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时代的温情话语(二)
我们生活在汉语文学的一个赝品年代,诗歌、小说、戏剧……具有原创性的东西,从世界文学的高度和眼光来衡量,恐怕都不是太多的。这正如东方人画油画,人物虽然已知道置换成黑眼睛黄皮肤了,可母题和主旨却大致还是别人的。八十年代中叶这一茬小说家,以及他们之后更年轻的小说家,作品也都普通存在着类似的情形。即使杰出如苏童等人,例外的情形也是不多的。模仿无处不在。马尔克斯、福克纳、博尔赫斯、卡夫卡……这些本世纪的小说巨匠至少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如下中国作家产生过至为深刻的影响,并在一定时间内构成了某些作家风格的阴影:韩少功、莫言、马原、余华、张炜、格非、孙甘露。我们在此尚略去了渐次从我们视野中消失或淡漠的一些作家及其所受过的影响,比如刘索拉与塞林格、亚丁与萨特……而在苏童身上,我们则依稀从各个侧面找到了相应的外国大师的身影。在他早年“先锋派”时期所做的文本尝试上,我们能显而易见地找到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共同作用的印迹;在他对“香椿树街”“枫杨树农村”“城北地带”三个场景所发生的系列故事的散漫建构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会很轻易地浮现出那个叨烟斗的福克纳;而苏童自己则坦承对塞林格的迷恋曾使他完成了《乘滑轮车远去》《伤心的舞蹈》《午后故事》等近十个短篇;至于他近期小说的叙述口吻,我们则分明听到曾属于汪曾祺和雷蒙·卡佛的声音;要是再说到题目,我想诸如《死无葬身之地》《井中男孩》《蝴蝶与棋》《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表姐来到马桥镇》这类名字,怕是令我们很难将它们与某些外国文学作品截然分开吧。也许是由于苏童的年龄,也许是由于苏童投身小说创作时的学院出身,都使得他比其他的同时代作家更多地从经典文学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并在自己的小说中呈现出浓郁的书卷气息。这本身并不是一个缺点,相反,它还形成了作家苏童迥异于其他人的一个创作特色。即使与同为学院派出身的格非等人相比,这一特色也还是甚为醒目的。问题是:一、他在从文学传统汲取灵感的同时,对身边世界的关注是否就浅尝而止了?二、得益自大师之处的题材、题目、故事模式与叙事技巧,是否已足以保佑苏童在创作中抵达他所心仪过的那些文学伟人曾抵达的境地?形式是否能确保小说的质量?我以为,以苏童的勤奋和聪明,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情况尚差强人意。“创作”与“创造”,这两个词的涵义太不同了。前者是指劳作,后者则是指作家源自于生活的一种抵达于灵魂深处的升华,一次富于感召力的智慧与辛勤的结晶。读完苏童的那七、八卷现有作品,你会发现,他正处在由前者向后者转换的路途之中。这路途的距离我们无法测度。也许很长,也许很短……上述话语不仅是针对苏童的百余篇中短篇小说而发的,也针对苏童的长篇作品。迄今为止,苏童已经问世了五部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城北地带》和《碎瓦》。第六部或许作家正在写,或许此时已告完成。但我们不知道它,暂时只能比较前五部。老实说,我对《碎瓦》之后苏童长篇创作的走向很好奇。《米》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仇恨与**的故事。这仇恨与**源自于两个迄今为止尚属永恒的话题:“贫富”与“城乡”。正如苏童在《妻妾成群》《园艺》等篇什中所做过的那样,这次他又用他那支传奇而诡异的画笔为我们铺陈出了一个旧时代的故事。只不过,这次小说的调子偏重于男性的阳刚。主人公五龙身上那种特异的仇恨与不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老舍笔下的祥子。不同的是,祥子一直在黑暗的世道中从事着相对光明的、自食其力的营生,而五龙则由于仇恨和**的驱使,成为了一名黑道枭雄。小说的主题在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并不怎么新鲜,可放到“汉语小说”这一小的背景之下,我们却不能不承认,苏童注意到了一些被别的作家漠视的东西。只是由于情节构置相对比较单一,这部长篇处女作读完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部材料丰厚、规模盛大的中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在篇幅上比《米》还要短一些,至多不超过十二万字,情节的构置也是比较单一,但由于苏童的想像力在这部书中“渗入了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主人公燮国废帝端白一生的经历对于许多读者来说便具有了多重的喻意和阅读维度。而燮国与端白的没落故事与苏童风格中那种阴柔颓迷的气质又甚为相投,作家与小说的结合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所以全书反而显得内容上很厚实,是一部合格甚至有些出色的长篇作品。《武则天》是一部著名的同题材之作。据说作者写此书的前后,尚有五、六位小说家涉足这一题材。由于没有全面见到,一时不敢妄谈孰高孰下。但我以为就苏童的这部作品而言,最为出色的是他能借助自己的遣词造句上的聪明来营造一种遥远的历史氛围:“太宗时代的后宫不事修缮……”有谁能像苏童这样,一笔就将我们带入虚无飘渺的想像的唐代呢?当代恐怕不多吧。然而小说令人叹服的地方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多角度叙事和“死人说话”在当代已经不是什么时髦玩意了,放在一个初登文坛的毛头小子的作品里或许还可以让人夸一夸,可放到苏童身上,这种技艺的掌握似乎是应该的。此外,由于《我的帝王生涯》成功在先,本书倒也没能体现出苏童是否有在历史题材里作更进一步探险的企图。《武则天》太忠实于再现历史了,这本身就犯了二十世纪长篇小说写作的大忌!《城北地带》的核心故事是写一个少年在蒙昧年代的长大和毁灭。故事所背靠的舞台仍是我们已熟悉的“城北”和“香椿树街”。按说“少年血”的母题苏童早已在中短篇领域中操练多年了,理应出彩儿。可是不知为什么,故事的情节让人读着依旧疲疲沓沓的,提不起精神。苏童的叙述在这部长篇中仍然保有着它的可读性,可惜欠缺一点亮度。该突兀的时候偏偏又给人一种“倒也平常”的淡然滋味,实在可惜了小说的题材。我个人武断地认为:苏童之所以在处理这个题材时欠缺力度,源自于两个原因:一是他以往创作中对“心理”兴趣较浓,对“心灵”却关注不够,缺乏“触及灵魂”的深度;一是住在南方久了,原先北京求学时所浸染的那种语言上的干脆劲儿日渐消退怠尽,并开始被一种绮丽迷幻的语言方式彻底覆盖。也许正是早年语言的浸润和今天的语言环境帮助苏童成就了我们今天熟知的那种语体风格。但以惯常的风格来处理《城北地带》所注目的题材,怕是显然行不通。我们不妨设想一上,如果是北京的张承志和王朔接手这个题材,虽说写某个共同的年代,三个人笔下世界的气质也显然是不一样的。后两人对“青春”与“少年”的残酷性传达本领无疑要较苏童好上许多。这方面,我们可以拿张、王两人原先写的《金牧场》和《玩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来做一番笼统的比照。总之《城北地带》是部很不成功的小说。苏童应该时不时地到北方待上一阵,这对他叙述语言的进一步锤炼,肯定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