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改进的读者,可以从何入手?

希望改进的读者,可以从何入手?

与纸上谈兵相比,付诸实施无疑要麻烦得多。麻烦不仅在于培养孩子的琐碎和漫长,还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一定难度。但再难的事情——比如说,人类登月、克隆生命……都能通过“具体化”分解成一个个不那么难的细节,然后各个击破,积小胜为大胜,相比之下,培养孩子就容易多了。麻烦不要紧,关键看值不值得。再麻烦也比不过破译人类基因的排列组合吧?(据报道,单是破译人体第二小的第22号染色体,科学家就对3350万个碱基对进行了测序!)更何况,培养孩子的麻烦还伴随着进步的喜悦和天伦之乐呢?麻烦是成功之母。不怕麻烦但缺乏经验的父母和想“自己培养自己”的学生读者,不妨按以下建议去尝试理论联系实际。祝您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收获多多!1.分析现状,把问题具体化如果读者没有更好的参照标准,不妨用我们提供的各种参照系,仔细分析以下三方面的情况:⑴全面分析孩子的表现——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孩子本人引以为荣的是什么?引以为耻的是什么?最强烈的愿望是什么?最怕什么?各自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对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把原因归结为“天赋”是没有意义的,不如分析迄今为止的成长环境中缺哪方面的发展条件,缺什么补什么。即使是头脑不够灵,通过循序渐进的专项训练也能有所改进。⑵反省父母的教育方法——哪些做法对?哪些做法错?对或错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是什么?怎么调整?婴幼儿如果表现得让父母很困惑、很恼火,首先要考虑亲子依恋是否良好?孩子的安全感是否有问题?即:孩子是否深信“父母是爱我的”?重视教育的父母要特别防止“操之过急”。⑶审视孩子的成长环境——哪些因素好?哪些因素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可改变的?怎样改?哪些是不可改变的?怎样弥补或适应?2.理清头绪,把问题条理化把分析要点用表格或卡片的形式写下来,可以使问题更直观,思路更清晰。可以把想到的所有问题和对策(如果有的话)都列出,然后用以下方法来梳理。按因果关系排序,找出问题的根源——孩子之所以A,是因为B;之所以B,是因为C……多挖几层,就能见根。按难易程度排序,选择突破口——如果一个问题有几个根源,不妨从容易改变的开始,先增强信心,再设法扩大战果。按轻重缓急排序,选择优先项——如果同时存在几个问题,一段时间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其他方面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着往前走,多提醒,多鼓励,少追究,或不追究。怎么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呢?既可根据不同时期的培养重点和当前“短板”来选择优先项,也可根据利害关系来判断哪个该优先。一般说来,问题不外乎4种状态:重要而紧急、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既不重要又不紧急。如此比较一番,时间、精力和经费的投向就有了依据。我们的做法是:凡是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事,都优先解决提前防范,如疾病、品质、想不开、人身安全等;凡是锦上添花的事,都要在“于身心无害”的前提下去进行,有害便放弃。因为“生存比发展更重要,健康比学业更重要,性格比成绩更重要,亲情比面子更重要”。3.分解目标,把措施细化、量化、行为化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把想要攻克的目标分解为几个小步骤,难题就变得好解决多了。比如说,《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的“变粗心为细心”,就是一个完整的例子。婷儿的整体素质,也是这样分解细化后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就是看起来神秘莫测的创造力,同样可以通过分解其构成、找到具有特定效果的行为,设计可操作的方法,进而培养强化(参见《怎样培养创造力?》)。如果用这种眼光来看我们这两本书,读者可以找到更多类似的例子。不少父母都抱怨孩子“皮”,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平时“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空洞训话多,实际训练少;贬斥批评多,赏识鼓励少;警告威胁多,实际兑现少”(有的是明知不能兑现就不该说的话,如“再怎样,就打断你的什么”之类;有的是合理约定未能说到做到)。倘若读者把这“四多四少”颠倒过来,应该大有改观。不少中学生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也愿意改进,甚至定出了计划,但总是收效甚微。原因之一也是没有设计“可操作的行为”来对抗惯性与惰性,也需要用“细化、量化、行为化”的措施来改进。4.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0—18岁的育儿路说起来不长,走起来不短。最终结果如何,一看谁的方法对,二看谁的心态好。心态好才能坚持得久,因为他(她)能不急不躁,锲而不舍,愿积跬步,终至千里。父母急躁或灰心时,不妨重温这三条:A:父母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孩子表现反复是正常的,哪个孩子不是香几天臭几天呢?俗话说“百年树人”,咱才树了几年哪?别说孩子有反复,父母也会有反复。比如说,要以身作则、要耐心、别发火、别打骂……父母坚持做到了吗,尤其是辅导孩子学这学那的时候?B:期望值要合理、要现实——教育孩子是因为爱心与责任,而不是为了面子,不要因为虚荣攀比而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可望而可及的目标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起自信心,有自信的人才敢求上进。另外,也不要用倾家荡产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比如说,深造和留学是一项有利于长远的发展计划,但如果这项计划要以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为代价,说明这个计划不现实,不可行。希望有这方面困扰的读者参考一下留学专家徐小平写的《图穷对话录》,书中的《现代范进情结与未来胡屠精神》一文对此有十分精辟的分析,还有专科生如何迂回前进实现人生理想的发展建议。C:培养目标要“长远+开放”——容易急躁或灰心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要求过多,并操之过急,还可能有比较急切的培养目标,比如说,必须考到多少分、第几名、考上××校、成为××家……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我们的做法是不向婷儿提这种具体狭隘的要求,只是尽力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三次提到过的培养目标:“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我们认为,这个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它允许和鼓励兴趣与能力不同的孩子寻找各自的发展空间。因为“幸福”既是一种个人感觉,也是一种个人选择,绝对无法“一刀切”。由于人各不同,人各有志,无论上不上大学、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钱多钱少,都会有人感到幸福或难受。如果学业或职业与志趣一致,人的生活态度会更积极,创新思维会更活跃,有所作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就业或自己创业的机会都更多。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想法确有价值,就该在孩子成年(18岁)之前积极地去引导,使孩子和你有更多的共鸣点,发自内心地喜欢走你希望他走的那条路。就像我们从小鼓励刘亦婷“长大要为社会造福”,终于把她培养成了勤奋努力、胸怀宽广、想为社会造福的人一样。如果孩子的志趣和父母的期望不一样,只要符合“健康合法”的要求,哪怕父母觉得是“不务正业”或“胸无大志”,也应该允许孩子自主选择。毕竟,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幸不幸福要以孩子的感觉为准。不论上不上大学,选择哪种职业,父母都应该理解和认可,绝对没有必要为了学历和职业弄得身心受伤、亲子反目。希望读者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反复强调的培养目标,并鼓励孩子朝着这个方向走。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好结果,区别只在于收获的早晚和大小而已。至于孩子是不是在朝这个方向走,只消看孩子是不是越来越“能适应、有理想、会创新”?不是,就需要分析调整;是,就信心百倍地朝前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上一章下一章

希望改进的读者,可以从何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