心里舒服些”

“这……”

**似有难言之隐。

**话未说完,叶群马上插话说:“父亲,这事过去几十年了,现在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管那些事干什么呢?”

林明卿叹了一口气说:“小叶,你不知道我与静宜的父亲是什么交情啊”

“什么交情?”

“几十年的交情”

叶群见老父亲对汪家还那么情深,不满地说:“你再不要给汪家寄钱了,那年,我曾派人去接她,她不出来,这是她自己造成的,还同情她干什么呢?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叶群说话的声音很重,**认为是不给他留面子,有些不高兴,叫她说话不要带情绪。

“我带什么情绪?”

叶群不服地申辩。

“你的声音太大了”

叶群忍不住地发火道:“你这是欺负我”

林明卿见他们又争起来,马上阻拦道:“你们是来看我的,还是送气给我怄的?”

老父亲生了气,叶群再不敢作声了。

**与老父亲谈了几句话后,起身走了。

他们的小车一离院子,林明卿站在室内自语道:“左右不平衡的载物,是骡马的痛苦,冷热不正常的爱情,是精神上的折磨。

我看,我家育容今后没有幸福”

从这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来看林明卿。

1993年12月19日,笔者曾到黄冈上巴河柳家大采访过林兰英。

林虽然生活在农村,上世纪50年代上过夜校,识字不少,心里也甚明白。

谈起**与叶群的关系,林兰英感慨万千地说:“我与**、叶群接触过多次,也在他们家吃过几次饭。

在我的眼里,叶群比较霸道,不太讲道理,而且心眼窄,又工于心计。

我们林家认识她的人,大多不喜欢她,我的祖父就是因为看不惯叶群,才没有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九一三’事件之后,我就曾想,**一生革命,到头来又要谋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来想去,总觉得**虽然应对自己的结果负主要责任,但他没有找个好妻子也是原因之一,许多事情就坏在叶群身上。

她用小女人的心态来处理党和国家的事情,那怎么行呢?”

听了林兰英的叙述,笔者想起聂荣臻元帅在“九一三”

事件之后的一次座谈会上也曾讲过类似的话,感觉政治与婚姻虽然没有太大的关系,有时却又分不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
上一章下一章

夫妻探父生磨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