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马王堆与古埃及的联系(2)

三 马王堆与古埃及的联系(2)

这幅帛画的形状同样隐含了古埃及的文化信息。这个"T"形实际上是十字架的变形。在古埃及法老的手中常常有一个上面为环下面为T形的类十字架物,具有宗教的意义,表示"重生复活"。从埃及出走的犹太人继承了这个符号,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以十字架为信仰的象征。后来无论在埃及本土还是在中国,十字装饰常有使用,但渐渐失去宗教含义,只有审美价值,佛教及纳粹十字或万字也都是同样的出处。这幅汉代帛画的形状说明了这一渐变过渡。从古埃及到中国的汉代,发生微妙变化的不仅仅是十字架。尽管这幅帛画布满了古埃及文明的气息,但我贪婪地想在一幅画中寻找到全部埃及人常用符号。我在里面苦苦寻找"甲虫"(即中国所谓"屎壳郎")与"何露斯之眼",几乎每个污点都仔细看过,始终没有找到它们。我相信这两个符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除了《封神演义》有马王爷三只眼的传说外,在现实中已经消失。不过在三星堆以及汉代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何露斯之眼的偶然发现。中国有许多椭圆形的玉饰,我怀疑它们是甲虫外形的演化,这些玉件通常被认为可以辟邪,至今在中国人中仍很有市场。据说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主南20米处有一个用河蚌塑形的"蜘蛛",我没有看到原形图片,但我怀疑这个蜘蛛其实是我苦苦寻找的"甲虫"。假如事实如此,则我们有理由怀疑古埃及文明直接受到了两河流域的影响。(二)地图方位的秘密马王堆还出土了大量其他文物,其中之一是地图。《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第185页吴顺东文:"由上南下北的地图绝大多数出现于南方地区这一既定现象,可以初步肯定上南下北的方位体系属于南方文化传统。"我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是,长江流域的人们自然更重视自己的家乡南方,说明他们与中国北方当时有明显的南北政治差异,几乎以南北为二国,南北差异超过东西差异。这一推论为南方丝绸海路的长久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假如没有南方海路的活跃,则南方不可能达到与北方长期抗衡的地步。同时,这有可能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埃及历史上长期分上埃及与下埃及,上埃及在尼罗河上游,实际上为埃及南方,而下埃及实际上为北方。我们在本书中有过基本推测,中国人实际上可能为来自信仰金牛的上埃及,也就是南方,他们经常与北方为敌,这使中国南方人更喜欢把南方奉为尊贵上位。后一个推理的存在前提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人们确实是多从上埃及出走的,并且都是从海路而来。假如不是从上埃及出走,而是从陆路经西域就不会有如此深刻的"南方情结"。这里隐含的另外一个结论就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人们多是在"晚期"(3000-4000年前)由海路到达中国的,而中国北方的人们来到中国可能要早得多,并且多是由陆地辗转而来。当然他们都是从中东而来,我一直强调人类只有一个文明源头。但这里显然有一个问题,即周公旦来到中国的时间。按照我的说法他应该属于南方,怎么就在陕西出现了呢?有其迁徙而北的证明吗?这是个疑问。同一位作者还提到,"中山国属于狄族,故有上南下北的《兆域图》;蒙古族入主中原,这一时代的地图方位就特别繁杂,不仅有上南的,也有上东、上西甚至于在图之四隅标东西南北的"。但同时,"上南下北"的运用"限于小范围的地图,????没有一幅是国家疆域图。????上南下北多数是用于城邑、建筑方面的绘图"。新近有重大发现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确认了中国在6500年前就有四象与二十八星宿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北斗和龙虎两仪的出现。让人意外的是,那个龙、虎与人的混合图明显有"南上北下"的倾向。所以可以说,"南上北下"的概念在6500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进一步讲,仰韶文化就有"南上北下"的习惯;还有,以前主要是中国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流行"南上北下",但这个河南濮阳墓证明了中原黄河流域地区也有此风俗。再继续总结,仰韶文化时期的中国居民特别崇敬南方,尤其是,从标示的方位看,他们的方向不仅向南,而且是向"西南"倾斜,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因为那里正是中东。顺便补充,"濮阳是颛顼故都,是雷泽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龙泽的所造地,伏羲的母亲就是在濮阳踩了巨人的脚印后生下伏羲的"[1]。有人说45号墓的墓主是伏羲,有人说是黄帝,还有人从腰骨的缺损判断是蚩尤。我觉得仅只根据这个墓的天文价值来做出这样的推论是比较仓促的,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但是这个45号墓对于地图方位的论证确实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其历史之久(6500年前),方位之北(不在长江而在黄河流域),我认为有关方位的源头以及原因还需要更多的考古支持,尤其是需要从中东寻找根源才能解开南上北下的秘密。为此我建议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两河流域,因为早期(围绕仰韶时期)来到中国的族群可能多来自两河流域南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华民族与古犹太人血缘关系的破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中华民族与古犹太人血缘关系的破解
上一章下一章

三 马王堆与古埃及的联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