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潇散,旁若无人(6)

风神潇散,旁若无人(6)

既是这样,世人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可说的或许只剩下:至少投稿不能算错。再就是鲁迅当年四十三岁,已名满天下,徐志摩只有二十七岁,不过是初登文坛而已。1923年9月间,徐志摩曾邀约一批朋友赴海宁观潮,这次活动显示了志摩的组织才干和人格魅力,也可说是创建新月社的一次演练。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此事也不例外,比如说胡适要养病哪里不好去他偏偏来到他的表妹曹佩声上学的杭州。陈衡哲不是个爱热闹的人,偏偏她留美时的史学教授MieeEllery(艾洛莉)小姐来到中国,她和丈夫任鸿隽也愿意有个游览活动来招待远客。观潮只是由头,朋友们在一起聚会玩乐,才是真正的目的。先是8月下旬,祖母去世,志摩从山海关赶回奔丧。正巧从6月起,胡适因患痔瘤,请了一年假,来杭州烟霞洞休养。志摩守孝期间,有的是空闲,常来烟霞洞看望胡适。时值中秋,正是观潮的大好时机,上海到海宁有直达的看潮专车,上海一班朋友要来方便得很。9月25日是中秋节,志摩与堂弟徐绎义(永和)同游西湖,原拟去烟霞洞访胡适共同赏月,因时间晚了未去。第二天又与绎义同去烟霞洞,大概是中午到的吧,胡适和高梦旦一早去游花坞还没回来。喝了一碗茶,捡了几张大红树叶,疑是香樟,就急急的下山了。这是《西湖记》上的话,接连两天去都没见上,肯定还去了第三次,那就是27日了。这次肯定见上了。约好第二天某个时分,胡适和陶行知二人,还有这些天一直陪着胡适的曹佩声,与他在斜桥会合。当天,志摩就赶到上海,邀了马君武、汪精卫、朱经农、任叔永、陈衡哲,陈的老师———美国蕃农大学史学教授MieeEllery(艾洛莉)。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正日子,徐志摩与马君武、汪精卫、朱经农、任叔永夫妇等人,乘看潮专车往海宁进发。汪精卫是任叔永介绍来的,马君武是临时加入的。这样就不难明白哪几位是志摩去上海正式邀请的客人了。到斜桥时,胡适、陶知行、曹佩声已在船上等着。两下里会合,共是十个人,分乘两船向盐官进发。途中聚集在一只船里吃饭,十个人集在小舱里,满满的,臂膀都掉不过来。饭菜是大白肉、粉皮包头鱼、豆腐小白菜、芋艿,吃得很快活。汪精卫闻了黄米香,乐极了。他的酒量极好,一个人喝了大半瓶的白玫瑰。志摩跟汪精卫原先就认识,1918年同船赴美途中,在南京船里曾见过一面。汪精卫是个美男子,胡适说自己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爱他,是男子也爱他!徐志摩说,汪精卫的眼睛,圆活而有异光,仿佛有些青色,灵敏而有侠气。他们讲了一路的诗,汪精卫是做旧诗的,却不偏执,说他很知道新诗的好处,但自己因为不曾感悟到新诗的新音节,所以不曾尝试。志摩和胡适约好,替陆志苇的《渡河》做一篇书评。志摩替曹佩声蒸了一个大芋头,大家都笑了。到了盐官,步行上岸,在镇海塔下的观潮。据胡适日记所载,潮水来去的情形是这样的———潮到时已近一点半钟。潮初来时,但见海外水平线上微涌起一片白光,旋即退下去了。后来有几处白点同时涌上,时没时现,如是者几分钟。突然间几处白光连成一线了。但来势仍很弱而缓,似乎很吃力的。大家的眼光全注在尖山一带,看潮很吃力地冲上来。忽然东边潮水大涌上来了,忽然南边也涌上来了。潮头每个皆北高而斜向南,远望去很像无数铁舰首尾衔接着,一齐横冲上来,一忽儿潮声震耳,如千军万马奔腾之声,不到几秒钟,已涌到塘前,转瞬间已过了我们的面前,汹涌西去了。本来志摩要请朋友们看夜潮,看过开船回到硖石,一早吃锦霞馆的羊肉面,再到俞桥看枫叶,然后乘早车各自回去。后来叔永夫妇执意要回去,结果一半往北,一半往南,连志摩这位主人,也被往南的拉到杭州去了。去杭州的五人是胡适、曹佩声、徐志摩、马君武和汪精卫。当晚五人在西湖上荡舟看月,到夜深始睡。第二天一早汪精卫就走了,到八点三刻志摩也走了,马君武到十点半才起,又约胡适和曹佩声去游李庄。这次出游,奠定了徐志摩与胡适情感的基础,在此后的岁月里,徐志摩对胡适从来是心悦诚服,胡适对徐志摩也从来是尽力提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它的力行者,结成了坚实的同盟。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缘分的天空--徐志摩与陆小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缘分的天空--徐志摩与陆小曼
上一章下一章

风神潇散,旁若无人(6)

%