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2003年初,我开始写作这本书。
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早在1999年就有了。
那时余秋雨老师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摄制组出发去了南亚和西亚,我正在国内参与制作一百集电视片《中国博物馆》(又名《藏着的中国》),担任总撰稿。
在这部繁重的电视大片创作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题,包括历史观、方法论、艺术观等等一系列的冲突与沟通。
与此同时,我几乎走遍中国大地,探访了许许多多文明古迹。
像以往一样,每当我满心收获时,第一个就会想到给余秋雨老师写信,把自己最新、最真实的感受与他交流。
正是这样的交流当中,我对余老师今天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生存状态”
,有了更贴近、更自觉的感悟,也产生了要写一本关于余秋雨老师的书的想法。
余秋雨先生已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一方面,影响深入全国各地各阶层,享誉全球华语文化界;另一方面,引起少数文化人的激烈反弹。
余老师说过这种反弹其实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一种勇敢突破原有格局、重新面对大地民众、亲自历险世界荒原的新兴文化生态。
这种文化生态,在他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时已经开始酝酿建立,作为学生,我想到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至少我们认识余老师。
书的写作过程很顺利,完全都是自己十几年来对余秋雨先生最真实、最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只是越接近完成,心里越不踏实,怕自己能力有限,让“吾师余秋雨”
这个概念还不够完整、全面。
最后,我决定大胆向部分与余秋雨老师交往密切的校友和同学征稿,让我们共同来书写我们的老师余秋雨。
于是,就又有了书的这后半部分。
感谢同学们,他们给了我热情的鼓励和帮助。
感谢父母在我最忙碌的日子里给予的关爱和支持。
哈马忻都2003年岁末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