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揭幕之战?(2)

新时代的揭幕之战?(2)

按新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世界将会分成三大主要板块。

北美自由贸易区,美、英、澳、加为主体的一块。

法、德、俄为代表的欧洲一块。

中国和东亚一块。

除此之外还有些次要板块,比如印巴、南美、阿拉伯等等。

这个新的格局慢慢在形成。

现在表面上看,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结盟的行为,但是结盟的倾向已经出现了。

应该从经济发展趋势上看,从政治合作角度上看。

先是经济合作,然后是政治联盟。

现在大家老提“多极”

世界。

我认为“多极”

是一种新闻词汇。

新闻词汇是记者们为了应付发稿,对事态简单描述的词汇,不严谨。

什么是“极”

的定义呢?二战之后,美苏对峙,政治家与新闻记者以意识形态为价值标准称之为“两极”

对立。

“8·19”

之后前苏联垮台,舆论界就说美国是“单极”

独霸。

为了对抗单极,大家就用起了“多极”

概念。

我认为用意识形态价值观来划分世界的“极”

已经不能很好地描述世界格局了。

新的价值体系在形成。

同时这些新价值观会导致新结盟的倾向出现。

背旧盟,立新盟。

当前重要的是要对一些区域与国家的新结盟倾向进行描述,分析新的价值取向。

为了在价值判断上不过于武断,我主张先分析发展态势,然后深究缘由。

所以我简单称这些有新结盟倾向的国家与区域集团为板块。

这种板块说对研究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是很重要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一个旧的盟。

这次伊拉克战争促使法、德、俄的迅速接近。

连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都提出了所谓“老欧洲”

的概念。

这表示原来的联盟发生变化了。

利益不同促使变化加剧。

我们要探讨什么问题呢,就是出现新结盟的原因是什么?法、德、俄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会产生新联盟吗?为什么?美国会与哪些国家保持紧密关系?中国与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将会呈现什么态势?当然,变化之初,世界格局不像美苏两极分化的时候那样清楚。

但是,种种重大变化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了。

这种格局的趋势可以称为“新战国。

这需要我们对此认真加以分析,才能看明白。

乔良:现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局面,使我们必须秉持一种更加现实主义的态度和策略,简单地说,就是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不一定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不一定反对。

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利益去做出判断,做出选择。

不能再用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去判断是非。

王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乔良讲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千年变局的开端,刚进入新世纪,再往后展望,世界将经历巨大的变动,这个变动的时代是什么特征呢?就是旧的平衡被打破,然后各种力量彼此重整。

所谓“新战国时代”

带一个“战”

字,就代表要有战争,这是未来这个新时代的特征。

因为二战以后,没有大战已60多年,经历了60多年的和平,但是在中国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小战事几百场,连年不断的战争,所以被中国历史称为战国。

如果世界的未来将会进入“战国时代”

,可能伊拉克战争是第一场,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这个是我们应该来研究的。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反过来说,什么会中断和平与发展的过程,那就是战争,那么战争的原因是产生于什么地方?我觉得这个正是我们在这场讨论当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说到战国是中国有战国,世界历史中好像没有被称为战国的,但我看也有类似的年代,就是欧洲15世纪初到16世纪中期,即从哈布斯堡王朝出现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这150年。

在这150年中,罗马教廷的皇权衰落了,出现了100多年联绵不断的诸侯冲突,30年战争那是后来的规模比较大的战争。

之所以后来出现一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就是晓宁讲的,各国在战争中都打累了,打不动了,这样就形成一种均势。

但是在1648年以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持一段时间,欧洲又开始乱了,又开始打。

直到1815年,以拿破仑战败为标志,建立了所谓的维也纳体系,又是大国根据国家实力来分配欧洲的势力范围。

然后,这些所谓民族国家又酝酿出新的冲突,接着是一战,战后形成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接着就是二战的雅尔塔体系,然后是冷战的格局。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冷战的格局再次被打破。

我想每一次的均衡被打破,它的背后都是力量结构的改变,就是说大国之间,它们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等的实力发展不平衡,然后就产生了新的争夺霸权的冲动。

老的、旧的、原有的霸权中心要维护原有的霸权地位,而新生的力量中心要挑战原有的霸权中心,要夺取霸权中心的地位,就产生了战争的动因。

我想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即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那就是经济利益决定论。

我们要看每一个阶段,各个力量中心是在什么情况下,经济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然后产生什么样的利益动机,这种利益动机导致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演变成战争,演变成原有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然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刚才晓宁讲的这个问题,各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的利益动机在什么地方?经济利益动机在什么地方?实际刚才湘穗讲的,不同时代战争形式,也是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经济利益不同,经济发展形式不同,最后也决定了国际的政治关系不同,外交关系不同,以至战争模式的不同。

所以需要从多角度讨论问题,乔良、湘穗是军事专家,晓宁是国际问题专家,我是经济懂的多一点,我们这些人在一块,我们从多个角度描述历史演变的过程,描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变迁,以至于通过这次讨论,能够为后面更长远的历史轨迹做出一个粗略的描述。

如果我们真有这个本事,能够达到这么一个目的,我觉得那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激情对话大胆预言全球变局--新战国时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激情对话大胆预言全球变局--新战国时代
上一章下一章

新时代的揭幕之战?(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